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7014发布日期:2022-10-05 00:5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的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火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火罐疗法。
3.目前也有通过抽气的方式灾罐内产生负压。对于这种方式,通常是在罐体上设置有抽气口,抽气口上设置有单向阀,使用时将罐体扣在患者身体上,然后再抽气口连接手动或电动抽气装置进行抽气,当罐体内的空气被抽出形成负压时,罐体吸附在患者身体上。由于需要先将罐体扣在患者身体上之后才开始进行抽气,操作不便,在抽气安装气泵时容易使罐体移位。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罐体内预先形成负压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罐体,在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罐体内的腔室分隔成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腔位于罐体的开口端一侧;在所述罐体上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在罐体上设置有直杆,所述直杆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通气孔从而贯穿所述第一腔,直杆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压头,所述密封压头能够压在隔板上从而将通气孔封闭,在所述直杆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抽气孔,抽气孔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抽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腔。
6.所述通孔以及通气孔位于所述罐体的轴线上。
7.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施力于所述直杆上从而使所述密封压头始终有压紧在隔板上的趋势。
8.所述弹性装置为压缩弹簧。
9.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直杆上,在所述直杆上设置有挡环,所述压缩弹簧一端顶在所述挡环上,另一端顶在所述隔板上。
10.在所述直杆的远离密封压头的一端设置有挡片。
11.所述罐体与隔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2.所述罐体与隔板为树脂材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抽气孔对第一腔进行抽气,使第一腔内形成负压,然后将罐体放置在患者身体的需要拔罐的位置并压紧,然后通过推动直杆使密封压头脱离隔板从而通气孔连通第一腔和第二腔,第
二腔内的空气被吸入第一腔,第二腔内形成负压,从而实现对患者的拔罐操作。本实用新型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结构简单,在第一腔内预先形成负压,无需将罐体防止在患者身体上之后进行抽气,使操作更加简便,并且避免了抽气过程中罐体在患者身体上移位的缺陷。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7.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端11的罐体1,在所述罐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罐体1内的腔室分隔成为第一腔3和第二腔4,所述第二腔4位于罐体1的开口端11一侧。
18.在所述罐体1上开设有通孔12,在所述隔板2上开设有通气孔21,在罐体1上设置有直杆5,所述直杆5穿过所述通孔12和所述通气孔21从而贯穿所述第一腔3,直杆5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压头6,所述密封压头6能够压在隔板2上从而将通气孔21封闭,在所述直杆5与所述通孔1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7。
19.在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抽气孔,抽气孔上设置有单向阀7,所述抽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腔3,通过抽气孔连接外部的手动或电动抽气工具能够对第一腔3进行抽气。
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2以及通气孔21位于所述罐体1的轴线上,并且在所述罐体1内还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施力于所述直杆5上从而使所述密封压头6始终有压紧在隔板2上的趋势。具体而言,所述弹性装置为压缩弹簧8,所述压缩弹簧8套在所述直杆5上,在所述直杆5上设置有挡环51,所述压缩弹簧8一端顶在所述挡环51上,另一端顶在所述隔板2上。
21.在所述直杆5的远离密封压头6的一端设置有挡片9,在向下按压直杆5时所述挡片9能够限制直杆5向下的位移,从而避免直杆5的下端因下移距离过大而触碰到患者身体。
22.所述罐体与隔板为树脂材质的一体成型结构。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抽气孔对第一腔3进行抽气,使第一腔3内形成负压,然后将罐体1放置在患者身体的需要拔罐的位置并压紧,然后通过推动直杆5使密封压头6脱离隔板2从而通气孔21连通第一腔3和第二腔4,第二腔4内的空气被吸入第一腔3,第二腔4内形成负压,从而实现对患者的拔罐操作。本实用新型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结构简单,在第一腔3内预先形成负压,无需将罐体1防止在患者身体上之后进行抽气,使操作更加简便,并且避免了抽气过程中罐体1在患者身体上移位的缺陷。
2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罐体,在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罐体内的腔室分隔成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腔位于罐体的开口端一侧;在所述罐体上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在罐体上设置有直杆,所述直杆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通气孔从而贯穿所述第一腔,直杆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压头,所述密封压头能够压在隔板上从而将通气孔封闭,在所述直杆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抽气孔,抽气孔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抽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以及通气孔位于所述罐体的轴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施力于所述直杆上从而使所述密封压头始终有压紧在隔板上的趋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压缩弹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直杆上,在所述直杆上设置有挡环,所述压缩弹簧一端顶在所述挡环上,另一端顶在所述隔板上。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杆的远离密封压头的一端设置有挡片。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与隔板为一体成型结构。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与隔板为树脂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罐体,在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罐体内的腔室分隔成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腔位于罐体的开口端一侧;在所述罐体上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在罐体上设置有直杆,所述直杆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通气孔从而贯穿所述第一腔,直杆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压头,所述密封压头能够压在隔板上从而将通气孔封闭,在所述直杆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本实用新型的中医理疗用拔火罐装置,结构简单,在第一腔内预先形成负压,无需将罐体防止在患者身体上之后进行抽气,使操作更加简便,并且避免了抽气过程中罐体在患者身体上移位的缺陷。程中罐体在患者身体上移位的缺陷。程中罐体在患者身体上移位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蔚 孙鸣 尚雨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2.16
技术公布日:2022/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