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弯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64376发布日期:2023-10-06 19:42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弯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指一种控弯导管。


背景技术:

1、导管(如鞘管)一般用于将其他医疗器械输送至目标位置。通常导管与导管内腔中的器械一同被操纵到达目标位置之后,导管内腔中的器械可被推出,以进一步开展检查、取样和治疗等作业,在诸如心血管、气管、消化道、颅内血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中,导管的控弯效果为其核心功能。

2、目前,导管管体多为聚合物材质,在使用直线形排布的拉线腔控弯时,往往会引起主体管的非预期形变,增加了头端弯曲的非预期偏差量,从而难以实现头端的精准控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弯导管,可减弱或消除头端弯曲的非预期变形,提高导管控弯的精准性。

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控制手柄;

4、直管段,所述直管段的近端与所述控制手柄连接,所述直管段的侧壁设有螺旋腔;

5、控弯段,所述控弯段的近端与所述直管段的远端连接,所述控弯段的侧壁设有直线腔,所述直线腔与所述螺旋腔连通形成拉线腔;

6、拉线,设置于所述拉线腔,所述拉线的近端与所述控制手柄连接,所述拉线的远端与所述控弯段的远端固定连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管段和所述控弯段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及以上,两个及以上所述直管段与两个及以上所述控弯段依次交替连接,

8、所述拉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控弯段的数量,所述拉线在所述直管段内为螺旋状,所述拉线在对应控弯的所述控弯段内为直线状,且至少有一条所述拉线的远端固定在最远端的所述控弯段内。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管段和所述控弯段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直管段分别为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两个所述控弯段分别为第一控弯段和第二控弯段,所述第一直管段的近端与所述控制手柄连接,所述第一直管段、所述第一控弯段、所述第二直管段和所述第二控弯段从近端到远端依次连接;

10、所述第一直管段内设有第一螺旋腔和第二螺旋腔,所述第一控弯段内设有第三螺旋腔和第一直线腔,所述第二直管段内设有第四螺旋腔,所述第二控弯段内设有第二直线腔;

11、所述第一螺旋腔和所述第一直线腔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控弯段的拉线腔;

12、所述第二螺旋腔、所述第三螺旋腔、所述第四螺旋腔和所述第二直线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控弯段的拉线腔。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弯段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两个及以上所述控弯段依次连接;

14、所述拉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控弯段的数量,所述拉线在所述直管段内为螺旋状,所述拉线在对应控弯的所述控弯段内为直线状,且至少有一条所述拉线的远端固定在最远端的所述控弯段内。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线的数量为一条时,所述拉线在两个及以上的所述控弯段内均为直线状;

16、所述拉线的数量与所述控弯段的数量相同时,所述拉线在对应控弯的所述控弯段内为直线状,在所经过的其它控弯段为螺旋状。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弯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控弯段分别为第一控弯段和第二控弯段,所述第一控弯段的近端与所述直管段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弯段的远端与所述第二控弯段的近端连接;

18、所述直管段内设有第一螺旋腔和第二螺旋腔,所述第一控弯段内设有第三螺旋腔和第一直线腔,所述第二控弯段内设有第二直线腔;

19、所述第一螺旋腔与所述第一直线腔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控弯段的拉线腔;

20、所述第二螺旋腔、所述第三螺旋腔和所述第二直线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控弯段的拉线腔。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直线腔与所述第二直线腔位于所述导管的中轴线的不同侧。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管段和/或所述控弯段内分别设有两个及以上螺旋腔时,两个及以上所述螺旋腔在所述直管段和/或所述控弯段的横截面上沿周向间隔分布或并排分布。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腔的螺距相同或不同;和/或,所述螺旋腔位于所述直线腔的内侧或外侧。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及以上的所述控弯段内的直线腔的远端在所述导管的横截面上的投影点与所述导管的中轴线在所述导管的横截面上的投影点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控弯段内的直线腔的远端在所述导管的横截面上的投影点与所述导管的中轴线在所述导管的横截面上的投影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互变段和互变开关,所述互变段设置在所述直管段与所述控弯段之间或设置在所述直管段与所述控制手柄之间,所述互变开关设置在所述互变段内,用于将穿过所述互变段的拉线由螺旋状态变为直线状态或由直线状态变为螺旋状态。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互变段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保护套和第一管体,所述第一保护套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外侧且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具有间距,用于形成容纳拉线的第一环形腔体。

28、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29、(1)通过将直管段的拉线腔设置为螺旋形,直管段的螺旋腔中的拉线被牵引时,由于其螺旋分布的特点,拉线产生的偏离中轴线的分力会被分散至导管的圆周并相互抵消,不会发生偏向一侧的弯曲,因而减弱/消除所在直管段的非预期形变,从而提高导管控弯的精准性。

30、(2)单一控弯段利用偏离导管中轴线的直线腔中的拉线产生偏离中轴线的拉力,导致控弯段的管壁因压缩变形向一侧形成弯曲,而两个及以上控弯段的联合使用则实现了复杂弯形控制。

31、(3)在不可控弯的直管段与可控弯的控弯段之间或在直管段与控制手柄之间增设互变段,互变段中的拉线可以自由转换为直线和螺旋,以增加导管的弯形,且减弱非预期形变,导管通过精准多段控弯实现复杂弯形的控制,对人体的复杂腔道适应性更佳。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腔与所述第二直线腔位于所述导管的中轴线的不同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腔的螺距相同或不同;和/或,所述螺旋腔位于所述直线腔的内侧或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互变段和互变开关,所述互变段设置在所述直管段与所述控弯段之间或设置在所述直管段与所述控制手柄之间,所述互变开关设置在所述互变段内,用于将穿过所述互变段的拉线由螺旋状态变为直线状态或由直线状态变为螺旋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控弯导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弯导管,包括控制手柄、直管段、控弯段和拉线;直管段的近端与控制手柄连接,直管段的侧壁设有螺旋腔;控弯段的近端与直管段的远端连接,控弯段的侧壁设有直线腔,直线腔与螺旋腔连通形成拉线腔;拉线设置于拉线腔,拉线的近端与控制手柄连接,拉线的远端与控弯段的远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将直管段的拉线腔设置为螺旋形,直管段的螺旋腔中的拉线被牵引时,由于其螺旋分布的特点,拉线产生的偏离中轴线的分力会被分散至导管的圆周并相互抵消,不会发生偏向一侧的弯曲,因而减弱/消除所在不可控弯段(直管段)的非预期形变,从而提高导管控弯的精准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彦,马攀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