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1661发布日期:2023-04-06 04:0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外敷,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


背景技术:

1、中医内科在治疗时,采用中药外敷法辅助患者患处进行治疗,而中药外敷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将新鲜的中草药切碎、捣烂,或者将中药末加赋形剂调匀成糊状,并将中药放置于外敷器的内部,进行外敷,部分中药在外敷时需要进行加热辅助挥发药效;

2、对于药物外敷器的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

3、1.中药在外敷时需要渗透外敷,因此药物外敷器的内部通常设有孔洞辅助外敷,由于药物外敷器内部不方便拆卸,导致药物外敷器在使用后,内部孔洞不方便清洗;

4、2.药物外敷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使用温水对中药进行加热,辅助中药材药性挥发,而药物外敷器在使用时为人工手持,并且药物外敷器的顶部需要贯穿孔洞挥发热气,避免药物外敷器的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因此温水易在药物外敷器倾斜使用时溢出;

5、目前,现有技术中的201310178571.x 一种治疗膀胱炎的中药外敷组合物及其外敷装置,公开了外敷装置,该发明三角状的后兜裆布和前兜裆布,其中,后兜裆布和前兜裆布的顶点连接处进一步设置有会阴部中药袋,后兜裆布上设置有背部绑带,背部绑带的两侧设置有肾部中药袋,会阴部中药袋、肾部中药袋内盛放有中药组合物,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直接给药病变部位,且内置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药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能够祛湿热,通淋利尿,滋阴补肾,活血化瘀,消毒止痛,治疗尿路感染,尤其是下尿路感染效果显著;

6、本发明主要能够解决药物外敷器不方便清洗,温水易溢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描述问题。

2、本发明一种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包括底座,该底座的上端环绕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的上端螺旋连接有药筒,所述药筒的顶部活动嵌套连接有顶盖,所述药筒的内部滑动有滑动盘。

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远离螺纹环的一端呈吸盘状设置,底座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底座的内部放置中药,底座通过螺纹环和药筒螺旋对接。

4、进一步的,所述药筒靠近螺纹环的一端环绕有凹槽,凹槽与螺纹环螺旋对接,药筒靠近滑动盘的两侧开设有轨道,轨道呈竖向排布,药筒的内部填充温水。

5、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内部贯穿有孔洞,顶盖靠近药筒的一端设有防溢出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盘靠近药筒内部轨道的两侧设有凸块,滑动盘厚度为0.2-0.4cm,滑动盘呈圆盘状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防溢出组件包括悬挂绳、浮盘和延伸盘,悬挂绳悬挂于顶盖的下端,浮盘悬挂于悬挂绳的下端,延伸盘滑动嵌套于浮盘的两侧。

8、进一步的,所述浮盘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浮盘通过悬挂绳处于滑动盘的上端,浮盘和延伸盘均与浮标材质相同。

9、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盘侧面呈横向“t”状设置,延伸盘呈半圆盘状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盘的外侧环绕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内壁镶嵌有衬板,所述衬板的上端滑动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滑动嵌套连接有滑轨。

11、进一步的,所述卡环侧视呈凹状设置,衬板、滑杆和滑轨均设于卡环的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衬板呈倾斜25-45°设置,衬板的一侧与药筒的内壁滑动贴合,衬板环绕于卡环的内部,衬板为可变形材质制成,如橡胶材质。

13、进一步的,所述滑杆和滑轨均呈半圆弧状设置,半圆弧角度为90°,滑轨处于卡环内壁的上端,滑杆处于滑轨的下端,滑杆靠近滑轨的一端呈三角状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内壁滑动嵌套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内部贯穿有贯穿杆,所述固定盘的中部转动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环绕有凸条,所述贯穿杆的内部滑动贯穿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靠近凸条的一侧设有斜块。

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环绕于底座的内部,中药放置于固定盘的上端,底座的内壁设有凹槽,该凹槽与卡接杆的一侧呈水平滑动嵌套,固定盘于贯穿杆组合呈圆盘,贯穿杆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

16、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延伸至固定盘的上端,凸条数量与卡接杆配套设置,凸条的远离把手的一端处于斜块的侧面。

17、进一步的,所述斜块呈等腰梯形设置,斜块的两侧倾斜面均为磨砂面,卡接杆与斜块配套设置,卡接杆设有8-10个,卡接杆于贯穿杆的内部呈水平滑动。

18、有益效果:

19、1.温水填充至滑动盘的上端后,由于温水的重量滑动盘于药筒的内部向下滑动,此时滑动盘对底座内部中药形成挤压,而浮盘通过悬挂绳悬浮于温水的上端,当药筒整体向下倾斜时,药筒内部温水同步倾斜,而浮盘整体呈向下倾斜,浮盘侧面的延伸盘滑动延伸至浮盘的外侧,此时利用延伸盘能够防止温水向上溢出,进而能够防止在药筒倾斜是,温水通过顶盖内部孔洞溢出的情况;

20、2.滑动盘于药筒的内部呈垂直滑动时,衬板与药筒的内壁同步滑动贴合,利用卡环环绕于滑动盘的内部,同步衬板环绕于卡环的内部,当滑动盘滑动过程中小部分温水泄露时,温水掉落至衬板的上端,能够防止在滑动盘滑动过程中,小部分温水通过滑动盘外侧壁与药筒之间缝隙泄露的情况;

21、3.当衬板因药筒内壁挤压变形时,衬板向上弯曲变形,而衬板上端滑杆于滑轨的内部向上滑动,由于滑轨呈半圆弧状设置,因此滑杆在短暂向上滑动后,滑杆利用自身重力于滑轨的内部向下回位滑动,而滑杆下端的衬板同步向下回位,从而能够利用滑杆和滑轨的形状设置,避免衬板在滑动过程中因药筒内壁摩擦向上弯曲变形的情况;

22、4.手动将把手呈逆时针转动,凸条同步转动,此时凸条的一侧挤压至斜块的一侧,斜块于固定盘的内部滑动,而斜块带动卡接杆向固定盘的外侧滑动,卡接杆滑动嵌入于底座内壁的凹槽内部,此时固定盘通过卡接杆快速安装于底座的内部,方便通过固定盘和贯穿杆对中药进行放置;

23、5.外敷器使用完毕后,手动将把手呈顺时针转动,凸条同步转动,此时凸条的一端与另一个斜块的侧面滑动摩擦,利用斜块的两侧倾斜面均为磨砂面,同时斜块呈等腰梯形设置,此时凸条对斜块的一侧形成摩擦挤压,凸条能够进而能够利用摩擦力方便凸条带动斜块向固定盘的内部回位,斜块回位后,卡接杆同步回位,此时卡接杆滑动至底座的凹槽外侧,方便将固定盘于底座的内部取出,从而能够方便对固定盘整体进行清洗,避免因固定盘内部贯穿杆设有多根,不方便对贯穿杆两侧清洗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该底座(1)的上端环绕有螺纹环(101),所述螺纹环(101)的上端螺旋连接有药筒(102),所述药筒(102)的顶部活动嵌套连接有顶盖(103),所述药筒(102)的内部滑动有滑动盘(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远离螺纹环(101)的一端呈吸盘状设置,底座(1)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底座(1)的内部放置中药,底座(1)通过螺纹环(101)和药筒(102)螺旋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出组件包括悬挂绳(2)、浮盘(201)和延伸盘(202),悬挂绳(2)悬挂于顶盖(103)的下端,浮盘(201)悬挂于悬挂绳(2)的下端,延伸盘(202)滑动嵌套于浮盘(20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盘(201)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浮盘(201)通过悬挂绳(2)处于滑动盘(104)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盘(104)的外侧环绕有卡环(3),所述卡环(3)的内壁镶嵌有衬板(301),所述衬板(301)的上端滑动有滑杆(302),所述滑杆(302)的上端滑动嵌套连接有滑轨(3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3)侧视呈凹状设置,衬板(301)、滑杆(302)和滑轨(303)均设于卡环(3)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02)和滑轨(303)均呈半圆弧状设置,半圆弧角度为90°,滑轨(303)处于卡环(3)内壁的上端,滑杆(302)处于滑轨(303)的下端,滑杆(302)靠近滑轨(303)的一端呈三角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滑动嵌套连接有固定盘(4),所述固定盘(4)的内部贯穿有贯穿杆(403),所述固定盘(4)的中部转动有把手(401),所述把手(401)的外侧环绕有凸条(402),所述贯穿杆(403)的内部滑动贯穿有卡接杆(501),所述卡接杆(501)靠近凸条(402)的一侧设有斜块(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4)环绕于底座(1)的内部,中药放置于固定盘(4)的上端,底座(1)的内壁设有凹槽,该凹槽与卡接杆(501)的一侧呈水平滑动嵌套,固定盘(4)于贯穿杆(403)组合呈圆盘,贯穿杆(403)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块(5)呈等腰梯形设置,斜块(5)的两侧倾斜面均为磨砂面,卡接杆(501)与斜块(5)配套设置,卡接杆(501)设有8-10个,卡接杆(501)于贯穿杆(403)的内部呈水平滑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药物外敷器,固定盘环绕于底座的内部,中药放置于固定盘的上端,底座的内壁设有凹槽,该凹槽与卡接杆的一侧呈水平滑动嵌套,固定盘于贯穿杆组合呈圆盘,贯穿杆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把手延伸至固定盘的上端,凸条数量与卡接杆配套设置,凸条的远离把手的一端处于斜块的侧面,利用斜块的两侧倾斜面均为磨砂面,同时斜块呈等腰梯形设置,此时凸条对斜块的一侧形成摩擦挤压,凸条能够进而能够利用摩擦力方便凸条带动斜块向固定盘的内部回位,斜块回位后,卡接杆同步回位,此时卡接杆滑动至底座的凹槽外侧,方便将固定盘于底座的内部取出,从而能够方便对固定盘整体进行清洗。

技术研发人员:姜春雪,宋雅南,张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