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导管及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9532发布日期:2024-03-12 21:1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医疗导管及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导管及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1、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据统计,每年有超过900万人死于高血压并发症,如心肌梗死、中风和肾功能衰竭等;全世界目前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至15亿,其中10%-15%为顽固性高血压。虽然现有多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但是对于顽固性高血压,降压药难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是近十年来新起的一项新型介入治疗技术,该手术通过阻断肾动脉交感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在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实验中,rdn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3、理想的去肾神经导管系统在保证高安全性的基础上,既能通过提供电流来刺激肾神经以标测肾神经分布,又能够传导能量对异常肾神经位点进行去肾神经手术。现有的去肾神经导管系统在采用双极消融导管进行刺激以寻找靶点,以及对靶点进行消融时,两个电极之间存在脱落或断开及绝缘不良的风险。当然,在其他医疗领域,例如应用于心脏消融术的心脏消融导管,也有可能出现上述问题。对于介入手术来说,保证进入人体的医疗器械不发生脱落或者断开对手术安全性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双极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导管及医疗系统,以解决现有双极消融导管的两个电极之间存在脱落或断开的风险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导管,包括:导管本体、第一电极构件、第二电极构件及连接组件;

3、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近端,且所述第二电极构件及所述第一电极构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4、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周向突出件,所述周向突出件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的内表面具有凹陷结构,所述周向突出件的至少一部分嵌接于所述凹陷结构内,以保持所述第二电极构件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

5、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绝缘垫层;

6、所述第一电极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电极头和第一芯杆;所述第一芯杆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近端段、中间段和远端段,所述远端段的远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头连接,所述绝缘垫层沿周向覆盖所述远端段,所述周向突出件设于所述近端段;

7、所述第二电极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电极头和第二芯杆,所述第二电极头套设于所述中间段,所述第二芯杆部分套设于所述近端段,所述凹陷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芯杆的内表面。

8、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第二电极头具有第二灌注孔,所述中间段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灌注孔,所述第二灌注孔通过所述第三灌注孔与所述第一芯杆的内腔连通。

9、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中间段及所述近端段的外径均小于所述远端段的外径,所述绝缘垫层的长度大于所述远端段的长度。

10、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第一电极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皆为金属件,所述周向突出件为绝缘件,用于使得所述第一电极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相绝缘。

11、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第一电极头和所述第二电极头皆为金属件,所述第一芯杆的所述远端段为金属件,所述第一芯杆的所述中间段和所述近端段为高分子件,且所述周向突出件与所述第一芯杆的所述近端段一体成型。

12、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轴向依次排布的至少两组所述周向突出件,且每组所述周向突出件的多个所述周向突出件沿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周向分布。

13、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相邻两组所述周向突出件之间首尾邻接或部分重叠。

14、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所述周向突出件,多个所述周向突出件围绕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轴线呈螺旋式分布,或多个所述周向突出件沿着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轴线呈鱼鳞状分布。

15、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医疗导管包括控弯装置,所述控弯装置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且通过拉线与所述第二电极构件连接,所述控弯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弯形。

16、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周向突出件包括倒钩件,所述倒钩件的近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表面,且从近端至远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逐渐张开,所述凹陷结构为斜凹槽,所述倒钩件与所述斜凹槽的倾斜方向相一致;所述倒钩件随着所述拉线对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的牵拉而产生形变,以保持所述第一电极构件及所述第二电极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

17、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至少两组所述周向突出件一体成型并具有一个共用的基部,所述倒钩件与所述基部相连接,所述基部具有圆柱形内腔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外表面。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医疗系统,包括:

19、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导管;

20、血压监测设备,所述血压监测设备用于实时接收来自所述医疗导管的血压监测信号,并比较所述医疗导管向感测点施加刺激能量前后的血压监测信号的变化值,以用于判断所述感测点是否存在交感神经分布;

21、射频设备,所述射频设备用于向所述医疗导管发送刺激能量以施加至感测点,以及当所述感测点被认为存在交感神经分布时,向所述医疗导管传递消融能量。

22、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医疗导管及医疗系统,包括:导管本体、第一电极构件、第二电极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近端,且所述第二电极构件及所述第一电极构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周向突出件,所述周向突出件突出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的内表面具有凹陷结构,所述周向突出件嵌接于所述凹陷结构内,以保持所述第一电极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医疗导管,可保证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性能,所述周向突出件阻碍两个电极之间的相对运动,解决了两个电极之间易被拉脱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第一电极构件、第二电极构件及连接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绝缘垫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头具有第二灌注孔,所述中间段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灌注孔,所述第二灌注孔通过所述第三灌注孔与所述第一芯杆的内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及所述近端段的外径均小于所述远端段的外径,所述绝缘垫层的长度大于所述远端段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皆为金属件,所述周向突出件为绝缘件,用于使得所述第一电极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相绝缘。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头和所述第二电极头皆为金属件,所述第一芯杆的所述远端段为金属件,所述第一芯杆的所述中间段和所述近端段为高分子件,且所述周向突出件与所述第一芯杆的所述近端段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轴向依次排布的至少两组所述周向突出件,且每组所述周向突出件的多个所述周向突出件沿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周向分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周向突出件之间首尾邻接或部分重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所述周向突出件,多个所述周向突出件围绕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轴线呈螺旋式分布,或多个所述周向突出件沿着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轴线呈鱼鳞状分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导管包括控弯装置,所述控弯装置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且通过拉线与所述第二电极构件连接,所述控弯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弯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突出件包括倒钩件,所述倒钩件的近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表面,且从近端至远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逐渐张开,所述凹陷结构为斜凹槽,所述倒钩件与所述斜凹槽的倾斜方向相一致;所述倒钩件随着所述拉线对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的牵拉而产生形变,以保持所述第一电极构件及所述第二电极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组所述周向突出件一体成型并具有一个共用的基部,所述倒钩件与所述基部相连接,所述基部具有圆柱形内腔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外表面。

13.一种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导管及医疗系统,包括:导管本体、第一电极构件、第二电极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近端,且所述第二电极构件及所述第一电极构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周向突出件,所述周向突出件突出于所述第一电极构件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电极构件的内表面具有凹陷结构,所述周向突出件的至少一部分嵌接于所述凹陷结构内,以保持所述第一电极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医疗导管,所述周向突出件阻碍两个电极之间的相对运动,解决了两个电极之间易被拉脱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于琼,董超,高宾,蔡燕丽,刘浩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鸿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