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梅花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0949发布日期:2023-05-17 15:1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电动梅花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梅花针,属于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1、梅花针是中医针灸的重要工具,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主要用于“半刺”、“浮刺”、“浅刺”等皮肤部位穴位,治疗范围广泛

2、相关技术中,就是将5~7枚6号或7号不锈钢缝衣针,依法捆扎在一根富有弹性的弹杆一端的小孔内,露出针尖,捆成一束,多根针尖像梅花的形状。使用时,术者右手握住针柄,在人体皮肤(应刺部位)上,运用一定的手法,只叩击皮肤,不伤肌肉,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祛邪扶正、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3、然而,现有梅花针主要由医师手工操作,因治疗时间时间较长,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现有梅花针的针尖裸露长度为固定长度,满足不了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梅花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梅花针的针尖长度不可调节,手动操作梅花针而使操作人员疲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梅花针,包括壳体、摆动装置、弹性连杆以及针筒机构;

3、所述壳体内设有摆动腔,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摆动腔连通的摆动口;

4、所述摆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偏心机构以及支座;

5、所述偏心机构以及所述支座均位于所述摆动腔内;

6、所述支座的一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支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7、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摆动口并与所述弹性连杆的第一端紧固连接;

8、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摆动腔内并与所述偏心机构的驱动部传动连接;

9、所述偏心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绕其与所述支座的转动中心线作往复摆动运动;

10、所述针筒机构包括筒状结构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

11、所述弹性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壁紧固连接;

12、所述第一筒体的封闭端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梅花针的卡槽;

13、所述第二筒体的封闭端设有用于供梅花针的针尖穿过的第一通孔;

14、所述第二筒体的外筒壁攻有外螺纹,且所述第二筒体的内筒壁攻有内螺纹。

15、可选地,所述偏心机构包括转动电机以及偏心轴;

16、所述偏心轴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17、所述偏心轴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传动连接。

1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设有纵截面呈长条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所述偏心轴配合。

19、可选地,所述偏心轴包括偏心盘以及第一轴;

20、所述第一轴垂直于所述偏心盘设置并与所述偏心盘紧固连接;

21、所述偏心盘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

22、所述第一轴的末端用于嵌入所述第二通孔内。

23、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杆的横截面呈圆形。

24、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的横截面呈矩形。

25、可选地,还包括筒状结构的第三筒体;

26、所述第三筒体的封闭端开设有供所述弹性连杆穿过的第三通孔;

27、所述弹性连杆的第一端设有环形的固定环;

28、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弹性连杆的第一端插入的卡槽;

29、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三筒体内并与所述第三筒体螺纹连接;

30、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三筒体内并与所述第三筒体的封闭端内侧抵触。

31、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形为圆柱形。

32、可选地,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摆动口的一端外壁上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绕所述壳体的中心线螺旋设置。

33、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呈弧形。

34、可选地,还包括可充电电源、控制器以及控制按钮;

35、所述可充电电源和所述控制器均设置在所述摆动腔内;

36、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可充电电源、所述控制按钮以及所述偏心机构电连接;

37、所述控制按钮内嵌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9、本实用新型通过偏心机构驱动第一连杆作往复摆动运动,带动弹性连杆作摆动运动,进而固定在第一筒体上的梅花针可实现往复摆动,进而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易疲劳。第二筒体的开口端插入第一筒体内并与第一筒体螺纹连接,进而第一筒体的封闭端与第二筒体的封闭端之间的间距可变,从而裸露的梅花针的针尖长度可变,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摆动装置、弹性连杆以及针筒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机构包括转动电机以及偏心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设有纵截面呈长条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所述偏心轴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包括偏心盘以及第一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杆的横截面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横截面呈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状结构的第三筒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形为圆柱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摆动口的一端外壁上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绕所述壳体的中心线螺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呈弧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充电电源、控制器以及控制按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梅花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中,电动梅花针包括壳体11、摆动装置、弹性连杆12以及针筒机构;壳体11内设有摆动腔,且壳体11上设有与摆动腔连通的摆动口;摆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21、偏心机构以及支座22;针筒机构包括筒状结构的第一筒体31和第二筒体32;弹性连杆12的第二端与第一筒体31的外壁紧固连接;第一筒体31的封闭端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梅花针的卡槽;第二筒体32的封闭端设有用于供梅花针的针尖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筒体32的外筒壁攻有外螺纹,且第二筒体32的内筒壁攻有内螺纹。可减少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并且能够调节梅花针的针尖长度。

技术研发人员:温雅婷,陈冬梅,宁春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