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02413发布日期:2022-08-27 05:1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有两种,其中内瘘是占比较高的类型。对于这类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有发生穿刺针脱落和体外循环管路连接处分离的高风险,这些一旦发生势必导致患者出现意外失血,且失血量往往在100毫升以上才引起机器报警停机,才引起医护人员注意。这将有可能对患者的病情、心理、医患关系带来不良影响。
3.内瘘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大多数患者没有使用防护罩,而目前出现的内瘘防护罩的功能仅限于防止棉被等物品对内瘘及管路造成压力、红外线照射内瘘、内瘘侧肢体加温功能,这类装置尚未涉及到内瘘使用过程中的脱针、脱管等引起失血的报警提示功能,该类患者一旦发生失血到处理结束,失血量往往在100毫升以上,而这属于临床高风险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包括底座、盖体、管路固定器和漏血传感器;底座上表面呈下凹弧形结构,底座上表面的最低处设有一凹槽;凹槽相对于底座下凹弧形结构的虚拟中心线平行设置;凹槽的中间位置向下设有一集血凹槽;集血凹槽的顶部与凹槽相接,且整体处于底座的最低处,能够最先收集并储存漏血;盖体相对底座的上表面呈上拱弧形结构,盖体设置于底座上方,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个放置内瘘肢体的两端开口的容纳通道;管路固定器呈c型凹槽结构,用于固定体外循环管路,管路固定器设置于罩体弧形内侧的高处;漏血传感器设置在集血凹槽的侧壁,与报警器连接,报警器设置在盖体上,其根据信号感应信号发出报警提示。
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底座下方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一个脚垫。
7.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呈半圆柱体下凹弧形结构,且其长度与底座的侧边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集血凹槽呈圆柱体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一直线侧边缘通过转动轴与底座的一侧边转动连接,另一直线侧边边缘相对于底座的另一侧边开合。
10.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上靠近两个开口端部的两侧弧形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开口,以供体外循环管路插入盖体内侧,实现整理管路的同时避免从同一处伸入相互之间绕乱。
11.进一步的,所述管路固定器沿着弧形结构虚拟中心线分布多列,每列沿着弧形内侧间隔设置多个。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盖体开合边沿通过锁扣组件连接固定,锁扣组件包括连接
轴,挂钩和卡扣帽,连接轴活动连接于底座的侧壁上,挂钩与连接轴的外端部连接,从而挂钩能够相对于底座转动;卡扣帽设置在盖体外侧壁上,且位于盖体合盖时挂钩的旋转路径上,使得挂钩能够扣合在卡扣帽上,从而锁住底座和盖体的开合边沿。
13.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为喇叭或扬声器。
1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盖体皆采用硬质透明材质。
15.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首先,可通过强化的管路固定装置防止管路被牵拉至分离脱出;其次,在装置内监测到患者发生失血量超过3毫升时立即发出报警提示,从而引起患者及医护人员等人关注,从而在第一时间阻断患者继续失血。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断面图;图3为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2的b部结构放大图。
17.图中,1-底座,2-盖,3-管路固定器,4-漏血传感器,5-微型控制器,6-报警器,7-锁扣组件;11-脚垫,12-凹槽,13-集血凹槽;21-转动轴,22-开口;71-连接轴,72-挂钩,73-卡扣帽。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9.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底座1、盖体2、管路固定器3和漏血传感器4;底座1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底座1下方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一个脚垫11;同时底座1上表面呈下凹弧形结构,底座1上表面的最低处设有一凹槽12;凹槽12相对于底座下凹弧形结构的虚拟中心线平行设置,凹槽12呈半圆柱体下凹弧形结构,且其长度与底座1的侧边相同;凹槽12的中间位置向下设有一集血凹槽13;集血凹槽13呈圆柱体结构,集血凹槽13的顶部与凹槽12相接,且整体处于底座1的最低处,能够最先收集并储存漏血;盖体2相对底座1的上表面呈上拱弧形结构,盖体2设置于底座1上方,与底座1之间形成一个放置内瘘肢体的两端开口的容纳通道,同时盖体2的一直线侧边缘通过转动轴21与底座1的一侧边转动连接,另一直线侧边边缘相对于底座1的另一侧边开合;盖体2上靠近两个开口端部的两侧弧形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开口22,以供体外循环管路插入盖体2内侧,实现整理管路的同时避免从同一处伸入相互之间绕乱;同一开口端部的两个开口22相互对齐;管路固定器3呈c型凹槽结构,用于固定体外循环管路,管路固定器3设置于罩体2弧形内侧的高处,沿着弧形结构虚拟中心线分布三列,每列沿着弧形内侧间隔设置三个;所有的管路固定器3排列在两端开口22之间;另外,时开口22的高度接近任一管路固定器3所
处的高度,使得进入盖体2内部的管路置于管路固定器3中能够尽量贴于盖体2的的内壁,避免内瘘肢体的影响;漏血传感器4设置在集血凹槽13的侧壁内部,漏血传感器4与微型控制器5电性相连,微型控制器5与报警器6电性相连,且报警器6设置在盖体2上,漏血传感器4、微型控制器5、报警器6均由纽扣电池或者供电,当漏血传感器4检测到漏血情况向发送微型控制器5信号,报警器6根据微型控制器5发出报警提示。漏血传感器4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本技术领域人员,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液位传感器、或者湿敏传感器、或者颜色传感器作为漏血传感器。
20.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底座1和盖体2开合边沿通过锁扣组件7连接固定,锁扣组件7包括连接轴71,挂钩72和卡扣帽73,连接轴71活动连接于底座1的侧壁上,挂钩72与连接轴71的外端部连接,从而挂钩72能够相对于底座1转动;卡扣帽73设置在盖体2外侧壁上,且位于盖体2合盖时挂钩72的旋转路径上,使得挂钩72能够扣合在卡扣帽73上,从而锁住底座1和盖体2的开合边沿。
21.本实施例中,集血凹槽13容量约3毫升。
22.本实施例中,报警器6为喇叭或扬声器,结合漏血传感器4、微型控制器5的设置,实现漏血传感器4监测到漏血现象后及时发出报警声音,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
23.本实施例中,底座1和盖体2皆采用硬质透明材质。


技术特征:
1.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盖体、管路固定器和漏血传感器;底座上表面呈下凹弧形结构,底座上表面的最低处设有一凹槽;凹槽相对于底座下凹弧形结构的虚拟中心线平行设置;凹槽的中间位置向下设有一集血凹槽;集血凹槽的顶部与凹槽相接,且整体处于底座的最低处,能够最先收集并储存漏血;盖体相对底座的上表面呈上拱弧形结构,盖体设置于底座上方,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个放置内瘘肢体的两端开口的容纳通道;管路固定器呈c型凹槽结构,用于固定体外循环管路,管路固定器设置于罩体弧形内侧的高处;漏血传感器设置在集血凹槽的侧壁,与报警器连接,报警器设置在盖体上,其根据信号感应信号发出报警提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底座下方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一个脚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半圆柱体下凹弧形结构,且其长度与底座的侧边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血凹槽呈圆柱体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一直线侧边缘通过转动轴与底座的一侧边转动连接,另一直线侧边边缘相对于底座的另一侧边开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靠近两个开口端部的两侧弧形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开口,以供体外循环管路插入盖体内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固定器沿着弧形结构虚拟中心线分布三列,每列沿着弧形内侧间隔设置三个。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盖体开合边沿通过锁扣组件连接固定,锁扣组件包括连接轴,挂钩和卡扣帽,连接轴活动连接于底座的侧壁上,挂钩与连接轴的外端部连接,从而挂钩能够相对于底座转动;卡扣帽设置在盖体外侧壁上,且位于盖体合盖时挂钩的旋转路径上,使得挂钩能够扣合在卡扣帽上,从而锁住底座和盖体的开合边沿。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为喇叭或扬声器。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盖体皆采用硬质透明材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漏血感应提醒功能和体外循环管路固定的内瘘防护装置,包括底座、盖体、管路固定器和漏血传感器;底座上表面呈下凹弧形结构,底座上表面的最低处设有一凹槽;凹槽的中间位置向下设有一集血凹槽;集血凹槽的顶部与凹槽相接,且整体处于底座的最低处;盖体相对底座的上表面呈上拱弧形结构,盖体设置于底座上方,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个放置内瘘肢体的两端开口的容纳通道;管路固定器呈C型凹槽结构,管路固定器设置于罩体弧形内侧的高处;漏血传感器设置在集血凹槽的侧壁,与报警器连接,报警器设置在盖体上,其根据信号感应信号发出报警提示。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固定管路的同时具有收集漏血、漏血监测及其报警功能。测及其报警功能。测及其报警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添 刁丽珍 张德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东县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6.21
技术公布日:2022/8/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