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2346发布日期:2022-08-03 02:3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2.在现代化的大型医院里,经常需要对失去自主移动能力的重症患者进行病房、手术室、检查室等地区的转移。现有技术中,通常以病床实现对此类患者的移动,这种方案存在的额问题是:病床的体积和自重都比较巨大,在爬楼过程中极端依赖电梯。因此无法自如的应对停电等极端情况。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能够实现对病患在医院各处的快速、安全移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能够实现对病患在医院各处的快速、安全移动。
4.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其包括:主垫和副垫;所述副垫的固定端通过结合部与主垫的边沿相连接;所述副垫的活动端可沿结合部转动至主垫的上侧及下侧;所述副垫上设有提拉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在副垫转动至主垫上侧时将主垫与副垫的活动端连接、构成柱状套筒;所述主垫内部设有空腔;所述主垫表面设有导通至空腔的充气嘴。
6.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正常使用状态下,以主垫承载病人的身体,且副垫通过结合部转动至主垫下侧、垫于主垫下方。在病人需要在医院内进行转移时,将副垫抽出并转动至主垫上侧,并通过连接部连接、将主垫和副垫构成一个柱状套筒,且令病人的身体裹于套筒内。并通过提拉部实现对柱状套筒的拖动,由此实现对病人的拖动移动。过程中,通过对主垫内部充气,实现搬运过程中对人体的减震,提升病人的使用体验。
7.优选的是,上述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中:所述副垫共用2个,所述2个副垫对称连接于所述主垫的两侧。
8.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工作时可灵活从2个副垫中选定一个与主垫形成环形套筒,方便医务人员针对外伤患者的受伤部位,选定更妥善的拖动方向。
9.优选的是,上述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中:所述提拉部采用环形把手,且所述环形把手设于副垫上靠近主垫的位置;所述连接部包括延伸带;所述延伸带上连接有用于固定在环形把手上的扣件;所述副垫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延伸带相适应。
10.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副垫活动端与主垫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某一副垫翻转至主垫上方,其延伸带穿过另一副垫上的通孔,并通过扣件与副垫上的环形把手固定为一体。
11.优选的是,上述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中:各所述副垫上的环状把手有2个。
12.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在进行拖动过程中,医务人员分别以左右手各抓住一个
环状把手发力,即可实现了以单个医务人员对设备的独立拖动。
13.优选的是,上述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中:所述主垫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14.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设置防滑纹路进一步提升了病人运输过程中病人身体与主垫之间的摩擦力,令病人的身体在移动中更加平稳。
15.优选的是,上述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中:所述副垫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位置与主垫上放置的人体的头部相适应。
16.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在拖动过程中,令病患的头部才能够缺口,保障了病患能够自由的呼吸。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够实现对病患在医院各处的快速、安全移动。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1.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22.1、主垫;2、副垫;3、充气嘴;4、延伸带;5、防滑纹路;6、环状把手;7、扣件;8、缺口;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示范性实施例。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5.如图1-3所示:
26.一种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其包括:1个主垫1和2个副垫2。其中,所述主垫1呈矩形,其内部设有空腔;所述主垫1表面设有导通至空腔的充气嘴3。
27.所述2个副垫的固定端分别连接于主垫的左右两侧边沿;每个副垫2上分别设有2个环形把手6,1个延伸带4和1个通孔9;其中,所述2个环形把手6设于副垫2上靠近主垫1的位置;所述延伸带4上连接有用于固定在环形把手上的扣件7;具体的,扣件7可制成环形,所述环形把手6则由弹性材料构成,环形把手6上设有可掰开的细缝、令扣件7从细缝进入把手/取出。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选择其他环形把手和扣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此类连接方式均为
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副垫2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延伸带相适应。所述主垫1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所述副垫2上设有缺口8,所述缺口8的位置与主垫1上人体的头部位置相适应。
28.实践中,其工作过程如下:
29.正常使用状态下,以主垫承载病人的身体,此时2个副垫分别转动至主垫的下侧并垫于主垫下方。而在病人需要在院内进行转移时,首先对主垫1内的空腔进行鼓气,并将2个副垫从主垫下方抽出、同时转动至主垫1的上方。本例中,将主垫1左侧的副垫2遮盖于右侧副垫2的上方,并且将右侧副垫2的延伸带4穿过左侧副垫的通孔、使其伸出左侧副垫2的下方,并通过延伸带上的扣件固定在环状把手上。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拖动环状把手实现对病人整体的拖拉式移动。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垫和副垫;所述副垫的固定端与主垫的边沿相连接;所述副垫的活动端可转动至主垫的上侧及下侧;所述副垫上设有提拉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在副垫转动至主垫上侧时将主垫与副垫的活动端连接、构成柱状套筒;所述主垫内部设有空腔;所述主垫表面设有导通至空腔的充气嘴。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垫共用2个,所述2个副垫对称连接于所述主垫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部采用环形把手,且所述环形把手设于副垫上靠近主垫的位置;所述连接部包括延伸带;所述延伸带上连接有用于固定在环形把手上的扣件;所述副垫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延伸带相适应。4.如权利要求3所述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副垫上的环状把手有2个。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垫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垫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位置与主垫上放置的人体的头部相适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病人搬运的充气床垫,其包括:包括主垫和副垫;副垫的固定端与主垫的边沿相连接;副垫的活动端可转动至主垫的上侧及下侧;副垫上设有提拉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用于在副垫转动至主垫上侧时将主垫与副垫的活动端连接、构成柱状套筒;主垫内部设有空腔;主垫表面设有导通至空腔的充气嘴。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病患在医院各处的快速、安全移动。安全移动。安全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潘新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11
技术公布日:2022/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