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2352发布日期:2022-10-11 22:3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的制作方法
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


背景技术:

2.颈椎假体需要达到术后回复患者的颈椎功能或尽可能地保留原有颈椎功能。然后现有的颈椎假体结构影响软组织爬行以及骨长入影响假体后期稳定性,且强度也不够,严重可能会导致假体变形或折断;同时手术时间长,使得切口暴露时间加长,增加患者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目的是至少克服上述一种技术缺陷,以加强假体强度的同时,提高植入后的稳定性,并缩短手术时间。
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包括:包括外板、内板、内柱,所述外板通过所述内柱将所述内板连接,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构成的空间内设有多孔结构;
6.其中,所述外板、所述多孔结构上均设有实体钉道。
7.优选地,所述外板、所述内板、所述内柱均为实体结构。
8.优选地,所述实体钉道上设有与其连通的沉头孔,且所述实体钉道的直径为3-6mm,沉头孔的直径为6-8mm。
9.优选地,所述沉头孔的孔壁与多孔结构之间的厚度大于等于1mm。
10.优选地,所述多孔结构包括沿所述外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一号骨小梁、三号骨小梁、二号骨小梁。
11.优选地,一号骨小梁、二号骨小梁的孔径均为200~800μm、丝径均为300~700μm、孔隙率均为:50%~80%;三号骨小梁的孔径为2mm~8mm、丝径为300~700μm、孔隙率为50%~80%。
12.优选地,所述多孔结构上开设有实体植骨孔。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其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增强强度的同时植入后由于钉道、植骨孔等的设计,提高了其植入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外板与内板之间为多孔结构设计,便于骨长入的同时增加骨长入量,使得软组织爬行和假体稳定性均有保障,假体与原骨质融合性更好;同时有效减少假体重量,给患者减轻负担。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的使用状态图;
18.其中:
19.外板1、内板2、内柱3、实体钉道4、一号骨小梁5、二号骨小梁6、三号骨小梁7、实体植骨孔8。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2.根据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包括:外板1、内板2、内柱3,所述外板1通过所述内柱3将所述内板2连接,所述外板1与所述内板2构成的空间内设有多孔结构;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外板1、所述内板2、所述内柱3均为实体结构,其中,所述外板1、所述多孔结构上均设有实体钉道4,通过所述外板1、所述内板2、所述实体钉道4使得本实用新型假体具有足够的强度;所述内板2用于置入患者骨肿瘤节段切除后形成的病灶内,所述外板1具有可与患者病灶区周围骨体匹配贴合的仿形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外板1的长度大于所述内板2的长度,使得所述外板1、所述内板2、所述多孔结构构成的结构为刷子形状;
23.所述内柱3设有若干个,且平行设于所述内板2与外板1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内柱3与所述外板1、所述内板2垂直设置,以加强其强度。
24.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为提高假体的稳定性,所述实体钉道4上设有与其连通的沉头孔,且所述实体钉道4的直径为3-6mm,沉头孔的直径为6-8mm,使得植入钉植入所述实体钉道4后其钉帽位于所述沉头孔内,以减少对患处的损伤。而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在所述外板1上裸露于内板2的部分也设有所述实体钉道4,用于将所述外板1通过植入钉固定。
25.为保证植入钉植入后不破坏钉道的同时避免损伤,沉头孔的孔壁与多孔结构之间的厚度大于等于1mm。
26.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减轻假体重量的同时保证其强度,同时增加骨长入,所述多孔结构包括沿所述外板1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一号骨小梁5、三号骨小梁7、二号骨小梁6。为软组织爬行和假体植入的后期更加稳定,同时减轻患者负担,进一步地,一号骨小梁5、二号骨小梁6的孔径均为200~800μm、丝径均为300~700μm、孔隙率均为:50%~80%;三号骨小梁7的孔径为2mm~8mm、丝径为300~700μm、孔隙率为50%~80%。
27.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多孔结构上开设有实体植骨孔8,用于向所述实体植骨孔8内植骨,使得假体与原骨质更好地融合,具体地,所述实体植骨孔8的直径为3-10mm。为方
便植骨,进一步地,所述实体植骨孔8的植入口位于所述多孔结构的顶端,即位于所述一号骨小梁5的顶端,更进一步地,所述实体植骨孔8沿所述多孔结构的长度方向设置。
28.本实用新型中未详细说明的结构或原理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常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因此不做赘述。
2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1)、内板(2)、内柱(3),所述外板(1)通过所述内柱(3)将所述内板(2)连接,所述外板(1)与所述内板(2)构成的空间内设有多孔结构;其中,所述外板(1)、所述多孔结构上均设有实体钉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所述内板(2)、所述内柱(3)均为实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钉道(4)上设有与其连通的沉头孔,且所述实体钉道(4)的直径为3-6mm,沉头孔的直径为6-8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孔的孔壁与多孔结构之间的厚度大于等于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包括沿所述外板(1)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一号骨小梁(5)、三号骨小梁(7)、二号骨小梁(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一号骨小梁(5)、二号骨小梁(6)的孔径均为200~800μm、丝径均为300~700μm、孔隙率均为:50%~80%;三号骨小梁(7)的孔径为2mm~8mm、丝径为300~700μm、孔隙率为50%~8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上开设有实体植骨孔(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仿生型颈椎假体,包括:外板、内板、内柱,所述外板通过所述内柱将所述内板连接,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构成的空间内设有多孔结构;其中,所述外板、所述多孔结构上均设有实体钉道。其优点是:提高了其植入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外板与内板之间为多孔结构设计,便于骨长入的同时增加骨长入量,使得软组织爬行和假体稳定性均有保障,假体与原骨质融合性更好。质融合性更好。质融合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山 荀世界 许奎雪 董浩 徐凤强 张广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10/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