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管滴速夹控制装置

文档序号:31721914发布日期:2022-10-04 23:3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管滴速夹控制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管滴速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液管滴速夹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输液作为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以使用方便,治疗迅速的优势而走进人类的视野,输液为人类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万物都有两面性,最显而易见的,滴速过快会造成人体的应激反应,比如心率不齐,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头晕呕吐等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但病人未察觉或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调整滴速夹滑轮,使滴速达到合适的位置,那么极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管滴速夹控制装置,当病人的表征信号出现问题时,滴速控制盒控制滴速夹滑轮移动,减缓液体流速,防止出现重大后果。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输液管滴速夹控制装置,包括滴速控制盒13,滴速控制盒13内部设置有滴速夹凹槽5和齿条轨道3,齿条轨道3上设置有齿条1,齿条1一端设置卡扣2,滴速夹凹槽5内放置有滴速夹4,卡扣2契合在滴速夹4的滴速夹滑轮6上,齿条1与舵机的舵机齿轮10相连,舵机提供动力控制滴速夹滑轮6移动。
6.所述舵机通过舵机模块控制,所述舵机模块上连接stm32微处理器,所述stm32微处理器连接hc-08蓝牙模块,hc-08蓝牙模块用于获取人体表征信号。
7.所述滴速控制盒13分为盒体7和盒盖9,盒体7内壁有齿条1,所述齿条1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固定在齿条轨道3上,外板的一端固定有卡扣2。
8.所述滴速夹凹槽5形状大小均与滴速夹4相仿,滴速夹凹槽5两侧设有缝隙和圆形孔洞8,用于放置输液管。
9.所述齿条1与齿条轨道3通过连接板进行运动。
10.所述连接板和齿条轨道3之间采用滑轨结构。
11.所述滴速控制盒13外部设置有两个悬钩,用于悬挂不同的舵机模块。
12.所述舵机模块包括gh-s37a舵机和外部固定壳,外部固定壳用于放置stm32微处理器;stm32微处理器中设置人体表征信号的正常上限阈值与下限阈值,若hc-08蓝牙模块收到的信号高于正常上限阈值或低于正常下限阈值,则控制滑轮控制模块对滴速夹滑轮6进行调节,使滴速变慢,若人体表征信号处于正常范围内,则不需要调节滴速夹滑轮6。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因为输液的滴速过快会导致呕吐,血压升高,心悸,心率过快等不良反应,在医护人员和家属未及时发现且病人自身不懂医学知识无法做出判断的情况下,微处理器根据人体表征信号的异常控制舵机转动,舵机的转动赋予齿条移动的动力,在阻力很小的情况下,
会使齿条灵活移动,带动卡扣移动。进而将滴速夹滑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平移运动,带动滴速夹滑轮移动,减少液体的滴速。
15.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医疗水平不一的卫生院,高水平医院,可以有效减少输液滴速过快造成的危害。若病人出现过敏情况时,通过本实用新型亦可以延长救治的时间,对于医方还有病人都有重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滴速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舵机模块示意图。
18.图3为滴速控制盒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具体实施方式一通过结合附图1对整个装置各部分之间的组合进行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二通过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各个部件的外型零件设计及其装配进行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三通过实际情况下的使用对本装置进行描述。
21.具体实施方式一:
22.附图1主要描述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2节3v纽扣电池作为供电单元,为整个装置提供动能。
23.核心控制单元即stm32微处理器通过异常的人体表征信号做出动作,控制舵机转动相应的角度。当舵机转动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主体——滴速控制盒13开始工作,滴速夹4放置在滴速夹凹槽5内,并将卡扣2与滴速夹滑轮6相嵌。舵机的扭力转化为齿条1平移的动力,在齿条1的阻力尽量减少且滴速夹4固定的情况下,齿条1平移的动力会推动卡扣2连带滴速夹滑轮6进行移动,该部分作为滑轮调节模块,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部分。
2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滑轮控制模块与舵机模块通过挂钩进行连接,使二者实现分离设计,此方案的目的是对于不同的医院和病人,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舵机模块进行收集不同的人体表征信号,但是可以使用统一的滴速控制盒13对滴速夹滑轮6进行调节,由此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滴速控制盒13的通用性。
25.具体实施方式二:
26.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滴速控制盒13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体分为盒盖9和盒体7两大部分,其中盒盖9的外观设计是由盒体7进行确定的,因此盒盖9可以与盒体7相互契合,使盒体7内的主要结构不会暴露在非医护人员的面前,对盒体7内部结构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滴速控制盒13的主体是带有滑轮调节功能的盒体7,在盒体7上有滴速夹卡槽5,齿条轨道3,齿条1,卡扣2多个结构。如附图1所示,滴速夹卡槽5的设计是为了放置病人输液的滴速夹4,并且将其固定在滴速控制盒13内,在滴速夹凹槽5的两边设计缝隙和圆形孔洞8便于输液管穿过滴速控制盒13。滴速夹4的长度大约为5cm,本实用新型的滴速控制盒13的长度为6cm左右。齿条轨道3从上下两部分固定齿条1。在设计上,齿条轨道3的内壁与齿条1的内板不接触,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整个齿条1分为内板和外板两部分,外板的外壁设计成齿条状,通过舵机模块为其提供平移动力。内外板之间通过
连接板进行连接,由于连接板与齿条轨道3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在轨道上设计滑轨,使连接板与轨道之间不直接接触,只是通过滑轮进行移动,大大减少二者之间的阻力。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了齿条1与齿条轨道3之间的阻力。本实用新型的齿条1长度略长于滴速控制盒13的长度,大约8cm左右,目的是齿条1始终有一部分会暴露在滴速控制盒13外侧,以便于舵机齿轮10与其契合,为其提供动力。在齿条1外板的一端与卡扣2进行连接,卡扣2将滴速夹滑轮6的受力范围扩大,在齿条1移动时将动力传至卡扣2和滴速夹滑轮6,推动二者一起移动。在滴速控制盒13外面设计有两个悬钩,用于悬挂不同的舵机模块。结合附图2所示,不同舵机模块的外观大致如图,外部固定盒12的外壁设有两个反向悬钩,用于与滴速控制盒13的连接。不同舵机模块的核心控制单元在不同情况下接收不同的人体表征信号,如血压、血氧、心率等,进而控制驱动单元通过pwm波占空比调节舵机转动相应角度,舵机齿轮10带动齿条1控制滴速夹滑轮6移动,核心控制模块每半分钟读取一次人体表征信号,直到病人的人体表征信号正常。
27.具体实施方式三:
28.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实际使用场景对本装置的操作进行叙述。按照医生输液习惯,在将针头刺入病人体内并将其固定后,通常会调节滴速夹4对液体滴速进行控制,而医生在这一环节依靠的是自身多年的从医经验。但是完成此步骤之后,医护人员会去处理其他事务。
29.为了防止在其离开后病人出现紧急情况,医生可以从收纳盒内取出本实用新型,将滴速控制盒13从中间分开,首先需要将卡扣2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随后将滴速夹4进滴速控制盒13的滴速夹卡槽5内,使齿条1一端的卡扣2契合在滴速夹4的滑轮6上,最后合上另一半的盒盖9即可,这样滑轮控制模块便装配完成。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舵机模块,用于提取不同的人体表征信号,如血压、血糖、血氧、心率等。最后将舵机模块挂在滑轮调节模块后面,使舵机齿轮10与齿条1相互契合,打开电源开关,装置即可读取病人的实时表征信号并通过滴速控制盒13对滴速夹滑轮6进行调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