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7888发布日期:2022-07-09 01:1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雾化器是将试液雾化。因此要求雾化器喷雾稳定、雾滴细小、均匀和雾化效率高,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3.而现有的呼吸道雾化装置在儿科进行使用时,由于儿童无法自己手持呼吸面罩,需要家长陪同,而儿童好动,容易造成呼吸面罩脱落,需要家长手持面罩保持在患儿的口鼻处,但治疗时间往往较长,极大的增加了陪护人的劳动负担,现有的呼吸软管外漏较长,儿童好动容易造成呼吸软管缠绕打结,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背带式,安全性高的儿科护理雾化器,以此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儿童无法自己手持呼吸面罩,需要家长陪同,而儿童好动,容易造成呼吸面罩脱落,需要家长手持面罩保持在患儿的口鼻处,但治疗时间往往较长,极大的增加了陪护人的劳动负担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背带式,安全性高的儿科护理雾化器。
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包括:药筒,药筒内中部开有内腔;背带,药筒后侧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背带;固定扣,药筒后侧下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固定扣,背带底部与固定扣卡接配合;进水管,药筒内左侧嵌入式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下端与药筒内腔连通,进水管上端贯穿药筒上部;盖子,进水管上端设置有盖子;微型水泵,药筒内上部开有安装腔体,药筒的安装腔体嵌入式安装有微型水泵;进液管,微型水泵的进水接口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下端位于药筒的内腔下部位置;出液管,微型水泵的出水接口连接有出液管;雾化芯,微型水泵上部药筒位置嵌入式雾化芯,雾化芯与出液管连接;软管,雾化芯上安装有软管;喷头,药筒内右侧开有方形腔,软管穿过方形腔和药筒右侧壁连接有喷头;挡料阀门,喷头上转动式设置有挡料阀门。
6.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环,药筒右侧壁中部设置有卡环,卡环与喷头卡接。
7.进一步地,还包括:放置框,药筒右侧壁上部开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滑动式设置放置框;防护罩,放置框内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中部开有圆孔。
8.进一步地,还包括:透明观测板,药筒前侧壁嵌入式设置有透明观测板。
9.进一步地,所述背带材质为弹性材质。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的圆孔位置设置有橡胶弹性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调节好背带与固定扣,进而完成背带长度的调节,适用于不同儿童,儿童握住喷头对着口部,然后启动微型水泵,微型水
泵将药液通过进液管泵入,然后通过出液管泵出,雾化芯将药液雾化,通过软管和喷头喷入至儿童口中,本装置方便操作,有利于儿童移动过程中能够进行吸入药液。
12.2、通过将防护罩的圆孔卡入至软管,橡胶弹性圈对软管进行固定,可将防护罩的挂耳戴在儿童耳朵上,儿童便可无需手持软管和喷头进行吸入药液。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剖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中:1、药筒,2、背带,3、固定扣,4、进水管,5、盖子,6、微型水泵,7、进液管,71、出液管,8、雾化芯,9、软管,10、喷头,11、挡料阀门,12、卡环,13、放置框,14、防护罩,15、透明观测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实施例1
21.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包括有药筒1、背带2、固定扣3、进水管4、盖子5、微型水泵6、进液管7、出液管71、雾化芯8、软管9、喷头10和挡料阀门11,药筒1内中部开有内腔,药筒1后侧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背带2,药筒1后侧下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固定扣3,背带2底部与固定扣3卡接配合,药筒1内左侧嵌入式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下端与药筒1内腔连通,进水管4上端贯穿药筒1上部,进水管4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有盖子5,药筒1内上部开有安装腔体,药筒1的安装腔体嵌入式安装有微型水泵6,微型水泵6的进水接口过盈连接有进液管7,进液管7下端位于药筒1的内腔下部位置,微型水泵6的出水接口过盈连接有出液管71,微型水泵6上部药筒1位置嵌入式雾化芯8,雾化芯8与出液管71连接,雾化芯8上安装有软管9,药筒1内右侧开有方形腔,软管9穿过方形腔和药筒1右侧壁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喷头10,喷头10上转动式设置有挡料阀门11。
22.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使用者通过调节好背带2与固定扣3,进而完成背带2长度的调节,使用者打开盖子5,将药液通过进水管4注入至药筒1的内腔,注入完毕后,工作人员拧紧盖子5。然后将药筒1通过背带2安装在儿童背部。然后拉出喷头10,喷头10带动软管9拉直,儿童握住喷头10对着口部,然后启动微型水泵6,微型水泵6将药液通过进液管7泵入,然后通过出液管71泵出,雾化芯8将药液雾化,通过软管9和喷头10喷入至儿童口中,本装置方便操作,有利于儿童移动过程中能够进行吸入药液,使用完成后,可将软管9重新塞入至药筒1内右侧的方形腔,可预防软管9在外部缠绕,通过转动挡料阀门11,可以进行软管9内雾化药液的流量调节。
23.实施例2
24.参阅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还包括有卡环12,药筒1右侧壁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卡环12,卡环12与喷头10卡接,卡环12能够对不进行雾化时的喷头10进行固定,
防止喷头10晃动损坏。
25.参阅图4,还包括有放置框13和防护罩14,药筒1右侧壁上部开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滑动式设置放置框13,放置框13内放置有防护罩14,防护罩14中部开有圆孔,所述防护罩14的圆孔位置设置有橡胶弹性圈,需要进行雾化作业时,使用者通过拉动放置框13,可将防护罩14取出,然后将防护罩14的圆孔卡入至软管9,橡胶弹性圈对软管9进行固定,可将防护罩14的挂耳戴在儿童耳朵上,儿童便可无需手持软管9和喷头10进行吸入药液。
26.参阅图5,还包括有透明观测板15,药筒1前侧壁嵌入式设置有透明观测板15,透明观测板15能够观测到药筒1内腔药液的情况。
27.所述背带2材质为弹性材质,弹性材质的背带2舒适感更强。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筒(1),药筒(1)内中部开有内腔;背带(2),药筒(1)后侧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背带(2);固定扣(3),药筒(1)后侧下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固定扣(3),背带(2)底部与固定扣(3)卡接配合;进水管(4),药筒(1)内左侧嵌入式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下端与药筒(1)内腔连通,进水管(4)上端贯穿药筒(1)上部;盖子(5),进水管(4)上端设置有盖子(5);微型水泵(6),药筒(1)内上部开有安装腔体,药筒(1)的安装腔体嵌入式安装有微型水泵(6);进液管(7),微型水泵(6)的进水接口连接有进液管(7),进液管(7)下端位于药筒(1)的内腔下部位置;出液管(71),微型水泵(6)的出水接口连接有出液管(71);雾化芯(8),微型水泵(6)上部药筒(1)位置嵌入式雾化芯(8),雾化芯(8)与出液管(71)连接;软管(9),雾化芯(8)上安装有软管(9);喷头(10),药筒(1)内右侧开有方形腔,软管(9)穿过方形腔和药筒(1)右侧壁连接有喷头(10);挡料阀门(11),喷头(10)上转动式设置有挡料阀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环(12),药筒(1)右侧壁中部设置有卡环(12),卡环(12)与喷头(10)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框(13),药筒(1)右侧壁上部开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滑动式设置放置框(13);防护罩(14),放置框(13)内放置有防护罩(14),防护罩(14)中部开有圆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观测板(15),药筒(1)前侧壁嵌入式设置有透明观测板(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2)材质为弹性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4)的圆孔位置设置有橡胶弹性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带式,安全性高的儿科护理雾化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儿科护理雾化器,包括:药筒,药筒内中部开有内腔;背带,药筒后侧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背带;固定扣,药筒后侧下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固定扣,背带底部与固定扣卡接配合;进水管,药筒内左侧嵌入式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下端与药筒内腔连通,进水管上端贯穿药筒上部。通过调节好背带与固定扣,进而完成背带长度的调节,适用于不同儿童,儿童握住喷头对着口部,然后启动微型水泵,微型水泵将药液通过进液管泵入,然后通过出液管泵出,雾化芯将药液雾化,通过软管和喷头喷入至儿童口中。过软管和喷头喷入至儿童口中。过软管和喷头喷入至儿童口中。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佰氏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2/7/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