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1591发布日期:2023-12-14 05:2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产妇护理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


背景技术:

1、产妇分娩后,身体较为虚弱,需要专门卧床调养,因此产妇专用床成为妇产科常备的护理用器材,婴儿落地后不久产妇就会下奶,此时需要她们在卧床休养的同时定时给婴儿哺乳,很多情况下,甚至需要产妇和婴儿同床共眠,以便及时照顾婴儿和哺乳。在公开号为: cn215740000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产妇用哺乳床,通过设置婴儿床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和竖向挡板,竖向挡板的下表面与婴儿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产妇便于对婴儿的哺乳及照顾,且夜晚睡眠时不必担心侧身翻动时碰压到婴儿的效果,解决了病房中面积有限,母亲给婴儿哺乳及照顾时都诸多不便,且在夜晚睡眠时,产妇在床上翻动侧身时,极易碰压到婴儿,不仅对婴儿造成了伤害,且产妇无法安心休息,不利于尽早恢复的问题。

2、上述专利中的产妇用哺乳床在使用时,需要专门从挂钩上解开固定绳以将婴儿床翻转出来,然后再抽去放置板才能将婴儿放置在婴儿床上,且需要横向挡板和竖向挡板配合才可起到防止婴儿掉落的目的,使用完毕后,还须将婴儿床再次反转复位并再次通过固定绳和挂钩使其固定,整体结构较复杂,使用操作较为繁琐不便。婴儿放置的位置不合适时,只能通过抱动婴儿或产妇自己挪动身体以达成合适的哺乳体位,增加了产妇的活动强度或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3、如何发明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旨在改善现有的妇产科产妇护理专用床结构固定,难以为婴儿提供专门的防护区域,不利于虚弱的产妇哺乳且易造成婴儿受到熟睡的产妇碰压伤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包括产妇床本体、支撑平移机构和婴儿支撑防护机构。

4、所述产妇床本体的床板一侧开设有空腔,所述支撑平移机构包括第一横轴、横杠、第二横轴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横轴并列设置在所述空腔下方,所述第一横轴一端滑动贯穿于所述产妇床本体的床板下侧,所述横杠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横轴另一端,两个所述第二横轴并列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杠之间,所述第二横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横杠,两个所述第二横轴均滑动贯穿于所述支撑板下侧,所述婴儿支撑防护机构包括气垫、气泵、单向阀和泄压阀,所述气垫下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侧,所述气泵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下侧,所述单向阀固定贯穿于所述支撑板下侧,所述单向阀连通于所述气垫,所述气泵通过连接管连通于所述单向阀,所述泄压阀固定贯穿于所述支撑板下侧远离所述产妇床本体一端,所述泄压阀连通于所述气垫。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外侧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内侧贴合于所述支撑板两侧和外侧的外沿。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栏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长圆孔,两个所述长圆孔并列设置,四个所述长圆孔对称设置。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栏远离所述产妇床本体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栏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长圆孔的两侧。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栏远离所述产妇床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防护栏两侧上沿分别设置有第二把手,两个所述第二把手对称设置。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栏的两侧分别通过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外侧。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框架和螺栓,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两侧,所述框架两端贯穿于两个所述长圆孔,所述螺栓螺纹贯穿于所述框架,所述螺栓内端贴合于所述防护栏外侧。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栓外端设置有钮轮,所述钮轮外侧开设有滚花。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气垫上侧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下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气垫上侧,所述平板上侧做防滑设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使用时,将支撑板沿第一横轴从空腔中抽出,启动气泵向气垫中充气,使气垫膨胀,单向阀防止泄气,即可将婴儿放置在气垫上方,产妇适当调整一下自身的位置并侧身,还可配合一手抱扶婴儿并施用较小的力气使支撑板沿第二横轴滑动,即可方便地调整婴儿的位置并进行哺乳,而无需抱动和频繁调整产妇和婴儿的位置,减轻产妇的活动强度或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支撑板和气垫可以为婴儿提供一块专门的防护区域,避免夜晚熟睡的产品碰压婴儿,使用完毕后,通过泄压阀将气垫放空,将支撑板连同气垫一并推回床底,避免占用过多空间,如此不仅极为便于产妇在卧床调养时给婴儿哺乳,还可有效防止婴儿受到碰压伤害,极大地提高了产妇和婴儿的护理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40)外侧设置有防护栏(250),所述防护栏(250)内侧贴合于所述支撑板(240)两侧和外侧的外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250)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长圆孔(251),两个所述长圆孔(251)并列设置,四个所述长圆孔(251)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250)远离所述产妇床本体(100)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52),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252)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250)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253),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253)均匀分布在所述长圆孔(25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250)远离所述产妇床本体(100)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254),所述防护栏(250)两侧上沿分别设置有第二把手(255),两个所述第二把手(255)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250)的两侧分别通过固定组件(260)连接于所述支撑板(240)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60)包括框架(261)和螺栓(262),所述框架(26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240)两侧,所述框架(261)两端贯穿于两个所述长圆孔(251),所述螺栓(262)螺纹贯穿于所述框架(261),所述螺栓(262)内端贴合于所述防护栏(250)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62)外端设置有钮轮(263),所述钮轮(263)外侧开设有滚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310)上侧设置有平板(350),所述平板(350)下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气垫(310)上侧,所述平板(350)上侧做防滑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属于产妇护理器材领域。该妇产科护理用产妇专用床,包括产妇床本体、支撑平移机构和婴儿支撑防护机构,所述产妇床本体的床板一侧开设有空腔,所述支撑平移机构包括第一横轴、横杠、第二横轴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横轴并列设置在所述空腔下方,两个所述第二横轴均滑动贯穿于所述支撑板下侧,所述婴儿支撑防护机构包括气垫、气泵、单向阀和泄压阀,所述单向阀连通于所述气垫,所述气泵通过连接管连通于所述单向阀,所述泄压阀固定贯穿于所述支撑板下侧远离所述产妇床本体一端,所述泄压阀连通于所述气垫,本技术便于卧床修养的产妇哺乳并防止婴儿被碰压,提高护理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高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媛
技术研发日:202203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