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

文档序号:31724186发布日期:2022-10-05 00:0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部保护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


背景技术:

2.针对耳朵再造的患者,由于担心造的耳朵受压,因此耳朵再造患者在术中术后无法患侧卧位,现有技术大部分是通过设置耳枕、耳罩以防止耳部受压,但是仍然有因耳朵受压导致的并发症;
3.希望设计一种耳部保护器,能够及时提醒侧卧位的患者改变姿势,避免耳部受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能够及时提醒侧卧位的患者改变姿势,避免耳部受压。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包括耳部保护枕,所述耳部保护枕的底端下方设置有上臂固定套,所述上臂固定套的侧壁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内置电源、压力传感器、单片机和报警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单片机和报警器均与内置电源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报警器均与单片机之间信号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上臂固定套的两侧连接设置有绑缚带,所述绑缚带的末端内侧设置有魔术母贴,所述上臂固定套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魔术公贴,所述绑缚带以魔术母贴与魔术公贴之间贴合固定。
7.优选的,所述耳部保护枕的朝向于耳部的端面开设有空槽,所述耳部保护枕相邻于面部一端连接设置有面颊贴。
8.优选的,所述上臂固定套与耳部保护枕之间连接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铰接点。
9.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包括上连接带与下连接带,所述下连接带的末端连接有连接套扣,所述上连接带活动套设于连接套扣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套扣的内部内壁连接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与上连接带的表面之间抵触贴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上臂固定套佩戴于患者上臂,患者若翻身侧卧则务必会压迫到上臂固定套,当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值大于阈值,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报警器报警,达到提醒患者改变姿势的效果,耳部保护枕则在此过程中保护患者耳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容纳腔内系统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带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扣示意图。
17.其中:1、上臂固定套;2、容纳腔;3、魔术公贴;4、绑缚带; 5、铰接点;6、面颊贴;7、空槽;8、耳部保护枕;9、固定带;10、魔术母贴;11、内置电源;12、压力传感器;13、单片机;14、报警器;15、上连接带;16、下连接带;17、连接套扣;18、摩擦垫。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19.实施例
20.请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包括耳部保护枕8,耳部保护枕8的底端下方设置有上臂固定套1,上臂固定套1的侧壁内部开设有容纳腔2,容纳腔2的内部设置有内置电源11、压力传感器12、单片机13和报警器14,压力传感器12、单片机13和报警器14均与内置电源11之间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12与报警器14均与单片机13之间信号连接,上臂固定套1 佩戴于患者上臂,患者若翻身侧卧则务必会压迫到上臂固定套1,上臂固定套1内的压力传感器12的阈值为10kg,当压力传感器12受到的压力值大于10kg,压力传感器12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13,单片机13控制报警器14报警,达到提醒患者改变姿势的效果,耳部保护枕8则在此过程中保护患者耳部。
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上臂固定套1的两侧连接设置有绑缚带4,绑缚带4的末端内侧设置有魔术母贴10,上臂固定套1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魔术公贴3,绑缚带4以魔术母贴10与魔术公贴3 之间贴合固定,上臂固定套1以绑缚带4保证与患者上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无外力作用下上臂固定套1相对于患者上臂不会发生位移。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耳部保护枕8的朝向于耳部的端面开设有空槽7,耳部保护枕8相邻于面部一端连接设置有面颊贴6,面颊贴6与患者脸颊侧面弧度相同,若患者翻身侧卧时耳朵位于耳部保护枕8的空槽7内,避免耳部受压。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上臂固定套1与耳部保护枕8之间连接设置有固定带9,固定带9上设置有铰接点5,固定带9将耳部保护枕8与上臂固定套1的位置相对固定,以保证容纳腔2的位置始终面向床面。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固定带9包括上连接带15与下连接带16,下连接带16的末端连接有连接套扣17,上连接带15活动套设于连接套扣17的内部,连接套扣17的内部内壁连接设置有摩擦垫18,摩擦垫18与上连接带15的表面之间抵触贴合,下连接带16 以连接套扣17沿上连接带15滑动,即调整固定带9的整体长度,耳部保护枕8与上臂固定套1的
间距适用于每一位患者。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上臂固定套 1佩戴于患者上臂,患者若翻身侧卧则务必会压迫到上臂固定套1,上臂固定套1内的压力传感器12的阈值为10kg,当压力传感器12 受到的压力值大于10kg,压力传感器12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13,单片机13控制报警器14报警,达到提醒患者改变姿势的效果,耳部保护枕8则在此过程中保护患者耳部;上臂固定套1以绑缚带4保证与患者上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无外力作用下上臂固定套1相对于患者上臂不会发生位移;面颊贴6与患者脸颊侧面弧度相同,若患者翻身侧卧时耳朵位于耳部保护枕8的空槽7内,避免耳部受压;固定带9将耳部保护枕8与上臂固定套1的位置相对固定,以保证容纳腔 2的位置始终面向床面;下连接带16以连接套扣17沿上连接带15 滑动,即调整固定带9的整体长度,耳部保护枕8与上臂固定套1的间距适用于每一位患者。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包括耳部保护枕(8),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保护枕(8)的底端下方设置有上臂固定套(1),所述上臂固定套(1)的侧壁内部开设有容纳腔(2),所述容纳腔(2)的内部设置有内置电源(11)、压力传感器(12)、单片机(13)和报警器(14),所述压力传感器(12)、单片机(13)和报警器(14)均与内置电源(11)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与报警器(14)均与单片机(13)之间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固定套(1)的两侧连接设置有绑缚带(4),所述绑缚带(4)的末端内侧设置有魔术母贴(10),所述上臂固定套(1)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魔术公贴(3),所述绑缚带(4)以魔术母贴(10)与魔术公贴(3)之间贴合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保护枕(8)的朝向于耳部的端面开设有空槽(7),所述耳部保护枕(8)相邻于面部一端连接设置有面颊贴(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固定套(1)与耳部保护枕(8)之间连接设置有固定带(9),所述固定带(9)上设置有铰接点(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9)包括上连接带(15)与下连接带(16),所述下连接带(16)的末端连接有连接套扣(17),所述上连接带(15)活动套设于连接套扣(17)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扣(17)的内部内壁连接设置有摩擦垫(18),所述摩擦垫(18)与上连接带(15)的表面之间抵触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再造术中术后耳部保护器,包括耳部保护枕,所述耳部保护枕的底端下方设置有上臂固定套,所述上臂固定套的侧壁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内置电源、压力传感器、单片机和报警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单片机和报警器均与内置电源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报警器均与单片机之间信号连接;上臂固定套佩戴于患者上臂,患者若翻身侧卧则务必会压迫到上臂固定套,当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值大于阈值,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报警器报警,达到提醒患者改变姿势的效果,耳部保护枕则在此过程中保护患者耳部。过程中保护患者耳部。过程中保护患者耳部。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 蒋海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19
技术公布日:2022/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