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6305发布日期:2022-10-05 00:4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医疗美容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注射装置完成软组织修复的注射过程,然而一般的注射装置没有设置对针头的保护装置,使得注射装置在移动、运输的过程中会因收到外力而弯折损伤,而且在注射装置结束注射后,也没有装置可有效的保护针头和避免针头对人员误伤,同时针头在未使用时,易与注射筒分离,导致针头丢失,不利于用户的使用。
3.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筒,所述注射筒顶部设有顶盖,所述注射筒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设有推力杆,所述推力杆穿过顶盖,所述注射筒底部设有针头,所述注射筒底部卡接有防护罩,用于将针头封装在防护罩与注射筒底面组成的腔体内,所述防护罩底部中心处开设有针孔,用于供针头穿过,所述注射筒上对称设置有配合凸点,所述防护罩内壁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在防护罩相对注射筒移动时,为配合凸点提供路径。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盖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壁均匀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推力杆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凸台间设有间隙,用于平衡注射筒内外气压。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射筒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防护罩内底面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罩底面设有至少一层密封薄膜,且位于针孔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射筒与顶盖间连接为可拆卸式卡接设置,所述顶盖上对称设置有支撑块,用于在推动推力杆时增加手部受力点。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防护罩,实现对针头的充分保护,防止针头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弯曲,同时防止针头与注射筒分离,保证设备的完整性,避免针头丢失,通过设置弹簧,使得防护罩在不使用时始终包裹住针头,避免针头受损和人员误伤,通过设置密封薄膜,提升设备的密封性,降低针头受污染的可能。
13.2、通过将注射器与顶盖可拆卸的设置,便于设备的生产组装,通过在顶盖上开设圆孔和设置凸台,增加顶盖对推力杆的支撑,从而增加推力杆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
设备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17.图4为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图4中b-b截面示意图;
19.图6为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的防护罩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图6中c-c截面示意图。
21.图中:1、注射筒;2、顶盖;3、活塞;4、针头;5、防护罩;11、配合凸点;12、弹簧;31、推力杆;51、针孔;52、密封薄膜;53、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筒1,注射筒1顶部设有顶盖2,顶盖2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壁均匀设置有凸台,注射筒1与顶盖2间连接为可拆卸式卡接设置,顶盖2上对称设置有支撑块,用于在推动推力杆31时增加手部受力点,凸台与推力杆31表面滑动接触,凸台间设有间隙,用于平衡注射筒1内外气压,注射筒1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3,活塞3顶部设有推力杆31,推力杆31穿过顶盖2,注射筒1底部设有针头4,注射筒1底部卡接有防护罩5,用于将针头4封装在防护罩5与注射筒1底面组成的腔体内,防护罩5底部中心处开设有针孔51,用于供针头4穿过,注射筒1上对称设置有配合凸点11,防护罩5内壁上开设有卡接槽53,卡接槽53用于在防护罩5相对注射筒1移动时,为配合凸点11提供路径,注射筒1底部设有弹簧12,弹簧12与防护罩5内底面连接,防护罩5底面设有密封薄膜52,且位于针孔51处,防护罩5的内底面设有密封薄膜52,且位于针孔51处。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注射筒1、活塞3、推力杆31与针头4的相互配合,实现产品的注射功能,通过顶盖2与推力杆31的相互配合,增加推力杆31在移动过程中的支撑,从而提升推力杆31的稳定性,通过配合凸点11与防护罩5的相互配合,在不启用注射功能时,使得防护罩5包裹住针头4,并通过弹簧12、配合凸点11与卡接槽53的配合,增加防护罩5受外界挤压的能力,通过设置双层的密封薄膜52,增加防护罩5的密封性,提升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在启用注射功能时,旋转并推动防护罩5,使得配合凸点11沿卡接槽53路径移动,使得针头4穿过针孔51,并在针头4完全露出后,继续旋转防护罩5,从而使配合凸点11卡接固定防护罩5,保证在注射过程中防护罩5的稳定性,并在使用结束后,旋转防护罩5,使得防护罩5再次包裹针头4。
2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筒(1),所述注射筒(1)顶部设有顶盖(2),所述注射筒(1)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3),所述活塞(3)顶部设有推力杆(31),所述推力杆(31)穿过顶盖(2),所述注射筒(1)底部设有针头(4),所述注射筒(1)底部卡接有防护罩(5),用于封装针头(4),所述防护罩(5)底部中心处开设有针孔(51),用于供针头(4)穿过,所述注射筒(1)上对称设置有配合凸点(11),所述防护罩(5)内壁上开设有卡接槽(53),所述卡接槽(53)用于在防护罩(5)相对注射筒(1)移动时,为配合凸点(11)提供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壁均匀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推力杆(31)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凸台间设有间隙,用于平衡注射筒(1)内外气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筒(1)底部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与防护罩(5)内底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5)底面设有至少一层密封薄膜(52),且位于针孔(51)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筒(1)与顶盖(2)间连接为可拆卸式卡接设置,所述顶盖(2)上对称设置有支撑块,用于在推动推力杆(31)时增加手部受力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软组织修复用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筒,所述注射筒顶部设有顶盖,所述注射筒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设有推力杆,所述推力杆穿过顶盖,所述注射筒底部设有针头,所述注射筒底部卡接有防护罩,用于封装针头,所述防护罩底部中心处开设有针孔,用于供针头穿过。通过设置防护罩,实现对针头的充分保护,防止针头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弯曲,同时防止针头与注射筒分离,保证设备的完整性,避免针头丢失,通过设置弹簧,使得防护罩在不使用时始终包裹住针头,避免针头受损和人员误伤,通过设置密封薄膜,提升设备的密封性,降低针头受污染的可能。能。能。


技术研发人员:于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河北区伊曼医疗美容门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09
技术公布日:2022/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