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路以及心电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41958发布日期:2023-09-07 12:0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电路以及心电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路以及心电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心电检测设备上,可以同时包括检测功能和充电功能,而检测功能对应的检测触点与充电功能对应的充电触点是独立设置的,这样的设置方式至少需要四个触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路以及心电检测设备,可以使得心电检测设备的充电触点以及检测触点实现共用,达到减少心电检测设备的体积的效果,进而实现降低心电检测设备的成本。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路,所述多功能电路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心电检测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其中:

3、所述第一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心电检测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心电检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心电检测电路的第三端相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心电检测电路的第四端相连接并接地。

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电检测设备,所述心电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多功能电路。

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因所述多功能电路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心电检测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通过增加用于保护电路的电阻以及具有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特性的二极管,在多功能电路处于充电状态时,可使电池正常充电的同时,流经心电检测电路的电流在心电检测电路的安全范围内,即不会对心电检测电路造成损坏,当多功能电路处于心电检测状态时,基于二极管反向截止的特征以及检测电压达不到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心电检测过程中的电流不会流经二极管,而是全部通过心电检测电路,提高了心电检测电路的输入阻抗,使得心电检测电路可以采集到更多的生物电信号,即二极管完全不影响使用时人体皮肤的电压与心电检测电路之间的正常回路,多功能电路可以正常使用,因此可以共用充电触点以及检测触点,达到减少心电检测设备的体积的效果,进而降低心电检测设备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路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心电检测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路至少还包括第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路至少还包括第四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路至少还包括第四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路还包括稳压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为电阻,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路还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路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路至少还包括第一电容;

10.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路至少还包括第二电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三电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和第四电容;

13.一种心电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电路。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路及心电检测设备,所述多功能电路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心电检测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其中:所述第一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心电检测电路的第四端相连接并接地。采用本申请,可以共用心电检测设备的充电触点以及检测触点,达到减少心电检测设备的体积的效果,进而降低心电检测设备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赵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