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4543646发布日期:2023-06-27 19:0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疫苗,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鱼类集约化养殖中病毒性传染疾病给鱼类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虹彩病毒是海淡水养殖鱼类中流行最广、致病力最强的病毒性病原之一,尤其是肿大细胞病毒属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能感染50余种海淡水鱼类,给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为了预防鱼类病毒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有效手段,同时其也有助于全球水产养殖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疫苗的种类众多,浸泡疫苗凭借其对鱼体伤害小、节省劳动力、效率高等优势,成为了鱼类病毒疫苗开发的研究热点。

2、相关技术中,基因缺失减毒疫苗由于保留了病毒活性,更具通过浸泡途径免疫的潜力。前期研究表明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isknv 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株(δorf074r),并将其作为isknv候选疫苗株,以物理滴度为9.0e3/ml的δorf074r浸泡免疫175g±30g的鳜鱼(siniperca chuatsi)3h后换水,观察20天内鳜鱼的死亡情况。结果显示,浸泡δorf074r实验组在养殖20天后的存活率为44.19%,对照组(浸泡感染8.0e5/ml的野生型isknv病毒)鳜鱼在11天内全部死亡,表明δorf074r相比野生型病毒毒力降低了40%。进一步将实验组存活的鳜鱼再以8.0e6/ml的野生型毒株进行攻毒实验,并设置20尾的对照组,养殖20天,每天统计保护率。结果显示,δorf074r实验组保护率为44.44%,而对照组20尾鳜鱼未经减毒疫苗免疫,在野生型毒株攻毒后的12天内全部死亡,表明采用δorf074r对鳜鱼进行浸泡免疫能取得一定的免疫预防效果。然而,采用δorf074r对鳜鱼进行浸泡免疫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其在接种后20天的保护率仅能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为此,需寻求一种提高浸泡疫苗保护率的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其能够有效降低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疫苗的死亡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其用于提高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浸泡疫苗的保护率,具有对鱼体伤害小,且效率高等优点。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在提高水产品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免疫力中的应用。

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在降低水产品致死率中的应用。

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5、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所述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设置有第一阶段水温和第二阶段水温;

6、所述第一阶段水温为22℃±1℃;

7、所述第二阶段水温为28℃±1℃;

8、所述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用于提高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浸泡疫苗的保护率。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用于提高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浸泡疫苗保护率,能够显著降低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的毒力,提高对水产品的保护率。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为一种用于提高免疫保护率的程序性控温浸泡装置。

11、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在提高水产品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免疫力中的应用。

12、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在降低水产品致死率中的应用。

13、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s1、在所述第一阶段水温条件下,将鱼投放于含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的浸泡疫苗中免疫处理,获得免疫后的鱼;

16、步骤s2、将所述浸泡疫苗更换为养殖水体,并在所述第一阶段水温条件下养殖28~32天,然后将水温调整至所述第二阶段水温继续养殖。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鱼为未携带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鱼。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鉴定所述鱼是否携带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引物组包括isknv mcp(主衣壳蛋白基因)引物组和mrv(mandarin fish ranavirus,mrv)mcp引物组中的至少一组;

19、优选地,所述isknv mcp引物组中的isknv-mcp-f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0、所述isknv mcp引物组中的isknv-mcp-r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1、更优选地,所述mrv mcp引物组中的mrv-mcp-f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22、所述mrv mcp引物组中的mrv-mcp-r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鱼选自鳜鱼、鲈鱼、大黄鱼、牙鲆中的至少一种。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浸泡疫苗中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的浓度为1×105copies/ml~1×106copies/ml。

25、优选地,所述浸泡疫苗中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的浓度为4×105copies/ml~6×105copies/ml;

26、更优选地,所述浸泡疫苗中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的浓度为5×105copies/ml。

27、由于δorf074r对鳜鱼仍有一定的致病性,因此病毒浓度过高可能会造成鳜鱼在浸泡免疫后死亡;实验结果表明5×103copies/ml的δorf074r对鳜鱼的免疫保护效果为0,因此浓度过低可能导致保护效果较差;而高于1×107copies/ml则免疫阶段致死率高于60%。

2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免疫处理的时间为3h~5h。

2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继续养殖的时间为5~15天。

3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继续养殖的时间为8~12天。

3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设置有第一阶段水温和第二阶段水温;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在提高水产品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免疫力中的应用。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在降低水产品致死率中的应用。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鱼为未携带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鉴定所述鱼是否携带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引物组包括isknv mcp引物组和mrv mcp引物组中的至少一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疫苗中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的浓度为1×105copies/ml~1×106copies/ml。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处理的时间为3h~5h。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续养殖的时间为5天~15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设置有第一阶段水温和第二阶段水温;所述第一阶段水温为22℃±1℃;所述第二阶段水温为28℃±1℃;所述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用于提高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浸泡疫苗的保护率。采用本发明的水温优化浸泡免疫系统进行处理能够显著降低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74r基因缺失病毒的毒力,提高对水产品的保护率,对有效控制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的暴发流行、降低水产养殖的疾病风险和病害防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军,曾若云,符家杰,翁少萍,何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