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鼻咽通气管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4857405发布日期:2023-07-23 00:0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鼻咽通气管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改良鼻咽通气管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气道损伤是战创伤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及时有效的气道救治对降低战创伤死亡率至关重要。鼻咽通气管是进行气道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放置鼻咽通气管时多以石蜡油为润滑剂,石蜡油不易被粘膜吸收,局部异物感明显,患者耐受差,影响置管成功率。此外,战场环境复杂,鼻咽通气管缺少固定装置,伤员转运途中容易脱落。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但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置管成功率,且能够高效提高置管后稳定性的改良鼻咽通气管及其使用方法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鼻咽通气管及其使用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改良鼻咽通气管,包括鼻咽通气管,所述鼻咽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咽端,另一端设置为鼻端;所述咽端、所述鼻端与所述鼻咽通气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4、所述鼻咽通气管的外表面还粘接有利多卡因凝胶层。

5、优选地,所述鼻端远离所述鼻咽通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带。

6、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为松紧带。

7、更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改良鼻咽通气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确定所述鼻咽通气管插入深度,即,确定鼻尖到耳垂/外耳道的距离,经鼻腔随颚骨平面向下推送至鼻咽后壁;

9、2)待所述咽端到达指定位置,将所述固定带绕至患者枕后或头后方,将所述鼻咽通气管固定于患者面部。

10、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1、本发明该改良鼻咽通气管利用在通气管表层设置利多卡因凝胶层,能较好黏附于鼻咽通气管表面,与石蜡油起到相同的润滑作用,同时对粘膜下感觉神经末梢产生麻醉作用,减轻置管时对鼻黏膜的刺激;且利多卡因的表面麻醉效果能达2小时,从而提高鼻咽通气管留置期间伤员的舒适度;并且能提高置管过程中伤员的舒适度和成功率。并且该鼻咽通气管的鼻端连接有松紧带,在置管成功后能狗将鼻咽通气管固定于面部,避免伤员转运过程中鼻咽通气管脱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良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咽通气管(1),所述鼻咽通气管(1)的一端设置有咽端(11),另一端设置为鼻端(12);所述咽端(11)、所述鼻端(12)与所述鼻咽通气管(1)为一体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端(12)远离所述鼻咽通气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带(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3)为松紧带。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改良鼻咽通气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鼻咽通气管,包括鼻咽通气管,所述鼻咽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咽端,另一端设置为鼻端;所述咽端、所述鼻端与所述鼻咽通气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鼻咽通气管的外表面还粘接有利多卡因凝胶层。该改良鼻咽通气管利用在通气管表层设置利多卡因凝胶层,能较好黏附于鼻咽通气管表面,与石蜡油起到相同的润滑作用,同时对粘膜下感觉神经末梢产生麻醉作用,减轻置管时对鼻黏膜的刺激;且利多卡因的表面麻醉效果能达2小时,从而提高鼻咽通气管留置期间伤员的舒适度;并且能提高置管过程中伤员的舒适度和成功率。并且该鼻咽通气管的鼻端连接有松紧带,在置管成功后能狗将鼻咽通气管固定于面部,避免伤员转运过程中鼻咽通气管脱出。

技术研发人员:朱阳杰,张鹭鹭,赵方捷,于伯洋,唐康,刘同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