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温防烫雷火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0191发布日期:2022-05-17 10:5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调温防烫雷火灸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理疗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调温防烫雷火灸盒。


背景技术:

2.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利用艾灸柱燃烧时的热量,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起到疏经经活络、利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中医常用的传统疗法。雷火灸盒用于放置艾灸柱,形成聚积热量的装置,临床上普遍使用。盒内温度较高,可达200度,因此盒体多采用不易导热的木盒,盒内底部封设金属格栅,盛放艾灸柱的镂空筐放置在格栅上,盒体顶部敞口,从一边插装盒盖封口, 为防止盒盖滑落,在盒盖插入边的盒体上设一可以向上转动的金属挡片;盒体的侧壁上开设通风口,通风口边上通过销柱连接一盖板,盖板以销柱为圆心转动,可遮盖通风口。常时间频繁转动挡片以及盖板,就容易产生松动,起不到固定作用。同时因盒内温度高,雷火灸医护人员在拨动挡片和盖板过程中也会被烫手。
3.再则盛放艾灸柱的镂空筐一直放置在格栅上,位置患者皮肤距离不变,有时患者感觉温度不适,仅靠通风口调节太过缓慢。同时缕空筐内的艾灸柱燃烧的灰烬也会从盒内落下来,引起患者局部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调温防烫雷火灸盒,盒盖锁扣关闭及通风口盖板定位稳定,不会松动,操作时也不会烫到医护人员的手;盒内艾灸柱离患者皮肤距离可调,燃烧的灰烬也不易落出,不会烫伤患者。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调温防烫雷火灸盒,包括盒体、盒盖和手柄,盒体内底部固封格栅,顶面敞口,盒盖从盒体一边推插进入其余三周壁内壁上开设的插槽内封住敞口,艾灸柱盛放筐置于盒内,手柄连接在盒体上,所述盒盖插入边的盒体外壁上铰接锁扣,盒盖插入边的顶面上设凸柱,锁扣与凸柱扣接,盒体左右侧壁上对称开设通风口,通风口边侧的盒体上销柱活动连接盖板,盖板上开一通孔,盖板以销柱为中心旋转时,盒体上对应盖板通孔移动轨迹间隔开设多个固定孔,插销将通孔与不同固定孔插接形成暴露不同大小面积的通风口。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 所述锁扣侧面呈l型,顶端与盒体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横板上开与凸柱匹配的扣洞,锁扣表面套设橡胶隔热层;所述插销尾段表面套设橡胶隔热层。医护人员手拨锁扣和盖板时不担心烫手。
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盒体呈椎台体状。热量聚积性能好。
9.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艾灸柱盛放筐底壁为平板,周壁为镂空板围设。艾灸柱燃烧的灰烬不易从盛放筐内撒出。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盒体两侧外壁下部各设一连接柱,一根松紧带位于盒体下方,其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柱相接。灸患者腹部或腰部时,可以方便固定。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松紧带一端固定在一边的连接柱上,另
一端上沿带体间隔开设多个扣洞,用于扣接另一边的连接柱。根据病人胖瘦可调节,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盒体与病人雷火灸部位适量增减隔离布巾厚度,配合固定。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盒体内左右两侧壁转动连接转轴,转轴一端穿出盒体外接旋钮,盒体内艾灸柱盛放筐通过柔性牵引链连接在转轴上。转动旋钮绕放牵引链,可调节艾灸柱距离患者皮肤远近,快速调节病人触感温度。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盒盖扣接方式,通风口盖板定位结构,防止盒盖滑落、通风口盖板调节失效;且操作时也不会烫到医护人员的手;盒内艾灸柱离患者皮肤距离可调,燃烧的灰烬也不易落出,不会烫伤患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盒盖半开时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盖完全闭盒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1、盒盖2、手柄3,盒体1呈椎台体状,手柄3连接在盒体1上,盒体1内底部固封金属的格栅4,顶面敞口,盒盖2从盒体1一边推插进入其余三周壁内壁上开设的插槽5内封住敞口,艾灸柱盛放筐6置于盒内,盒体1内左右两侧壁转动连接转轴18,转轴18一端穿出盒体外接旋钮19,盒体内艾灸柱盛放筐6通过柔性牵引链20连接在转轴18上,正常艾灸柱盛放筐是放置在格栅上的,如果患者耐热差,可以通过旋转旋钮,将艾灸柱盛放筐提离一定高度。所述盒盖插入边的盒体1外壁上铰接侧面呈l型锁扣7,盒盖2插入边的顶面上设凸柱8,锁扣7与凸柱8扣接,盒体1左右侧壁上对称开设通风口9,通风口9边侧的盒体上销柱10活动连接盖板11,盖板11上开一通孔12,盖板以销柱为中心旋转时,盒体1上对应盖板通孔移动轨迹间隔开设多个固定孔13,插销14将通孔12与不同固定孔13插接形成暴露不同大小面积的通风口,以调节盒内艾灸柱燃烧而控制温度。
18.所述锁扣7顶端与盒体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横板上开与凸柱匹配的扣洞,锁扣表面套设橡胶隔热层。所述插销14尾段表面套设橡胶隔热层。
19.所述艾灸柱盛放筐6底壁为平板,周壁为镂空板围设。这样筐内的艾灸柱不影响燃烧,且烧出的灰烬不易撒落出来。
20.所述盒体两侧外壁下部各设一连接柱15,一根松紧带16位于盒体下方,松紧带16一端固定在一边的连接柱15上,另一端上沿带体间隔开设多个扣洞17,用于扣接另一边的连接柱。 可便于固定在患者艾灸部位。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调温防烫雷火灸盒,包括盒体(1)、盒盖(2)和手柄(3),盒体(1)内底部固封格栅(4),顶面敞口,盒盖(2)从盒体(1)一边推插进入其余三周壁内壁上开设的插槽(5)内封住敞口,艾灸柱盛放筐(6)置于盒内,手柄(3)连接在盒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插入边的盒体(1)外壁上铰接锁扣(7),盒盖(2)插入边的顶面上设凸柱(8),锁扣(7)与凸柱(8)扣接,盒体(1)左右侧壁上对称开设通风口(9),通风口(9)边侧的盒体上销柱(10)活动连接盖板(11),盖板(11)上开一通孔(12),盖板以销柱为中心旋转时,盒体(1)上对应盖板通孔移动轨迹间隔开设多个固定孔(13),插销(14)将通孔(12)与不同固定孔(13)插接形成暴露不同大小面积的通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防烫雷火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7)侧面呈l型,顶端与盒体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横板上开与凸柱匹配的扣洞,锁扣表面套设橡胶隔热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防烫雷火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14)尾段表面套设橡胶隔热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防烫雷火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1)呈椎台体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防烫雷火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柱盛放筐(6)底壁为平板,周壁为镂空板围设。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防烫雷火灸盒,其特征在于:盒体两侧外壁下部各设一连接柱(15),一根松紧带(16)位于盒体下方,其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柱相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温防烫雷火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16)一端固定在一边的连接柱(15)上,另一端上沿带体间隔开设多个扣洞(17),用于扣接另一边的连接柱。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防烫雷火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左右两侧壁转动连接转轴(18),转轴(18)一端穿出盒体外接旋钮(19),盒体内艾灸柱盛放筐(6)通过柔性牵引链(20)连接在转轴(18)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调温防烫雷火灸盒,包括盒体、盒盖和手柄,盒体内底部固封格栅,顶面敞口,盒盖从盒体一边推插进入其余三周壁内壁上开设的插槽内封住敞口,艾灸柱盛放筐置于盒内,手柄连接在盒体上,所述盒盖插入边的盒体外壁上铰接锁扣,盒盖插入边的顶面上设凸柱,锁扣与凸柱扣接,盒体左右侧壁上对称开设通风口,通风口边侧的盒体上销柱活动连接盖板,盖板上开一通孔,盖板以销柱为中心旋转时,盒体上对应盖板通孔移动轨迹间隔开设多个固定孔,插销将通孔与不同固定孔插接形成暴露不同大小面积的通风口。本实用新型盒盖锁扣关闭及通风口盖板定位稳定,不会松动,操作时也不会烫到医护人员的手。到医护人员的手。到医护人员的手。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燕 朱芹 张新宜 张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泗阳县中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