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1682发布日期:2023-12-02 04:1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生儿治疗用导管类医疗器械的,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


背景技术:

1、新生儿由于刚刚出生,其身体条件比较弱,血管的发育没有成人的血管完善。在新生儿产生疾病需要通过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药物供应或者营养物质供应,置管的前提条件是在新生儿血管制作体外的通道,通过套针外周导管在血管上开口,从而把picc插入到血管的开口上建立通道。

2、特别是一些早产儿,由于血管发育不完善,血管细、管内血流量不大、血压也低,现有新生儿所用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尺寸较细,管内径0.4mm左右,液体在内部流动时的阻力比较大,流动速度慢,其配套的套针外周导管也是内径较小,穿刺后回血的流动速度慢,按照原有的回血到该套针外周导管后端部位来观察、来判断穿刺是否到位,需要的时间较长,造成整个操作时间过长的问题;有时候出现等待时间过长,把已经穿入血管的针头拔出来再穿的误判问题;另外新生儿血管比较敏感,若穿刺针首次没有穿好,当进行第二次以上穿刺的时候,新生儿会产生血管的痉挛,偏移等问题。由于管径细造成的穿刺操作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让新生儿产生条件反射,穿刺难度越大,所以有必要实现快速判断回血,然后快速的完成穿刺,避免反复操作使其血管产生条件反射,进一步增大穿刺难度的问题发生。

3、回血判断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上述问题越不容易发生,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进行改进和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包括内部的穿刺针和套装在穿刺针外部的鞘管,穿刺针为空心针,穿刺针的针体后部设有针柄,所述的穿刺针靠近针尖并位于鞘管内的侧面设有回血口,所述的鞘管为透明鞘管,当针尖进入到血管后,血液自针尖流到回血口的距离段,所需时间很短,能够实现快速判断前部针尖是否进入血管。

3、优选的,所述的鞘管为可撕裂鞘管,鞘管的尾部连接有对称布置的撕裂柄,撕裂柄包括与鞘管侧面贴合的瓦状体和瓦状体上端横向向外延伸的柄体,鞘管侧面位于两个瓦状体之间的部分设有沿鞘管母线方向的预置撕裂槽,瓦状体与鞘管侧面连接成一体,当两侧的瓦状体向外侧撕裂时,带动里面的鞘管沿着预置撕裂槽裂开,这是用于穿刺后的鞘管去除的动作。

4、优选的,所述鞘管的前端设有锥形段,该锥形段包裹在针体接近针尖的区域,利于鞘管随针尖开口后鞘管的跟进。

5、优选的,所述的回血口距离针尖尺寸为l,1cm≤l≤2cm。

6、优选的,所述的针柄与针体连接部位为向后凹陷的锥形凹陷部甲,锥形凹陷部甲内灌注连接胶,将针体与针柄固结;在两个撕裂柄中部的对应区域设有匹配的锥形杯体,该锥形杯体的底部与鞘管尾部连通,锥形杯体上也设有预置撕裂槽,用于鞘的撕裂。

7、优选的,针柄设有盘形的前端板,前端板的侧边沿设有沿针体轴向向前延伸的侧部定位块,定位块的下部内侧设有限位凸条;该侧部定位块长度与撕裂柄柄体的厚度相匹配,针体插入鞘管后,该定位块贴合在撕裂柄柄体的侧面,限位凸条的两端扣在柄体的下表面,给针柄和撕裂柄之间提供临时固定,便于穿刺操作是的握持。

8、优选的,所述针柄外侧面设有沿母线方向布置的若干个肋条,肋条前端延伸并连接至前端板上,肋条提升针柄的强度的作用。

9、优选的,所述的瓦状体前端外侧面设有环形凸起,作为瓦状体的横向加强筋使用,并为后续包装护套的安装提供支撑。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一种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其穿刺针靠近针尖并位于鞘管内的侧面设有回血口,鞘管为透明鞘管;由于回血口距离针尖距离更近,在进行新生儿血管的穿刺操作时,一旦针尖找准位置进入到血管内部,血管里面血液经过针尖快速来到回血口,通过透明的鞘管就能及时观察到,起到快速穿刺和判断的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用时更短,单次穿刺判断时间的缩短,能够避免穿刺操作时间过长给新生儿的血管建立条件反射,造成后续的痉挛和偏移的问题;本专利能够大幅的缩减新生儿置管时穿刺的操作时间,并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包括内部的穿刺针和套装在穿刺针外部的鞘管,穿刺针的针体后部设有针柄,穿刺针为空心针,其特征是:所述的穿刺针靠近针尖并位于鞘管内的侧面设有回血口,所述的鞘管为透明鞘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鞘管为可撕裂鞘管,鞘管的尾部连接有对称布置的撕裂柄,撕裂柄包括与鞘管侧面贴合的瓦状体和瓦状体上端横向向外延伸的柄体,鞘管侧面位于两个瓦状体之间的部分设有沿鞘管母线方向的预置撕裂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的前端设有锥形段,该锥形段包裹在针体接近针尖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血口距离针尖尺寸为l,1cm≤l≤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柄与针体连接部位为向后凹陷的锥形凹陷部甲,锥形凹陷部甲内灌注连接胶,在两个撕裂柄中部的对应区域设有匹配的锥形杯体,该锥形杯体的底部与鞘管尾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其特征在于:针柄设有盘形的前端板,前端板的侧边沿设有沿针体轴向向前延伸的侧部定位块,定位块的下部内侧设有限位凸条;该侧部定位块长度与撕裂柄柄体的厚度相匹配,针体插入鞘管后,该定位块贴合在撕裂柄柄体的侧面,限位凸条的两端扣在柄体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外侧面设有沿母线方向布置的若干个肋条,肋条前端延伸并连接至前端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瓦状体前端外侧面设有环形凸起。


技术总结
一种能快速判断穿刺针进入血管的新生儿套针外周导管,其穿刺针靠近针尖并位于鞘管内的侧面设有回血口,鞘管为透明鞘管;由于回血口距离针尖距离更近,在进行新生儿血管的穿刺操作时,一旦针尖找准位置进入到血管内部,血管里面血液经过针尖快速来到回血口,通过透明的鞘管能及时观察到,起到快速穿刺和判断的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回血用时更短,单次穿刺判断时间的缩短,能够避免穿刺操作时间过长给新生儿的血管建立条件反射,造成后续的痉挛和偏移的问题;本专利能够大幅的缩减新生儿置管时穿刺的操作时间和减少误判,并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荆文普,邢正伟,梁承君,王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迪奥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