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弯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61867发布日期:2023-06-04 17:3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可调弯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介入型诊疗导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远端可调弯的导管。


背景技术:

1、介入诊疗是近几十年迅速推广的现代化医学技术,通常需要借助各种不同结构、形状、尺寸的导管装置,在患者体内病变部位与外界操作端之间建立通道,以引导各种各样的诊疗器械、药物、植入器械至病患的病变部位。在医学领域,已有很多种介入型导管装置,如:导引导管、输送鞘管、引流导管等。

2、中国专利cn106730247a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导管,包括导管体和导管柄,所述导管体的一端与导管柄可拆卸式连接,另一端内壁嵌入有不锈钢丝,所述导管柄上还设有辅助导管柄,且辅助导管柄上设有与导管柄连通的管腔。将导管体穿入血管内,在患者体内病变部位与外界操作端之间建立通道,进行检查和治疗工作;但是上述导管体的远端是特定的弯曲形状,难以适应人体管腔解剖结构的差异及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同时该导管体的支撑力较弱,当需要导管头端弯曲成角度以输送支架至靶血管时(如经左/右股动脉-主动脉途径输送支架至左/右肾动脉时),无法保持导管头端弯曲的角度,容易导致导管头端从靶血管滑脱,进而影响手术效果。

3、因此,设计一款可调弯导管,可调整弯曲形状,同时由于控弯丝的牵拉,可具备强支撑力,能保持导管头端弯曲的角度,适应不同解剖的血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弯导管,可调整弯曲形状并给予强支撑力,能保持导管头端弯曲的角度,适应不同解剖的血管。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可调弯导管,包括管体、管座和导丝,管体一端与管座连接,导丝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管座上,导丝另一端穿过管体另一端;管体远离管座的一端为远端,管体侧壁上沿管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控弯丝,且控弯丝一端与远端连接,管座设有贯穿的穿线孔,控弯丝另一端可滑动的穿过穿线孔且设有把手。

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于内管上,内管一端和外管一端均与管座连接,内管另一端凸出于外管另一端;导丝穿过内管,远端为内管远离管座的一端。

5、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穿线孔连通,控弯丝同时穿过第一环形槽与穿线孔。所述外管内含有金属网,内管为弹性软管。

6、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第一环形槽开口的端盖,端盖设有通孔,控弯丝端头由通孔伸出外管外且与内管连接。

7、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弯丝设有安装环,内管管身设有第二环形槽,安装环套设于内管上且卡入第二环形槽内。

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9、1.当管体需要弯曲时,拉动控弯丝的另一端,使得控弯丝的另一端运动并带动管体远端的侧壁运动,从而使得管体的远端弯曲。

10、2.控弯丝拉动的长度可控,当拉动的长度较小时,远端的弯曲角度较小,拉动的长度较大时,远端的弯曲角度较大,从而实现管体弯曲角度可调,利于介入诊疗;同时由于控弯丝的牵拉,能保持导管头端弯曲的角度,适应不同解剖的血管。



技术特征:

1.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管座(2)和导丝(3),管体(1)一端与管座(2)连接,导丝(3)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管座(2)上,导丝(3)另一端穿过管体(1)另一端;管体(1)远离管座(2)的一端为远端,管体(1)侧壁上沿管体(1)的延伸方向设置有控弯丝(4),且控弯丝(4)一端与远端连接,管座(2)设有贯穿的穿线孔(21),控弯丝(4)另一端可滑动的穿过穿线孔(21)且设有把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内管(11)和外管(12),外管(12)套设于内管(11)上,内管(11)一端和外管(12)一端均与管座(2)连接,内管(11)另一端凸出于外管(12)另一端;导丝(3)穿过内管(11),远端为内管(11)远离管座(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槽(13),第一环形槽(13)与穿线孔(21)连通,控弯丝(4)同时穿过第一环形槽(13)与穿线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2)内含有金属网,内管(11)为弹性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第一环形槽(13)开口的端盖(14),端盖(14)设有通孔(15),控弯丝(4)端头由通孔(15)伸出外管(12)外且与内管(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弯丝(4)设有安装环(41),内管(11)管身设有第二环形槽(16),安装环(41)套设于内管(11)上且卡入第二环形槽(16)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2)设有绕线盘(22),绕线盘(22)包括壳体(23)和绕线轮(24),绕线轮(24)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23)内,壳体(23)设有收放口(25),控弯丝(4)卷绕在绕线轮(24)上,控弯丝(4)一端与绕线轮(24)固定连接,另一端由收放口(25)探出壳体(23)外;把手(5)一端与绕线轮(24)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23)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口(25)位于穿线孔(21)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滚轮(6),两个滚轮(6)均可转动的安装在绕线盘(22)上;两个滚轮(6)分别位于收放口(25)上下两内侧壁,控弯丝(4)位于两个滚轮(6)之间。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调弯导管,包括管体、管座和导丝,管体一端与管座连接,导丝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管座上,导丝另一端穿过管体另一端;管体远离管座的一端为远端,管体侧壁上沿管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控弯丝,且控弯丝一端与远端连接,管座设有贯穿的穿线孔,控弯丝另一端可滑动的穿过穿线孔且设有把手。当管体需要弯曲时,拉动控弯丝的另一端,使得控弯丝的另一端运动并带动管体远端的侧壁运动,从而使得管体的远端弯曲。控弯丝拉动的长度可控,当拉动的长度较小时,远端的弯曲角度较小,拉动的长度较大时,远端的弯曲角度较大,从而实现管体弯曲角度可调,利于介入诊疗;同时由于控弯丝的牵拉,能保持导管头端弯曲的角度,适应不同解剖的血管。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华,黄群,陈晓媚,王瑞中,胡红,蒲蕻吉,杜国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瑞华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