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41915发布日期:2023-06-13 03:4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所述装置能够在执行真皮再生时减少外科手术中的错误,并且能够更方便地进行外科手术。


背景技术:

1、皮肤由真皮和表皮组成,真皮是表皮层下的皮肤,并且由决定皮肤弹性的胶原、弹性蛋白和基质蛋白组成。随着年龄增长,真皮层的细胞再生减慢,透明质酸的产生减慢,因此与皮肤弹性相关的纤维断裂或失去弹性。因此,可以将受损真皮的再生视为皮肤护理的核心。

2、难以治疗的凹陷疤痕和较深的皱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治疗:首先通过向真皮层注射少量气体撕裂真皮层,然后向撕裂的真皮层注射少量流体,使得物理刺激、化学刺激和生物刺激同时发生并且在所需部位产生大量的胶原纤维组织。

3、相应地,为了实现这种自我真皮再生,需要利用一个插入的注射器交替地注射气体和流体,为此,需要具有特定结构的注射器,而且已经开发了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

4、然而,在使用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外科手术中,当由人的手控制注射器的操作以治疗宽而多的皱纹或凹陷疤痕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根据操作者的能力,外科手术的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此外,即使操作者技术娴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治疗宽而多的皱纹或凹陷疤痕需要很长时间,并且外科手术的过程不方便。

5、此外,由于需要向前向后使注射器的活塞无限往复地移动,在必须牢固地握住活塞环的拇指和食指的关节处引起疼痛。此外,为了实现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基本目的,操作者必须首先通过向所需部位注射所需的少量气体来撕裂真皮层,然后向撕裂的真皮层精确地注射所需量的流体,使得物理刺激、化学刺激和生物刺激同时发生并且在所需部位产生大量的胶原纤维组织。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应当根据疤痕或皱纹的状态来改变操作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方法。

6、因此,为了平衡由于手动的外科手术中操作者的能力差异导致的外科手术结果的严重差异,消除用于在较宽的部位执行外科手术的操作者的手的身体疼痛,以及通过减少外科手术时间使患者感到疼痛的时间最小化,需要使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活塞的向前和向后移动自动化。

7、此外,需要指定一种自动操作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方法,其可以通过下述方法使外科手术熟练程度的差异最小化,而不会根据疤痕或皱纹的深度、面积等产生个体差异,从而使自我真皮再生的效果最大化:预先指定和编程为是根据需要使活塞向后然后向前移动或者使活塞向前然后向后移动,还是不仅有活塞向前和向后移动的顺序还有相对的向后移动距离和向前移动距离。

8、以上作为本发明的相关技术所提供的描述仅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并且不应解释为包括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提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所述装置能够在执行真皮再生时减少外科手术中的错误,并且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外科手术。

3、技术方案

4、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包括:主体、致动器和覆盖件,填充有一种或更多种液体的注射器安装在所述主体中;所述致动器布置在主体后面,并且配置为通过使活塞向前和向后移动来选择性地排出填充在注射器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流体;所述覆盖件具有围绕注射器的顶部的形状,在一侧铰接至主体,并且通过经由铰链的旋转而覆盖安装在主体中的注射器,从而将注射器与主体固定。

5、主体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一固定部分,所述第一铰链部分在一侧铰接至覆盖件,所述第一固定部分配置为在另一侧固定覆盖件,所述覆盖件可以包括第二铰链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在一侧接合至第一铰链部分,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在另一侧固定至第一固定部分,以及

6、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可以共用铰链轴并且在铰链轴上旋转,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可以彼此接合,从而固定注射器。

7、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可以向一侧突出,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可以向另一侧突出,拇指和食指可以支撑于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以及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

8、可以在覆盖件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具有预定面积并且使得能够检查注射器中流体的剩余体积。

9、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放置部,其设置在主体的底部,并且配置为放置使用者的手指或手背,并且形成为具有预定面积的弯曲形状,以能够支撑在使用者的手指或手背上。

10、放置部可以包括:

11、一个或更多个第一放置部和第二放置部,所述第一放置部布置在主体的底部的前部,具有放置手指的部分的预定面积,并且预定面积具有曲率以围绕手指的部分,所述第二放置部布置在主体的底部的后部,具有放置手背的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分的预定面积,并且预定面积具有曲率以围绕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分。

12、注射器可以包括:

13、注射器主体,其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填充有第一流体,所述外管填充有第二流体并且以与内管相距预定距离包围内管,所述注射器主体具有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配置为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填充有第二流体;第二流体注入口,其形成于注射器主体,并且与填充空间连通,使得填充空间填充有第二流体。

14、在注射器主体的底部可以形成用于安装在主体中的安装突起,

15、在主体中与安装注射器主体时安装突起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可以形成安装凹槽。

16、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流体供应部,所述第二流体供应部布置在致动器的底部,并且配置为通过第二流体供应部将第二流体供应至注射器的外管,其中,第二流体注入口和第二流体供应部通过管彼此连接。

17、主体可以包括:

18、第一安置部,其具有围绕注射器的底部的形状,注射器安置在所述第一安置部中;第二安置部,其形成为与第一安置部具有高度差,填充有第一流体的筒体安置在所述第二安置部中。

19、致动器可以包括:

20、第三安置部,活塞的端部安置在所述第三安置部中;致动体,其包括电机,并且配置为在电机驱动时,在与活塞的端部表面进行表面接触的状态下使活塞向前和向后移动。

21、可以在覆盖件的内表面上形成管凹槽,所述管凹槽配置为防止将第二流体注入口与第二流体供应部彼此连接的管折叠,并且固定管。

22、有益效果

23、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安装注射器的主体处形成放置部,所述放置部具有预定面积,以放置手指的部分和手背的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分,可以使使用者在执行真皮再生时容易地执行外科手术。

24、此外,由于填充在注射器中的流体通过布置在主体后面的致动器自动地排出,可以消除执行外科手术的使用者的手部的身体疼痛,并且通过减少外科手术时间来使患者感到疼痛的时间最小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中,所述主体进一步包括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一固定部分,所述第一铰链部分在一侧铰接至覆盖件,所述第一固定部分配置为在另一侧固定覆盖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向一侧突出,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向另一侧突出,拇指和食指支撑于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以及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中,在覆盖件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具有预定面积并且使得能够检查注射器中流体的剩余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放置部,所述放置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配置为放置使用者的手指或手背,并且形成为具有预定面积的弯曲形状,以能够支撑在使用者的手指或手背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中,所述放置部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第一放置部和第二放置部,所述第一放置部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的前部,具有放置手指的部分的预定面积,并且预定面积具有曲率以围绕手指的部分;所述第二放置部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的后部,具有放置手背的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分的预定面积,并且预定面积具有曲率以围绕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中,所述注射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中,在注射器主体的底部形成用于安装在所述主体中的安装突起,在所述主体中与安装注射器主体时安装突起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安装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第二流体供应部,所述第二流体供应部布置在致动器的底部,并且配置为通过第二流体注入口将第二流体供应至注射器的外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中,所述主体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其中,在覆盖件的内表面上形成管凹槽,所述管凹槽配置为防止将第二流体注入口与第二流体供应部彼此连接的管折叠,并且固定管。


技术总结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注射器的装置可以包括:主体、驱动单元和盖部,填充有至少一种流体的注射器安装在所述主体中;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主体后面,用于通过使活塞向前和向后移动来选择性地排出填充在注射器中的至少一种流体;所述盖部具有围绕注射器的顶部的形状,盖部的一侧经由铰链接合至主体,盖部通过铰接的方式旋转,并覆盖安装在主体中的注射器,从而将注射器与主体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勋,陈坰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世勋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