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机构及输液高度升降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1067发布日期:2023-04-29 15:2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调节机构及输液高度升降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输液,具体而言,涉及调节机构及输液高度升降式装置。


背景技术:

1、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

2、目前,均通过输液架悬挂输液瓶或袋进行输液,如中国专利cn201610170192.x所提出的一种新型输液架,这种输液架其包括底座、可调节支撑组件、挂杆、挂钩、顶部支板、光发射器、光接收器、遮光罩、照射灯、照射灯支架和转销,本发明能够很好的提高输液瓶内药液的多少,通过设置遮光罩和通孔,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一旦输液瓶出现异常,则光发射器无法对准通孔,即会引起光接收器接收不到光,则报警器会发出警报。

3、参考常规的输液装置设计,整体设计高度无法进行调节,导致面对身高不同的医护人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同时,常规的具有调节功能的输液装置整体无法便捷拆卸分离,导致独自输液的患者需要移动离位时需要自己手举起药水瓶配合移动,长时间举起药水瓶增加患者的身体劳动强度,不利于治病,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整体设计具有一定的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调节机构及输液高度升降式装置,旨在改善常规输液装置无法进行高度调节状况,同时,整体不便拆卸分离,导致独自输液的患者移动离位时,需要长时间独自举起药水瓶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调节机构及输液高度升降式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承限组件。

3、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壳、承接部和卡架,所述承接部包括承接杆和固定头,所述固定头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接杆顶部,所述承接杆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壳内,所述卡架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壳侧壁,且所述卡架侧壁贯穿于所述支撑壳侧壁并卡接于所述承接杆内,所述承限组件包括承接架和限位部,所述承接架一端贯穿于所述固定头底部且插接于所述承接杆内,且所述承接架外壁等角度设置有挂钩,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块、弹簧和限位柱,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头内,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块侧壁和所述固定头内壁之间,所述限位柱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块内壁,且所述限位柱卡接于所述固定头上表面。

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承接部还包括卡块和行走轮,所述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接杆底部,所述行走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承接杆侧壁。

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卡块设计,便于后续卡接设计间接实现对承接杆的限位,通过行走轮设计,便于承接杆滑动更加顺畅。

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壳内壁开设有滑道,所述行走轮外壁与所述滑道侧壁贴合,所述承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接块,所述行走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承接块侧壁,所述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接块侧壁。

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滑道和承接块设计,整体实现通过行走轮转动带动承接杆移动,同时,通过承接块设计,实现对卡块固定。

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承接杆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承接架插接于所述空腔内。

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空腔设计,实现承接架的插接设计。

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卡架包括卡板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间隔分布于所述卡板侧壁,且所述限位板均滑动贯穿于所述支撑壳侧壁,所述卡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壳侧壁,且所述卡板与所述支撑壳侧壁卡接。

1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卡板和限位板整体构成卡架,通过限位板间隔分布便于和承接杆滑动连接配合使用,对其进行卡接,通过卡板卡接设计,使其防止整体脱离支撑壳。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卡块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板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板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卡槽设计,整体便于通过限位板对卡块进行卡接,同时,通过把手设计,便于带动卡板进行移动。

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承接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盘,所述挂钩等角度分布于所述支撑盘底部。

1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支撑盘设计,整体设计实现对挂钩的固定,实际使用时,药瓶刮在挂钩内。

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贯穿于所述固定头上表面且延伸至外部,所述限位柱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内,所述固定头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限板,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固限板卡接。

1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固定块设计实现对限位柱转动设计以及支撑,同时,通过固限板设计,整体实现限位柱与所述固限板之间的卡接,便于一个人输液时,也可以自己独自打开本装置进行使用。

1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盘顶部固定连接有挂扣,所述支撑壳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1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挂扣设计,便于一个人支撑承接架使用时,通过挂扣与外部进行悬挂,同时,通过支撑座设计,便于移动本装置,支撑座底部四周均设置有自锁式万向轮。

2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提供了输液高度升降式装置,包括上述调节机构。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卡架侧壁贯穿于所述支撑壳侧壁并卡接于所述承接杆内设计,滑动卡架使其远离支撑壳,此时,通过承接杆一端滑动连接设计,通过固定头滑动承接杆到合适位置后,移动卡架对承接杆进行卡接,同时,承接杆滑动过程中整体带动承接架和挂钩升降,整体便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使用,同时,当患者独自输液需要走动时,此时,患者另一只未输液的手转动限位柱,便于后续卡接,通过限位块滑动压缩弹簧,使承接架失去限位,同时,通过限位柱转动连接直接卡接在固定头上表面,整体实现对限位块的卡接限位,同时,承接架失去卡接限位,患者可直接取出承接架进行移动,整体无需患者手举起药瓶移动,通过本装置的设计,整体设计优化常规的输液装置设计,一方面实现对输液装置高度调节,使其便于不同身高医护人员使用,降低弊端,另一方面便于独自输液的患者输液过程中需要移动时,可独自操作取出承接架,同时,也避免需要患者长时间举起药品输液,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出现不适,整体设计提升输液便利性。



技术特征:

1.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120)还包括卡块(123)和行走轮(124),所述卡块(123)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接杆(121)底部,所述行走轮(124)转动连接于所述承接杆(121)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110)内壁开设有滑道(111),所述行走轮(124)外壁与所述滑道(111)侧壁贴合,所述承接杆(121)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接块(1212),所述行走轮(124)转动连接于所述承接块(1212)侧壁,所述卡块(123)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接块(1212)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121)内开设有空腔(1211),所述承接架(210)插接于所述空腔(12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架(130)包括卡板(131)和限位板(132),所述限位板(132)间隔分布于所述卡板(131)侧壁,且所述限位板(132)均滑动贯穿于所述支撑壳(110)侧壁,所述卡板(131)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壳(110)侧壁,且所述卡板(131)与所述支撑壳(110)侧壁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23)侧壁开设有卡槽(1231),所述限位板(132)卡接于所述卡槽(1231)内,所述卡板(131)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13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架(210)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盘(211),所述挂钩(212)等角度分布于所述支撑盘(211)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2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211),所述固定块(2211)贯穿于所述固定头(122)上表面且延伸至外部,所述限位柱(223)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2211)内,所述固定头(12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限板(1221),所述限位柱(223)与所述固限板(1221)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211)顶部固定连接有挂扣(2111),所述支撑壳(110)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12)。

10.输液高度升降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调节机构及输液高度升降式装置,属于输液技术领域。该调节机构及输液高度升降式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承限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壳、承接部和卡架,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块侧壁和所述固定头内壁之间,所述限位柱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块内壁,且所述限位柱卡接于所述固定头上表面。通过本装置的设计,整体设计优化常规的输液装置设计,一方面实现对输液装置高度调节,使其便于不同身高医护人员使用,降低弊端,另一方面便于独自输液的患者输液过程中需要移动时,可独自操作取出承接架,同时,也避免需要患者长时间举起药品输液,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出现不适,整体设计提升输液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临床医学研究所、青岛市医学影像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