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5380发布日期:2023-07-18 17:1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患者使用输液器输液时,引流管内的溶液包裹的空气难以排出,空气流入人体血管内容易对人体产生影响,进而存在一定隐患,传统的引流管在使用的时候会进行排空处理,传统的排空方法是用人工利用手指捏着引流管滑动,将空气排出,但是这种排空方法排空效果较差,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包括:

3、c形固定架;

4、与所述c形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同轴转动装配有第一辊,所述第一转轴远离c形固定架的一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铰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自由端设有卡块;

5、与所述c形固定架另一端铰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同轴转动装配有用于与第一辊配合挤压引流管的第二辊,所述第二转轴远离c形固定架的一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

6、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装配在c形固定架的端部,所述第一销轴上套接有用于第二转轴复位的回位弹簧。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装配在固定座上。

8、优选的,所述固定座螺纹装配在第一辊的端部,所述固定块螺纹装配在第二辊的端部,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的端部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座和固定块分别设有对应的内螺纹。

9、优选的,所述c形固定架以及限位杆外侧均固定设有防滑垫。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辊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两端分别与c形固定架和固定块卡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辊和第二辊,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引流管置于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然后将固定块与限位杆通过卡块和卡槽相卡合,此时第一辊和第二辊将引流管紧紧夹持住,然后左手对引流管的下端进行抓紧,右手持装置沿着引流管向上移动,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不断的碾压下,引流管内的空气会被尽数排空。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滑垫,工作人员在持该装置沿引流管向上移动时,右手大拇指贴放在固定架外侧的防滑垫上,其食指与中指贴放在限位杆外部的防滑垫上,在移动该装置的同时,可避免出现手滑现象。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通过第一销轴可转动第二转轴,且配合外侧套接的回位弹簧,方便卡块移出卡槽后,第二转轴即可自动转动复位。



技术特征:

1.一种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6)通过第一销轴(9)转动装配在c形固定架(1)的端部,所述第一销轴(9)上套接有用于第二转轴(6)复位的回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通过第二销轴(10)转动装配在固定座(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螺纹装配在第一辊(3)的端部,所述固定块(8)螺纹装配在第二辊(7)的端部,所述第一辊(3)和第二辊(7)的端部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座(4)和固定块(8)分别设有对应的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固定架(1)以及限位杆(5)外侧均固定设有防滑垫(1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3)一侧设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两端分别与c形固定架(1)和固定块(8)卡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管挤压排空装置,包括C形固定架、与所述C形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以及与C形固定架另一端铰接的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同轴转动装配有第一辊,第一转轴远离C形固定架的一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铰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自由端设有卡块;第二转轴上同轴转动装配有第二辊,第二转轴远离C形固定架的一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本技术通过将引流管置于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然后将卡块卡入卡槽实现将引流管卡住,工作人员单手把持挤压装置、另一只手抓紧引流管,并使持装置与引流管相对移动,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不断的碾压下,引流管内的空气会被尽数排空。

技术研发人员:刘蓉,高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蓉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