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

文档序号:32012801发布日期:2022-11-02 19:0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


背景技术:

2.便携式电耳镜常用于耳道内疾病的初步检查,在耳鼻喉科门诊中应用极为广泛。
3.现有的便携式电耳镜不能在观察耳道情况的同时对耳道分泌物进行清理,对于有耳道分泌物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在耳显微内镜下清理耳道后检查留图,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时间及经济支出。因此,为优化耳科患者的就诊体验,本申请提出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包括:入耳镜、目镜、连接头、握杆和封头;
6.其中,入耳镜表面设有一个凹陷的引导槽,引导槽与入耳镜长轴保持平行,引导槽内可伸入吸引管,吸引管从入耳镜的宽侧进入引导槽,从入耳镜的窄侧伸出引导槽,入耳镜和目镜相连,目镜下方连接连接头,连接头下方连接握杆,握杆末端设有封头。
7.优选,所述吸引管的直径为1mm,前端超出入耳镜1外0.2mm,后端游离长度为直径3mm,可连接负压吸引器或者注射器。
8.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头内设有led照明灯,握杆内部设有电源,通过电源为led照明灯供电,握杆外部设有按压式开关,控制led照明灯开闭。
9.进一步优选,所述握杆外设有橡胶套。
10.进一步优选,所述入耳镜与目镜之间通过入耳镜底部的螺纹旋合连接。
11.进一步优选,所述握杆与连接头之间、握杆与封头之间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结构节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通过在入耳镜内设有引导槽,吸引管穿过引导槽对耳道进行清理,在使用时,一般入耳镜检查发现患者耳道有分泌物,即更换可连接吸引管的入耳镜,连接诊室常备的吸引器或注射器,本申请在对耳道进行检查的同时,即可通过内置的吸引管对耳道内部的分泌物进行清洁,有效提高了门诊诊疗效率,避免患者奔波。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中入耳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6.如图1至2所示,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包括:入耳镜1、目镜2、连接头3、握杆4和封头5;
17.其中,入耳镜1表面设有一个凹陷的引导槽101,引导槽101与入耳镜1长轴保持平行,引导槽101内可伸入吸引管102,吸引管102从入耳镜1的宽侧进入引导槽101,从入耳镜1的窄侧伸出引导槽101,入耳镜1和目镜2相连,目镜2下方连接连接头3,连接头3下方连接握杆4,握杆4末端设有封头5。
18.优选,所述吸引管102的直径为1mm,前端超出入耳镜1外0.2mm,后端游离长度为直径3mm,可连接负压吸引器或者注射器。
19.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头3内设有led照明灯,握杆4内部设有电源,通过电源为led照明灯供电,握杆4外部设有按压式开关,控制led照明灯开闭。
20.为了方便握紧握杆4,进一步优选,所述握杆4外设有橡胶套401,增加手与握杆4之间的摩擦力。
21.进一步优选,所述入耳镜1与目镜2之间通过入耳镜1底部的螺纹旋合连接。
22.进一步优选,所述握杆4与连接头3之间、握杆4与封头5之间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23.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首先连接好入耳镜1与目镜2,打开握杆4上的led灯开关,将入耳镜1窄端深入患者耳道进行检查,患者耳道无明显异物,可窥及外耳道及鼓膜,则检查结束;若患者耳道有分泌物,无法窥清外耳道及鼓膜,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及诊室条件,在吸引管102另一端连接负压吸引器或排空空气的注射器将分泌物吸出,在清理耳道分泌物后对患者外耳道及鼓膜进行视诊。
24.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25.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的内容,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入耳镜(1)、目镜(2)、连接头(3)、握杆(4)和封头(5);其中,入耳镜(1)表面设有一个凹陷的引导槽(101),引导槽(101)与入耳镜(1)长轴保持平行,引导槽(101)内可伸入吸引管(102),吸引管(102)从入耳镜(1)的宽侧进入引导槽(101),从入耳镜(1)的窄侧伸出引导槽(101),入耳镜(1)和目镜(2)相连,目镜(2)下方连接连接头(3),连接头(3)下方连接握杆(4),握杆(4)末端设有封头(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102)的直径为1mm,前端超出入耳镜(1)外0.2mm,与入耳镜长轴保持平行,后端游离长度为直径3mm,可连接负压吸引器或者注射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内设有led照明灯,握杆(4)内部设有电源,通过电源为led照明灯供电,握杆(4)外部设有按压式开关,控制led照明灯开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4)外设有橡胶套(4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镜(1)与目镜(2)之间通过入耳镜(1)底部的螺纹旋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4)与连接头(3)之间、握杆(4)与封头(5)之间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连接吸引器的便携式电耳镜,包括:入耳镜、目镜、连接头、握杆和封头;其中,入耳镜表面设有一个凹陷的引导槽,引导槽与入耳镜长轴保持平行,引导槽内可伸入吸引管,吸引管从入耳镜的宽侧进入引导槽,从入耳镜的窄侧伸出引导槽,入耳镜和目镜相连,目镜下方连接连接头,连接头下方连接握杆,握杆末端设有封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入耳镜内设有引导槽,吸引管穿过引导槽对耳道进行清理,在使用时,一般入耳镜检查发现患者耳道有分泌物,即更换可连接吸引管的入耳镜,连接诊室常备的吸引器或注射器,本申请在对耳道进行检查的同时,即可通过内置的吸引管对耳道内部的分泌物进行清洁,有效提高了门诊诊疗效率,避免患者奔波。患者奔波。患者奔波。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颖 张韩 马锦瑞 杨婷 王江 杨祥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