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42551发布日期:2023-04-06 10:2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液体血浆基质是通过离心自血液吸取上清得到的,通常利用采血管得到。传统采血管可能存在细胞,蛋白黏附等现象,降低固体血浆基质的质量。而防止表面的分子、细胞和有机污染对于医疗或生化设备的影响至关重要。

2、另外钛离心管中的血小板聚集类似于玻璃管,在临床上钛管产生的血栓与玻璃管产生的血凝块相同。采用更具生物相容性的材料钛,可以消除关于玻璃或玻璃镀膜塑料管中二氧化硅潜在负面影响。并且在文献中显示出能够制得性能相仿的血浆基质膜。已经合成了多种聚合物,以减少蛋白质,细胞和细菌在与生物组织界面处的吸附。综合来看对采血管进行改性是可行的方式。而现今没有一种适用范围广、性能佳的改性采血管。

3、从而需要探索出一种应用新材料的新改性方法来制备改性采血管克服蛋白、细胞粘附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光反应性聚乙二醇去改性采血管,思路新颖,成本低廉可控,操作简单,获得的改性采血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易粘附蛋白和细胞。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3、s1、制备光反应性聚乙二醇;

4、s2、将光反应性聚乙二醇涂覆到采血管内表面,使采血管内表面的聚乙二醇聚合;

5、s3、对采血管内涂覆光反应性聚乙二醇的内表面进行紫外线照射。

6、优选地,所述采血管的材质为钛或塑料或玻璃,所述采血管为螺口采血管。

7、优选地,所述光反应性聚乙二醇的合成方法为:将聚甲基丙烯基-peg、丙烯酰基-4-偶氮苯、偶氮二异丁腈按95:4:1的比例在乙醇中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用氮气鼓泡20分钟,然后在60℃下静置18小时,静置后除去乙醇,用水透析并冷冻干燥得到光反应性聚乙二醇。

8、优选地,s2中通过涂布、喷涂或等离子溅射的方式将光反应性聚乙二醇涂覆到采血管内表面。

9、优选地,s3中进行紫外线照射时的紫外线波长为200-400nm。

10、优选地,在采血管制备完成后使采血管内形成负压并封装。

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1、本发明使用光反应性聚乙二醇去改性采血管,思路新颖,成本低廉可控,操作简单,获得的改性采血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易粘附蛋白和细胞。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的材质为钛或塑料或玻璃,所述采血管为螺口采血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应性聚乙二醇的合成方法为:将聚甲基丙烯基-peg、丙烯酰基-4-偶氮苯、偶氮二异丁腈在乙醇中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用氮气鼓泡20分钟,然后在60℃下静置18小时,静置后除去乙醇,用水透析并冷冻干燥得到光反应性聚乙二醇;在聚甲基丙烯基-peg、丙烯酰基-4-偶氮苯和偶氮二异丁腈混合时,聚甲基丙烯基-peg占三种物质总量的摩尔分数为94%~95%,丙烯酰基-4-偶氮苯占三种物质总量的摩尔分数为4%~5%,偶氮二异丁腈占三种物质总量的摩尔分数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通过涂布、喷涂或等离子溅射的方式将光反应性聚乙二醇涂覆到采血管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进行紫外线照射时的紫外线波长为200-4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血管制备完成后使采血管内形成负压并封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二醇改性的血浆基质采血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光反应性聚乙二醇涂覆到采血管内表面;S2、对涂覆的表面进行紫外线照射。采血管为钛或玻璃或塑料制成。本发明设计将聚乙二醇涂覆在采血管内壁上使采血管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研发人员:童建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维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