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96864发布日期:2022-07-19 20:2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术中血液倒流技术领域,具体是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2.颈动脉内膜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好发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交叉处,目前认为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可能为:斑块增大致颈动脉管径狭窄引起颅内低灌注及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导致颅内动脉栓塞。临床上,通过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形态学测定,来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评价,判断其危害性。医生会根据颈动脉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的程度、斑块的稳定性,结合患者的症状、基本情况决定手术。
3.手术剥离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及硬化斑块称为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剥脱的斑块如说明书附图图3所示。手术过程一般在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处切管,做好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处血液导流,然后进行颈动脉内膜斑块的剥脱。现有的导流管都是普通医用导流管,导流管两端插入未切口的好颈外动脉段和颈总动脉段,然后用缝线绕几圈箍紧,术后拆除。操作过程耗时,缝线箍紧力度过大易伤血管,过小易导致导流管脱落,手术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它通过环形气囊膨胀变径原理,能方便的对插入未切口颈外动脉段和颈总动脉段的导流管进行固定,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避免损伤血管。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医用三通阀和微型乳胶充气球,所述导流管的两侧末端设有环形气囊,两个所述环形气囊均连接有一个单独的充气管,所述医用三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连接其中一个充气管,所述微型乳胶充气球通过单向阀连接医用三通阀的第三端口。
7.所述导流管是两侧末端管口倒圆角。
8.所述导流管两侧外围套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两端与导流管外壁热塑封闭密封,所述导气管上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环形气囊连通,所述进气口与充气管连接。
9.所述医用三通阀上设有控制阀路接通与关闭的拨动开关。
10.所述医用三通阀与充气管、微型乳胶充气球可拆卸连接。
11.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在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处切管后,为做好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处血液导流,导流管两端插入未切口的好颈外动脉段和颈总动脉段,然后缓慢的按压微型乳胶充气球,通过充气管对血流方向前端的环形气囊进行充气,环形气囊充气变径膨胀,从而从血管内部将
血管扩撑实现导流管固定;然后通过拨动开关控制另一个充气管接通充气,对另一端环形气囊进行充气,环形气囊充气变径膨胀,从而从血管内部将血管扩撑实现导流管固定;这样一来就将导流管两端实现固定。
13.综上所述,通过环形气囊膨胀变径原理,能方便的对插入未切口颈外动脉段和颈总动脉段的导流管进行固定,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避免损伤血管。
附图说明
14.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15.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16.附图3是颈动脉内膜斑块样图图解。
17.附图中所示标号:
18.1、导流管;2、医用三通阀;3、微型乳胶充气球;4、环形气囊;5、充气管;6、第一端口;7、第二端口;8、第三端口;9、倒圆角;10、导气管;11、出气口;12、进气口;13、拨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20.本实用新型所述是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主体结构包括导流管1、医用三通阀2和微型乳胶充气球3。所述导流管1两侧外围套有导气管10,导气管10的两侧末端外设有环形气囊4,所述导气管10两端与导流管1外壁热塑封闭密封,所述导气管10上设有出气口11和进气口12,所述出气口11与环形气囊4连通,所述进气口12与充气管5连接。实现两个环形气囊4单独接有一个充气管5,所述医用三通阀2的第一端口6和第二端口7分别连接其中一个充气管5,所述微型乳胶充气球3通过单向阀连接医用三通阀2的第三端口8。所述医用三通阀2上设有控制阀路接通与关闭的拨动开关13。
21.在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处切管后,为做好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处血液导流,导流管1两端插入未切口的好颈外动脉段和颈总动脉段,然后缓慢的按压微型乳胶充气球3,通过充气管5对血流方向前端的环形气囊4进行充气,环形气囊4充气变径膨胀,从而从血管内部将血管扩撑实现导流管1固定;然后通过拨动开关13控制另一个充气管5接通充气,对另一端环形气囊4进行充气,环形气囊4充气变径膨胀,从而从血管内部将血管扩撑实现导流管1固定;这样一来就将导流管1两端实现固定。综上所述,通过环形气囊4膨胀变径原理,能方便的对插入未切口颈外动脉段和颈总动脉段的导流管1进行固定,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避免损伤血管。术后将环形气囊4放气后取出,然后缝合血管壁。
22.将导流管1插入血管时,为了避免导流管1末端划伤血管内壁,所述导流管1是两侧末端管口倒圆角9。
23.为了便于组装该装置,所述医用三通阀2与充气管5、微型乳胶充气球3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
1.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医用三通阀(2)和微型乳胶充气球(3),所述导流管(1)的两侧末端设有环形气囊(4),两个所述环形气囊(4)均连接有一个单独的充气管(5),所述医用三通阀(2)的第一端口(6)和第二端口(7)分别连接其中一个充气管(5),所述微型乳胶充气球(3)通过单向阀连接医用三通阀(2)的第三端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是两侧末端管口倒圆角(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两侧外围套有导气管(10),所述导气管(10)两端与导流管(1)外壁热塑封闭密封,所述导气管(10)上设有出气口(11)和进气口(12),所述出气口(11)与环形气囊(4)连通,所述进气口(12)与充气管(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三通阀(2)上设有控制阀路接通与关闭的拨动开关(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三通阀(2)与充气管(5)、微型乳胶充气球(3)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用血导流装置,主要涉及术中血液倒流技术领域。包括导流管、医用三通阀和微型乳胶充气球,所述导流管的两侧末端设有环形气囊,两个所述环形气囊均连接有一个单独的充气管,所述医用三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连接其中一个充气管,所述微型乳胶充气球通过单向阀连接医用三通阀的第三端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通过环形气囊膨胀变径原理,能方便的对插入未切口颈外动脉段和颈总动脉段的导流管进行固定,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避免损伤血管。伤血管。伤血管。


技术研发人员:王梅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梅花
技术研发日:2022.01.05
技术公布日:2022/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