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8820发布日期:2023-04-19 23:4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动脉瘤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动脉瘤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1、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在血管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脑血管瘤样突起。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

2、临床普遍使用可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使之不再破裂出血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可脱卸弹簧圈填塞瘤腔是经皮血管穿刺,通过微导管导入血管,将金属弹簧圈置入动脉瘤内以填塞动脉瘤,从而阻止血流流入动脉瘤。弹簧圈填塞存在导致动脉瘤腔进一步扩大和破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2、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脑动脉瘤血管内支架,编织网管中间部分为致密段,两端分别为近端稀疏段和远端稀疏段,近端稀疏段、远端稀疏段的端面为截柱斜面。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该相关技术中血管内支架,容易导致可解脱弹簧圈脱离动脉瘤区域。

3、相关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单独的开环式网格支架,而单独的开环式支架在支架释放位置不佳的情况下不能二次回收释放,且对填塞的弹簧圈支撑不够导致弹簧圈脱离动脉瘤区域。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动脉瘤辅助支架,可以二次回收释放,还可以避免弹簧圈脱离风险。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网格,所述第二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二网格,第三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三网格,所述第二网格包括彼此相连的开环网格和第一闭环网格,所述开环网格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闭环网格。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可以二次回收释放,还可以避免弹簧圈脱离风险。

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网格分为多排,多排所述第一网格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所述第一网格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网格;多个所述第二网格分为多排,多排所述第二网格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所述第二网格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二网格;多个所述第三网格分为多排,多排所述第三网格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所述第三网格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三网格。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三网格均包括第二闭环网格,且所述第二闭环网格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闭环网格的网孔尺寸。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环网格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呈波浪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依次相连以形成开环网格,所述第一闭环网格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段和至少一个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均呈波浪状,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相连且相互连通以形成闭环网格。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筋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第二连接筋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筋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段包括第五杆和第六杆,所述第五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杆的一端通过第四连接筋相连,且所述第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杆相连,所述第六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杆相连。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1,所述第二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2,且w1=w2,所述第三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3,所述第四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4,且w1=w2=w3=w4,或,w3=w4=1.2~3w1。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1,所述第四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2,所述第五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3,所述第六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4,且所述l1=l2≥l3=l4。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3=l4≥3mm。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格的数量为a,所述第二网格的数量为b,所述第三网格的数量为c,且a=c=2~5b。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脉瘤辅助支架还包括第一封堵段和第二封堵段,所述第一封堵段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所述第二封堵段与第三段相连,且所述第一封堵段和第二封堵段呈扩口状。



技术特征:

1.一种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网格分为多排,多排所述第一网格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所述第一网格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三网格均包括第二闭环网格,且所述第二闭环网格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闭环网格的网孔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筋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第二连接筋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1,所述第二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2,且w1=w2,所述第三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3,所述第四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4,且w1=w2=w3=w4,或,w3=w4=1.2~3w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1,所述第四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2,所述第五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3,所述第六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4,且所述l1=l2≥l3=l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3=l4≥3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的数量为a,所述第二网格的数量为b,所述第三网格的数量为c,且a=c=2~5b。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封堵段和第二封堵段,所述第一封堵段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所述第二封堵段与第三段相连,且所述第一封堵段和第二封堵段呈扩口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脉瘤辅助支架,所述动脉瘤辅助支架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在主体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网格,第二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二网格,第三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三网格,第二网格包括彼此相连的开环网格和第一闭环网格,开环网格的开口朝向第一闭环网格。本技术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可以二次回收释放,还可以避免弹簧圈脱离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良,吕纬岩,孙剑,李彬彬,李开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