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3131发布日期:2022-11-29 18:1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康复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科及运动损伤康复用的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


背景技术:

2.目前临床使用的理疗电极片,普遍是方形或圆形等形状的较大的电极片,整片贴在手掌或者手背处,无法精确刺激手部各个屈肌及伸肌的肌肉,影响康复治疗效果。此外由于运动损伤的患者大多血液循环不畅,手部容易出现发凉和肌张力异常等情况,而现有的理疗过程中并不具备对患手进行加温的功能。手部运动属精细运动,相较肢体其他部位的康复难度大,康复周期长,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成本。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的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所述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分设置有若干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固定在手套的内层,与手部皮肤直接接触,以刺激手部的屈肌和伸肌;所述电极片通过导线与电刺激设备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的设计数量为12个,分别与手掌和手背处的6个伸肌和6个屈肌的肌腹位置相对应,所述屈肌包括:拇对掌肌、拇短屈肌、第一蚓状肌、第二蚓状肌、第三蚓状肌和第四蚓状肌,伸肌包括:拇短展肌、第一伸骨间背侧肌、第二骨间背侧伸肌、第三骨间背侧伸肌、第四骨间背侧伸肌和小指展肌。
7.进一步的,12个电极片中,屈肌的6条电线和伸肌的6条电线分别合成1条电线,连接电刺激设备插口。
8.进一步的,所述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分内层还设置有导线通道,用于容纳各电极片引出的导线。
9.进一步的,所述手套的侧面设置有拉链,便于穿脱。
10.进一步的,所述手套内还设置有自发热层,所述自发热层包括容纳袋,容纳袋内部设置发热粉。
11.进一步的,所述自发热层可拆卸设置在手套的内层与外层之间。
12.进一步的,所述手套为无指手套或者半指手套,便于手指进行无障碍屈伸活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将电极片与手套结合,一方面通过设置多个对应不同伸肌和屈肌的电极片,以实现对伸肌、屈肌的精准刺激,可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将电极片设置在手套内部,可稳定多个电极片,使其完全贴合于手部皮肤,避免脱落;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套内部设置加热层,解决了患手发凉的问题,促进手部肌
肉的血液循环,同时可改善肌张力异常,刺激浅感觉恢复,提高刺激效率,改善理疗效果;
16.(3)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功能性电刺激可精确刺激手部屈伸肌肉,达到在无创的情况下,相对精确地锻炼手部肌肉的作用。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方便有手部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长期家庭训练。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掌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背部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的标记为:1、伸肌电极片;2、屈肌电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所述手套为无指手套或半指手套,以便于手指在电刺激的帮助下灵活运动。所述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分设置有若干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固定在手套的内层,与手部皮肤直接接触,以刺激手部的屈肌和伸肌;所述电极片通过导线与电刺激设备连接;所述电极片的设计数量为12个,包括伸肌电极片1和屈肌电极片2,分别与手掌和手背处的6个伸肌和6个屈肌的肌腹位置相对应,所述屈肌包括:拇对掌肌、拇短屈肌、第一蚓状肌、第二蚓状肌、第三蚓状肌和第四蚓状肌,伸肌包括:拇短展肌、第一伸骨间背侧肌、第二骨间背侧伸肌、第三骨间背侧伸肌、第四骨间背侧伸肌和小指展肌,伸肌电极片1和屈肌电极片2可分别对各个伸肌和屈肌进行精准刺激,提高理疗效果;12个电极片中,屈肌的6条电线和伸肌的6条电线分别合成1条电线,连接电刺激设备插口。
23.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分内层还设置有导线通道(图中未标出),用于容纳各电极片引出的导线,以防止多条导线交错缠绕,便于导线从手套内部穿出连接电刺激设备;所述手套的侧面设置有拉链(图中未标出),便于穿脱。
24.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与手套的内层固定连接,具体的,可将电极片一侧的无纺布与手套的内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电极片与手套的内层也可以设置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的,可将电极片一侧设置魔术贴,通过魔术贴与手套的内层可拆卸固定连接,方便调整位置或者更换电极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25.套上五指后,从大鱼际侧开始依此揭开掌侧及背侧的电极片内部塑料贴膜,与手掌处相应位置贴牢,直到小鱼际,全部贴膜贴好后,拉上小鱼际侧的拉链,将两个插口连接电刺激设备,即可开始工作。
26.实施例2
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28.本实施例手套内还设置有自发热层,所述自发热层包括容纳袋,容纳袋内部设置发热粉;所述自发热层可拆卸设置在手掌和/或手背部的内层与外层之间。
29.具体的,手套可设置为双层,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可设置一个容纳空间(图中未展示),使用时,将自发热层的密封贴揭下,置入上述内层与外层之间的容纳层。使用结束后,可将自发热层取出,方便更换。
3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分设置有若干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固定在手套的内层,与手部皮肤直接接触,以刺激手部的屈肌和伸肌;所述电极片通过导线与电刺激设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设计数量为12个,分别与手掌和手背处的6个伸肌和6个屈肌的肌腹位置相对应,所述屈肌包括:拇对掌肌、拇短屈肌、第一蚓状肌、第二蚓状肌、第三蚓状肌和第四蚓状肌,伸肌包括:拇短展肌、第一伸骨间背侧肌、第二骨间背侧伸肌、第三骨间背侧伸肌、第四骨间背侧伸肌和小指展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12个电极片中,屈肌的6条电线和伸肌的6条电线分别合成1条电线,连接电刺激设备插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分内层还设置有导线通道,用于容纳各电极片引出的导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的侧面设置有拉链,便于穿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内还设置有自发热层,所述自发热层包括容纳袋,容纳袋内部设置发热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热层可拆卸设置在手套的内层与外层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为无指手套或者半指手套,便于手指进行无障碍屈伸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式电极康复手套,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分设置有若干个电极片,电极片固定在手套内层,与手部皮肤直接接触,以精确刺激手掌的屈肌和伸肌;电极片通过导线与电刺激设备连接;电极片的设计数量为12个,分别与6个屈肌和6个伸肌位置相对应;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分内层设置有导线通道,用于容纳各电极片引出的导线;手套的侧面设置有拉链,便于穿脱;手套内设置有自发热层,自发热层可拆卸设置在手套内外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设置多个对应不同伸肌和屈肌的电极片,以实现对伸肌、屈肌的精准刺激,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使电极片完全贴于手部皮肤,避免脱落;并且设置加热层,促进手部肌肉血液循环,提高理疗效果。提高理疗效果。提高理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洋
技术研发日:2022.01.28
技术公布日:2022/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