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2314发布日期:2022-10-28 21:1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脑电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


背景技术:

2.bis传感器又叫bis监护仪传感器,而脑电双频指数是指测定脑电图线性成分(频率和功率),又分析成分波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位相和谐波),把能代表不同镇静水平的各种脑电信号挑选出来,进行标准化和数字化处理,最后转化为一种简单的量化指标。
3.无创脑电传感器在使用时需要通过数据线与检测装置连接,在检测的过程中,如果数据线的接口处出现松动,很容易导致传感器的检测出现故障,不仅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有时还会导致装置出现无法测量的状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具备对数据线与检测设备的接口处进行加固,防止数据线在使用时出现松动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包括检测机体、数据线、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病人电缆、连接座和脑电传感器,所述数据线的一端通过接头与检测机体连接,所述数据线的另一端与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固定,所述病人电缆的一端与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固定,所述连接座与病人电缆远离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连接固定,所述脑电传感器与连接座固定,所述检测机体的侧面固定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设有支撑环,通过支撑环的设置便于对接头进行锁紧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脑电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连接座的内部插接,通过插接件的设置,便于将脑电传感器从连接座的内部拆除,进而便于对脑电传感器进行更换。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立块,通过两个立块的移动可以带动开口的开启和闭合。
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立块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固定设有调节旋钮,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可以带动调节螺栓进行转动,通过调节螺栓带动两个立块向中间移动,从而使得支撑环顶部的开口处可以锁紧闭合,进而使得支撑环便于对接头进行锁紧固定,防止接头在使用的过程中从检测机体的连接处分离。
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栓与靠近调节旋钮一端的立块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与另一个立块的内部螺纹连接,调节螺栓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的作用更可以带动螺纹
连接的那个立块移动,使得两个立块向中间靠近,从而将开口进行闭合。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的内侧壁固定设有缓冲圈,通过缓冲圈的作用来对接头的表面进行缓冲防护。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通过数据线和接头与检测机体连接,接头与检测机体连接之后,接头的侧面通过支撑环进行支撑限位,使得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接头不会从检测机体的内部分离,使得接头始终可以和检测机体稳定连接,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松动而出现接触不良的状况。
15.2、该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利用微刺针技术,更快更好接受脑电信号,临床使用方便,快捷,然后脑电传感器采用优质导电胶与传感器期间,阻抗低,信号稳定,反应迅速,数值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环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接件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检测机体;2、接头;3、数据线;4、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5、病人电缆;6、连接座;7、脑电传感器;8、支撑座;9、支撑环;10、立块;11、调节螺栓;12、调节旋钮;13、缓冲圈;14、插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包括检测机体1、数据线3、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4、病人电缆5、连接座6和脑电传感器7,数据线3的一端通过接头2与检测机体1连接,数据线3的另一端与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4固定,病人电缆5的一端与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4固定,连接座6与病人电缆5远离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4连接固定,脑电传感器7与连接座6固定,脑电传感器7的一端固定设有插接件14,插接件14与连接座6的内部插接,通过插接件14的设置,便于将脑电传感器7从连接座6的内部拆除,进而便于对脑电传感器7进行更换,检测机体1的侧面固定设有支撑座8,支撑座8的顶部固定设有支撑环9,支撑环9的顶部开设有开口,开口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立块10,通过两个立块10的移动可以带动开口的开启和闭合,两个立块10之间通过调节螺栓11连接,调节螺栓11的一端固定设有调节旋钮12,通过旋转调节旋钮12可以带动调节螺栓11进行转动,通过调节螺栓11带动两个立块10向中间移动,从而使得支撑环9顶部的开口处可以锁紧闭合,进而使得支撑环9便于对接头2进行锁紧固定,防止接头2在使用的过程中从检测机体1的连接处分离,调节螺栓11与靠近调节旋钮12一端的立块10转动连接,调节螺栓11
与另一个立块10的内部螺纹连接,调节螺栓11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的作用更可以带动螺纹连接的那个立块10移动,使得两个立块10向中间靠近,从而将开口进行闭合,支撑环9的内侧壁固定设有缓冲圈13,通过缓冲圈13的作用来对接头2的表面进行缓冲防护。
22.在使用时,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4通过数据线3和接头2与检测机体1连接,接头2与检测机体1连接之后,接头2的侧面通过支撑环9进行支撑限位,然后通过旋转调节旋钮12带动调节螺栓11转动,使得两个立块10向中间移动,进而使得支撑环9顶部的开口向中间闭合,从而使得支撑环9可以对接头2进行锁紧固定,使得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接头2不会从检测机体1的内部分离,使得接头2始终可以和检测机体1稳定连接。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包括检测机体(1)、数据线(3)、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4)、病人电缆(5)、连接座(6)和脑电传感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3)的一端通过接头(2)与检测机体(1)连接,所述数据线(3)的另一端与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4)固定,所述病人电缆(5)的一端与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4)固定,所述连接座(6)与病人电缆(5)远离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4)连接固定,所述脑电传感器(7)与连接座(6)固定,所述检测机体(1)的侧面固定设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的顶部固定设有支撑环(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传感器(7)的一端固定设有插接件(14),所述插接件(14)与连接座(6)的内部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9)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立块(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块(10)之间通过调节螺栓(11)连接,所述调节螺栓(11)的一端固定设有调节旋钮(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11)与靠近调节旋钮(12)一端的立块(10)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栓(11)与另一个立块(10)的内部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9)的内侧壁固定设有缓冲圈(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脑电传感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包括检测机体、数据线、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病人电缆、连接座和脑电传感器,所述数据线的一端通过接头与检测机体连接,所述数据线的另一端与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固定,所述病人电缆的一端与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固定。该基于BIS监测的无创脑电传感器,BISx监护仪智能模块通过数据线和接头与检测机体连接,接头与检测机体连接之后,接头的侧面通过支撑环进行支撑限位,使得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接头不会从检测机体的内部分离,使得接头始终可以和检测机体稳定连接,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松动而出现接触不良的状况。于松动而出现接触不良的状况。于松动而出现接触不良的状况。


技术研发人员:程爱军 袁亮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迈可医疗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