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吸收、柔软的吸收芯体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1513发布日期:2024-03-12 21:0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吸收、柔软的吸收芯体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吸收制品,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吸收、柔软的吸收芯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吸收制品通常被用来吸收和容纳人体的排出物,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卫生巾、婴幼儿尿不湿和成人纸尿裤等类似的产品,通常是由采集液体并保持干爽的亲肤层、引导液体流动和下渗的导流层、吸收并保持液体的吸收层和防止液体流出的防水层组成。

2、目前市面上吸收芯体材料,通常使用上下两层非织材料将高分子吸水树脂(sap)和膨胀棉复合在中间形成夹心结构,能够将吸收后的排出物牢牢锁住,防止液体反渗到亲肤层,提升穿着舒适性。然而吸水树脂在吸收液体后,会快速膨胀,堵塞液体下渗通道,吸收速率明显下降,导致大量液体聚集在吸收制品的上部,限制了吸收制品的吸收效率和吸收能力,同时降低了穿着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吸收、柔软的吸收芯体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吸收芯体在吸收液体后不会堵塞液体下渗通道,达到快速吸收液体的目的。

2、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吸收芯体,该吸收芯体包括三维织物和吸水性材料,所述三维织物由上至下包括第一面层、间隔纱层和第二面层,所述间隔纱层包含多条纱线,所述三维织物设有多个凹槽,至少一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存有间隙并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吸水性材料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3、具体的,本发明所述的三维织物,是指通过机织法、针织法、非织造法、编结法等常规的成形技术制得经编间隔织物、纬编间隔织物、三维机织物或复合织物等。其中,三维织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酯(如涤纶),聚烯烃(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苯乙烯,天然可再生聚合物(如棉花、麻纤维、丝、毛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乳酸、聚乙烯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面层或第二面层可以被设计为平纹、斜纹、缎纹和网眼等结构;凹槽可以通过三维编织、机织、激光、打孔、刀切或钻孔等方法从第一面层或第二面层开口,并向三维织物的内部延伸形成的。相邻的凹槽之间存有间隙并形成导流通道,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间隙部分没有经过钻孔等,因此这部分的间隔纱层保留下来,其中多条排列的纱线便成为液体下渗的导流通道。凹槽中的吸水性材料在吸收液体过程中,吸水性材料会膨胀,由于吸水性材料膨胀后会挤压导流通道,此时导流通道能够为吸水性材料提供膨胀空间,吸水性材料膨胀后不会完全堵塞通道,从而使得液体能够顺利下渗,达到快速吸收液体的目的。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纱线与所述第一面层的夹角为a,所述夹角a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多条所述纱线之间平行或交叉。更为优选地。所述夹角a等于90度,多条所述纱线之间平行。通过夹角a等于90度,多条纱线相互之间平行排列设置,纱线之间的空隙形成垂直下渗通道,更有利于液体的下渗。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大小为0.1-20cm,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1-20cm。更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大小为1-3cm,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5-3cm。限定凹槽大小及间隙宽度,进一步保证凹槽中的吸水性材料膨胀后不会完全堵塞通道,使得液体能够顺利下渗。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菱形等单独图形或多种图形组合;凹槽的大小是指在横向上的宽度,如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长方形时,凹槽的大小是指长方形的宽度;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时,凹槽的大小是指圆形的直径;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菱形时,凹槽的大小是指较短的对角线的距离。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二面层,并呈阵列分布在所述间隔纱层中。相比顶部,凹槽设置在三维织物的底部,能够进一步保证凹槽中的吸水性材料膨胀后不会完全堵塞通道,使得液体能够顺利下渗。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横向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存有间隙并形成导流通道。横向上设置间隙,间隙部分没有填充吸水性材料,保留了纱线的柔软性,使得吸收制品在横向上具有超柔特性和手感,提升穿着舒适度。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维织物的厚度为1-10cm,所述三维织物的克重为10-1000g/m2,所述三维织物的弹性回复率在1%以上。更优选地,所述三维织物的厚度为2-10cm,所述三维织物的克重为200-300g/m2,所述三维织物的弹性回复率在5-95%。限定三维织物的厚度、克重以及弹性回复率,具备一定弹性,同时避免过于厚重的问题,提升穿着舒适度。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水性材料包括高分子吸水树脂,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的添加量为10-500g/m2。更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的添加量为100-200g/m2。选择合适添加量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既能节省成本,避免过多树脂影响舒适度,又具有良好的锁水能力。

10、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本发明所述吸收芯体的在制备吸收制品中的应用。

11、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由上至下包括亲肤层、本发明所述的吸收芯体和防水层。其中,亲肤层可以是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开孔塑料膜、无尘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亲肤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酯(如涤纶),聚烯烃(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苯乙烯,聚氨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天然可再生聚合物(如棉花、麻纤维、丝、毛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乳酸、聚乙烯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防水层是为了防止液体渗透,为液体不可以透过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热塑性薄膜材料、防水透气膜、聚氨酯膜、聚乙烯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通常厚度在10-200微米,克重为30-500g/m2。在吸收芯体和防水层之间还可以设置无纺布层,可以为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无尘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收制品为卫生巾或纸尿裤。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以下:

14、1.本发明的吸收芯体通过凹槽之间存有间隙并形成导流通道,凹槽中的吸水性材料膨胀后会挤压导流通道,此时导流通道能够为吸水性材料提供膨胀空间,吸水性材料膨胀后不会完全堵塞通道,使得液体能够顺利下渗,实现快速瞬吸功能。

15、2.本发明的吸收芯体由于在横向上存有间隙,由于没有填充吸水性材料,保留了纱线的柔软性,使得吸收制品在横向上具有超柔特性和手感,提升穿着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织物和吸水性材料,所述三维织物由上至下包括第一面层、间隔纱层和第二面层,所述间隔纱层包含多条纱线,所述三维织物设有多个凹槽,至少一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存有间隙并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吸水性材料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与所述第一面层的夹角为a,所述夹角a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多条所述纱线之间平行或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大小为0.1-20cm,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1-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二面层,并呈阵列分布在所述间隔纱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横向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存有间隙并形成导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织物的厚度为1-10cm,所述三维织物的克重为10-1000g/m2,所述三维织物的弹性回复率在1%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材料包括高分子吸水树脂,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的添加量为10-500g/m2。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吸收芯体在制备吸收制品中的应用。

9.一种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制品由上至下包括亲肤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吸收芯体和防水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制品为卫生巾或纸尿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吸收制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吸收、柔软的吸收芯体及其应用。本发明吸收芯体包括三维织物和吸水性材料,三维织物由上至下包括第一面层、间隔纱层和第二面层,间隔纱层包含多条纱线,三维织物设有多个凹槽,至少一个相邻的凹槽之间存有间隙并形成导流通道,吸水性材料设置在凹槽中。凹槽中的吸水性材料膨胀后会挤压导流通道,此时导流通道能够为吸水性材料提供膨胀空间,吸水性材料膨胀后不会完全堵塞通道,使得液体能够顺利下渗,实现快速瞬吸功能;同时由于在横向上存有间隙,保留了纱线的柔软性,使得吸收制品在横向上具有超柔特性和手感,提升穿着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锐懿,谭炎才,甘以明,陈富章,王成,梁彩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