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

文档序号:30004839发布日期:2022-05-11 15:0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担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


背景技术:

2.脊柱骨折是院前创伤常见的损伤类型,多因间接暴力传导引起的,脊柱骨折可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的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可造成脊髓损伤,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死亡。
3.救助人员在抢救伤者时,若怀疑有脊柱骨折的,均应按脊柱骨折处理。千万不要对伤者任意翻身、扭曲身体,为避免对脊柱造成二次损伤,应使用担架搬运;若是颈椎受损患者:搬运者采用胸锁/肩锁法进行头部固定后平移至担架上,搬动时应有3人以上协调一致,其中1人在头顶部用双手托住病人的下颌及枕部,保持头部处于中间位置,另2人在病人身旁一侧,1人托住腰背部,1 人托住臀部及下肢,3人同时将病人平抬移动,防止头颈伸屈及旋转,以免加重损伤引起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搬运后头两侧放枕头或砂袋固定。在使用担架搬运时防止头部扭转,引起颈部脊髓损伤,造成高位截瘫;胸腰椎受损患者:在运送至医院途中,对其搬运及担架都有特殊要求:搬运时至少三人。先将患者平卧,双下肢并拢,双上肢交叉放于胸前,搬运者站于患者同侧,分别抬住头肩、腰臀及双下肢,一齐用力将患者平抬至担架上。不能扭转胸腰椎,防止引起截瘫。转运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双下肢的活动情况,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脊髓损伤,如患者双下肢不能活动或有麻木感,则考虑存在脊髓损伤。
4.现有的脊柱板多是硬塑材质,病人使用时舒适性低;在转运过程中如遇道路陡峭,病人颠簸,容易从担架上摔下,无法约束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其包括脊柱板,脊柱板依次对应设有头部固定器、胸椎固定器、腰椎固定器、骨盆固定器、手部固定器、脚部固定器和足部挡板。
7.作为优选,脊柱板包括聚乙烯塑料层和透气有机棉层。
8.作为优选,头部固定器包括器体,器体中间设有用于头部放入的凹槽,器体顶面连接有两个与凹槽对应的第一固定装置;头部固定器、胸椎固定器、腰椎固定器、骨盆固定器、手部固定器和脚部固定器均包括不同大小的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连接在透气有机棉层上。
9.作为优选,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一端均连接在透气有机棉层上,另一端设有魔术贴,第一固定带上设有穿孔,第二固定带可穿过穿孔。
10.作为优选,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结构相同,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连接在器体顶面。
11.作为优选,胸椎固定器长120cm,左右两侧留50cm;腰椎固定器长100cm,左右两侧留40cm;骨盆固定器长120cm,左右两侧留50cm。
12.本担架通过将病人的头部、胸椎、腰椎、骨盆、手部、脚部固定住,从而使得病人的转运安全稳定,不易摔下。
附图说明
13.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施例1中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16.实施例1
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其包括脊柱板110,脊柱板110依次对应设有头部固定器120、胸椎固定器130、腰椎固定器140、骨盆固定器150、手部固定器160、脚部固定器170和足部挡板 180。
18.通过脊柱板110上的头部固定器120、胸椎固定器130、腰椎固定器140、骨盆固定器150、手部固定器160、脚部固定器170和足部挡板180将病人的头部、胸椎、腰椎、骨盆、手部、脚部固定,使得病人的转运十分稳定,防止病人脊柱的二次损伤。
19.脊柱板110包括聚乙烯塑料层111和透气有机棉层112。聚乙烯塑料层111 使脊柱板110十分结实耐用,透气有机棉层112能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20.头部固定器120包括器体121,器体121中间设有用于头部放入的凹槽122,器体121顶面连接有两个与凹槽122对应的第一固定装置191;头部固定器120、胸椎固定器130、腰椎固定器140、骨盆固定器150、手部固定器160和脚部固定器170均包括不同大小的第二固定装置192,第二固定装置192连接在透气有机棉层112上。
21.第二固定装置192包括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第一固定带201 和第二固定带202一端均连接在透气有机棉层112上,另一端设有魔术贴210,第一固定带201上设有穿孔2011,第二固定带202可穿过穿孔2011。
22.第一固定装置191和第二固定装置192结构相同,第一固定装置191的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分别连接在器体121顶面。
23.第一固定带201能够穿过第二固定带202上的穿孔2011通过魔术贴210进行固定,这样实现了交叉固定,固定十分稳固,而且穿孔2011的设置,能够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固定不同大小的物体,十分方便。为了病人的舒适度,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均为软带。
24.胸椎固定器130长120cm,左右两侧留50cm;腰椎固定器140长100cm,左右两侧留40cm;骨盆固定器150长120cm,左右两侧留50cm。这样设置能够较佳地进行固定。
25.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
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脊柱板(110),脊柱板(110)依次对应设有头部固定器(120)、胸椎固定器(130)、腰椎固定器(140)、骨盆固定器(150)、手部固定器(160)、脚部固定器(170)和足部挡板(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脊柱板(110)包括聚乙烯塑料层(111)和透气有机棉层(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头部固定器(120)包括器体(121),器体(121)中间设有用于头部放入的凹槽(122),器体(121)顶面连接有两个与凹槽(122)对应的第一固定装置(191);头部固定器(120)、胸椎固定器(130)、腰椎固定器(140)、骨盆固定器(150)、手部固定器(160)和脚部固定器(170)均包括不同大小的第二固定装置(192),第二固定装置(192)连接在透气有机棉层(1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装置(192)包括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一端均连接在透气有机棉层(112)上,另一端设有魔术贴(210),第一固定带(201)上设有穿孔(2011),第二固定带(202)可穿过穿孔(20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装置(191)和第二固定装置(192)结构相同,第一固定装置(191)的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分别连接在器体(121)顶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胸椎固定器(130)长120cm,左右两侧留50cm;腰椎固定器(140)长100cm,左右两侧留40cm;骨盆固定器(150)长120cm,左右两侧留5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担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改良式院前急救担架,其包括脊柱板,脊柱板依次对应设有头部固定器、胸椎固定器、腰椎固定器、骨盆固定器、手部固定器、脚部固定器和足部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病人的头部、胸椎、腰椎、骨盆、手部、脚部固定住,从而使得病人的转运安全稳定。而使得病人的转运安全稳定。而使得病人的转运安全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君 高巧珠 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16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