一种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的单齿直角拉钩

文档序号:30528686发布日期:2022-06-25 09:1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的单齿直角拉钩

1.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的单齿直角拉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入路位于后方,其切口较大,且需要撕开臀大肌,切断梨状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等外旋肌群,优点是暴露广泛,术野清晰,缺点是创伤较大,不符合微创手术的趋势。直接前方入路(directanterior approach,daa)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优点是经过神经肌肉间隙进入关节腔,不需要切断任何肌肉,且切口长度大大缩短,因此是一种微创手术入路,缺点是视野较小,难度较高,学习曲线较长,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广泛开展,但前景广阔。daa手术可以仰卧位或侧卧位进行,各有优缺点,无论体位如何,术中都需要通过牵开阔筋膜张肌来暴露术野。阔筋膜张肌宽厚且张力高,不易被牵开。普通的肌肉拉钩,用于牵开肌肉的阻挡面比较狭窄,因此在使用时会出现暴露面不足的情况,并且即使牵开肌肉也难以维持很久且很容易损伤甚至拉断肌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中,用于牵开肌肉、暴露术野的手术器械。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的单齿直角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段和垂直设于直线段一端的垂直段,垂直段靠近直线段的一段设为阻挡段,垂直段远离直线段的另一段设为弧形翘起的弧形段,阻挡段朝向直线段的内侧面设为用于接触支撑阔筋膜张肌的阻挡面,弧形段自靠近阻挡段的一端至远离阻挡段的另一端、宽度逐渐收缩形成尖端,弧形段的弧形翘起方向为直线段所在方向的反方向。
5.优选的,弧形段远离直线段的外侧面设为钝化面,钝化面上设有为用以增大摩擦力的间隔分布的平行凹槽。
6.优选的,所述直线段设为用于握持的把手,直线段边缘设为易于握持的弧线形;直线段上还设有便于将拉钩悬挂的悬挂孔。
7.优选的,所述阻挡段的宽度大于翘起段的宽度,阻挡段与弧形段和直线段的过渡处平滑过渡。
8.优选的,所述单齿直角拉钩结构的边缘均设为平滑过渡的圆角;边缘采用圆润化的圆角设计,具体是指在器械的横截面上,其边缘转角的部分不是直角,而是将尖角磨除的平滑设计,以避免直角对肌肉的切割作用,减少肌肉损伤。
9.本申请优点在于,利用了阔筋膜张肌和股骨大转子的解剖关系,设计符合股骨大转子外侧面的弧形尖端,利用股骨大转子外侧份作为支点,增加暴露时的牵拉力量,宽度较
大、弧形设计且边缘圆润化的阻挡面利于牵开阔筋膜张肌肌腹,同时避免损伤肌腹,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时,既增加了术野的暴露空间,降低维持暴露的难度,又降低或者免除了对肌腹的损伤,保障手术顺利,使术者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0.图1为实施例中提供的单齿直角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12.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13.附图标记:直线段1、垂直段2、阻挡段21、弧形段22。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申请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牵开肌肉的单齿直角拉钩,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中,可以更好的暴露daa手术术野,保护阔筋膜张肌,减少肌肉损伤,保障手术顺利;结构如图1所示,单齿直角拉钩包括直线段1和垂直设于直线段1一端的垂直段2,垂直段2靠近直线段1的一段设为阻挡段21,垂直段 2远离直线段1的另一段为弧形翘起的弧形段22,阻挡段21朝向直线段1的内侧面设为阻挡面,阻挡面用于接触支撑阔筋膜张肌肌肉,其特点是阻挡面较宽且带有一定配合肌肉的弧度,边缘钝化;弧形段22自靠近阻挡段21的一端至远离阻挡段21的另一端、宽度逐渐收缩形成尖端,且弧形段22的弧形翘起制作成符合股骨大转子外侧皮质轮廓,翘起方向为直线段1所在方向的反方向。
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弧形段22远离直线段1的外侧面进行钝化,如图2所示,钝化为间隔分布的平行凹槽用以增大摩擦力。
1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直线段1充作把手,用于握持,直线段1的边缘制作成易于握持的弧线形,如图3所示;直线段1上还设有便于将拉钩悬挂的悬挂孔。
1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因为阔筋膜张肌肌肉宽厚并且张力高,需要增加拉钩的阻挡面宽度,阻挡段21与弧形段22和直线段1的过渡处平滑过渡。
19.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到需要牵开阔筋膜张肌的步骤,使用本申请的拉钩进行牵开。先用手指确定拉钩放置的位置,钝性分离阔筋膜张肌和股骨大转子之间的空隙,将拉钩放入,牵开肌肉;同时利用拉钩的尖端形态,拉钩更容易进入。在牵开阔筋膜张肌同时,将拉钩的尖端置于股骨大转子外侧,弧形段22的外侧面紧贴股骨大转子,借助杠杆原理的力量,增加暴露术野的维持时间,直角设计的把手既利于发挥杠杆原理,方便助手操作,又避免了把手遮挡本就较小的微创术野。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的单齿直角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段(1)和垂直设于直线段(1)一端的垂直段(2),垂直段(2)靠近直线段(1)的一段设为阻挡段(21),垂直段(2)远离直线段(1)的另一段设为弧形翘起的弧形段(22),阻挡段(21)朝向直线段(1)的内侧面设为用于接触支撑阔筋膜张肌的阻挡面,弧形段(22)自靠近阻挡段(21)的一端至远离阻挡段(21)的另一端、宽度逐渐收缩形成尖端,弧形段(22)的弧形翘起方向为直线段(1)所在方向的反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的单齿直角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22)背向直线段(1)的外侧面设为钝化面,钝化面上设有用以增大摩擦力的间隔分布的平行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的单齿直角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1)设为用于握持的把手,直线段(1)边缘设为易于握持的弧线形;直线段(1)上还设有便于将拉钩悬挂的悬挂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的单齿直角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段(21)的宽度大于翘起段的宽度,阻挡段(21)与弧形段(22)和直线段(1)的过渡处平滑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的单齿直角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齿直角拉钩结构的边缘均设为平滑过渡的圆角。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手术的单齿直角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段和垂直于直线段一端的垂直段。垂直段靠近直线段的一段设为阻挡段;远离直线段的另一段设为弧形段。阻挡段朝向直线段的内侧面设为接触肌肉的阻挡面。弧形段自靠近阻挡段的一端至另一端、宽度逐渐收缩形成尖端,弧形翘起方向为直线段所在方向的反方向。本申请优点在于,依据解剖设计符合股骨大转子外侧面的弧形尖端,以股骨大转子外侧为支点,增加暴露时的牵拉力量;宽度大、弧形且边缘圆润化的阻挡面牵开阔筋膜张肌肌腹,同时避免损伤肌腹。于术中,既增加了术野暴露空间,降低维持暴露的难度,又降低或避免了肌腹的损伤,保障手术顺利,使术者省时省力。使术者省时省力。使术者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邵云潮 姜允琦 夏庆 王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6/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