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皮肤牵张器械及治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52485发布日期:2022-03-30 12:09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皮肤牵张器械及治疗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简易皮肤牵张器械及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2.皮肤牵张扩展术通过对伤口周围皮肤组织牵拉张应力作用,伤口周围皮肤通过弹性伸展、机械蠕变、皮肤移位和生物性增生而产生额外皮肤,从而拉拢缝合闭合伤口,遗留一条线状瘢痕,无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因各种原因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十分常见,为了闭合伤口通常选用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术,以上方法有遗留多处片状瘢痕,技术难度大,造成二次损伤等不良并发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简易皮肤牵张器械及治疗方法,包括克氏针和弹性皮套,克氏针包括两根,两根克氏针的端部分别套装有一个弹性皮套;
5.治疗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6.步骤一、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
7.步骤二、使用克氏针在距离伤口皮肤边缘1cm-2cm处明暗穿行;
8.步骤三、分别在两根克氏针两端套装弹性皮套,对克氏针两端进行牵拉;
9.步骤四、每3天调整弹性皮套松紧度1次,2-3周后伤口皮肤完全靠拢后去除克氏针及弹性皮套,缝合皮肤。
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皮肤牵张扩展术为修复皮肤缺损伤口提供新的思路。降低手术风险,避免手术不良并发症,减少手术次数,降低病人负担,节约医疗资源,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11.进一步的,步骤二中,两根克氏针的间距大于伤口两侧2cm-4cm。
12.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克氏针牵拉伤口两侧的皮肤向中部靠拢。
附图说明
13.图1是一种简易皮肤牵张器械及治疗方法的牵张器械结构示意图。
14.如图所示:1、克氏针,2、弹性皮套。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克氏针包括两根,两根克氏针的端部分别套装有一个弹性皮套。
17.进一步的,基于皮肤牵张器械发明一种治疗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8.步骤一、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清除感染坏死组织,控制感染;
19.步骤二、使用克氏针在距离伤口皮肤边缘1cm-2cm处明暗穿行;
20.步骤三、分别在两根克氏针两端套装弹性皮套,对克氏针两端进行牵拉;
21.步骤四、每3天调整弹性皮套松紧度1次,2-3周后伤口皮肤完全靠拢后去除克氏针及弹性皮套,缝合皮肤。
22.本治疗方法是根据根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皮肤牵张扩展术通过对伤口周围皮肤组织牵拉张应力作用,使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生或生长,闭合伤口。
23.进一步的,步骤二中,两根克氏针的间距大于伤口两侧2cm-4cm。随着工业、建筑业、交通日益繁盛,急慢性皮肤缺损伤口的病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需要多处次手术治疗,皮肤牵张扩展术为修复皮肤缺损伤口提供新的思路。
24.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克氏针牵拉伤口两侧的皮肤向中部靠拢。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皮肤牵张器械及治疗方法,包括克氏针(1)和弹性皮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氏针(1)包括两根,两根克氏针(1)的端部分别套装有一个弹性皮套(2);所述治疗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步骤二、使用克氏针(1)在距离伤口皮肤边缘1cm-2cm处明暗穿行;步骤三、分别在两根克氏针(1)两端套装弹性皮套(2),对克氏针(1)两端进行牵拉;步骤四、每3天调整弹性皮套(2)松紧度1次,2-3周后伤口皮肤完全靠拢后去除克氏针(1)及弹性皮套(2),缝合皮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皮肤牵张器械及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两根克氏针(1)的间距大于伤口两侧2cm-4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皮肤牵张器械及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克氏针(1)牵拉伤口两侧的皮肤向中部靠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皮肤牵张器械及治疗方法,包括克氏针和弹性皮套,克氏针包括两根,两根克氏针的端部分别套装有一个弹性皮套;治疗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步骤二、使用克氏针在距离伤口皮肤边缘1cm-2cm处明暗穿行;步骤三、分别在两根克氏针两端套装弹性皮套,对克氏针两端进行牵拉;步骤四、每3天调整弹性皮套松紧度1次,2-3周后伤口皮肤完全靠拢后去除克氏针及弹性皮套,缝合皮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皮肤牵张扩展术为修复皮肤缺损伤口提供新的思路。降低手术风险,避免手术不良并发症,减少手术次数,降低病人负担,节约医疗资源,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好的社会效益。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 潘云川 潘南芳 梁萍 井刚 董道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