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

文档序号:31763539发布日期:2022-10-12 03:4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2.微创经导管治疗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如冠脉血管支架、心脏瓣膜、封堵器、大血管支架以及其他心血管植入器械,需通过输送装置将植入器械输送到人体预期的理想位置,然后再进行固定。例如目前tavi系统是通过导管送入人工心脏瓣膜,将人工心脏瓣膜送至主动脉瓣区再打开,完成人工心脏瓣膜的植入和恢复瓣膜的功能,无需做外科切口,也无需进行外科开胸手术。但是,目前的输送系统功能单一,不能同时输送主动瓣膜和覆膜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送系统不能同时输送主动瓣膜和覆膜支架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包括输送器头、导管、鞘管、生物瓣膜和覆膜支架;
6.所述导管一端与输送器头连接,另一端连接控制手柄,所述生物瓣膜和覆膜支架均套设在导管上,且生物瓣膜位于输送器头和覆膜支架之间;
7.所述鞘管沿导管的轴向滑动套设在导管上,鞘管和导管之间形成可将生物瓣膜和覆膜支架压缩在内的容纳空间。
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可以同时输送生物瓣膜和覆膜支架。
10.优选地,所述覆膜支架靠近生物瓣膜的一端设有裸支架,所述裸支架包括若干个相连接的波形环。
11.优选地,所述若干个波形环之间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直杆型或s型。
12.所述导管外套设有连接管,覆膜支架套设在连接管外,所述连接管一端设有固定头,固定头上设有用于套在裸支架端部波形环中的定位柱,导管上固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13.优选地,所述固定头上设有凹槽,固定块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部分剖视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裸支架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连接杆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连接杆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头剖视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块剖视示意图。
21.上述附图中:1、输送器头;2、导管;3、鞘管;4、生物瓣膜;5、覆膜支架;6、裸支架;61、波形环;7、连接杆;8、连接管;91、固定头;911、定位柱;912、凹槽;92、固定块;921、定位孔;922、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包括输送器头1、导管2、鞘管3、生物瓣膜4和覆膜支架5;所述导管2一端与输送器头1连接,另一端连接控制手柄,所述生物瓣膜4和覆膜支架5均套设在导管2上,且生物瓣膜4位于输送器头1和覆膜支架5之间;所述鞘管3沿导管2的轴向滑动套设在导管2上,鞘管3和导管2之间形成可将生物瓣膜4和覆膜支架5压缩在内的容纳空间。
24.使用前,生物瓣膜4、覆膜支架5被收纳在鞘管3和导管2之间,便于装置在输送时能够顺利穿过人体结构;控制手柄位于人体外部,控制手柄以及和鞘管3的连接控制结构为现有技术,使用时,先将本装置输送到病变的位置,然后通过控制手柄进行操作,撤去鞘管3,解除鞘管3对生物瓣膜4、覆膜支架5的压缩,使生物瓣膜4、覆膜支架5依次释放,完全释放后推动鞘管3使其回复原位,然后再操作本装置退出人体内,能够一次性将生物瓣膜4和覆膜支架5输送到指定位置进行治疗。输送器头1为锥形头,在输送时减少该结构在人体管腔内的阻力,方便输送,且采用柔软的塑料制成,可以防止刺伤弓部。
25.如图1、图2所示,所述覆膜支架5靠近生物瓣膜4的一端设有裸支架6,所述裸支架6包括若干个相连接的波形环61。裸支架6和覆膜支架5在一起和延长覆膜支架5的锚定区;裸支架6也可以稳定生物瓣膜4,防止生物瓣膜4释放后移位;裸支架6由较柔韧的络铬合金制成。
26.进一步地,裸支架6由至少两个波形环61连接而成,波形环61之间可以直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连接杆7相固定。在通过连接杆7固定时,根据覆膜支架5所需要的弯曲性能和支撑强度性能要求,可以适当地增加或减少连接杆7的数量,还可以设置连接杆7的形状。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5的裸支架6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为直杆型的连接杆7,能够支撑强度较大的覆膜支架5;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5的裸支架6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为s型的连接杆7,连接弯曲强度较大的覆膜支架5。
27.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导管2外套设有连接管8,覆膜支架5套设在连接管8外,所述连接管8一端设有固定头91,固定头91上设有用于套在裸支架6端部波形环61中的定位柱911,定位柱911沿固定头91端面的圆周分布,导管2上固设有固定块92,固定块92上设有
与定位柱911配合的定位孔921。固定头91和固定块92配合,能够将裸支架6远离覆膜支架5的一端的端部固定在固定头91和固定块92之间,向输送器头1的方向撤去鞘管3使覆膜支架5的远离裸支架6的一端先释放,通过控制手柄控制导管2推动输送器头1,使定位孔921与定位柱911相脱离而使覆膜支架5与裸支架6连接的一端后释放,可将覆膜支架5固定在术前预定的手术位置上,防止覆膜支架5在血流冲击作用力下移位,或者在撤去鞘管3时,覆膜支架5容易发生移位。
28.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所述固定头91上设有凹槽912,固定块92上设有与凹槽912配合的凸块922。通过设置凹槽912和凸块922,起到限位作用,以增加固定头91和固定块92连接的可靠性。
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器头(1)、导管(2)、鞘管(3)、生物瓣膜(4)和覆膜支架(5);所述导管(2)一端与输送器头(1)连接,另一端连接控制手柄,所述生物瓣膜(4)和覆膜支架(5)均套设在导管(2)上,且生物瓣膜(4)位于输送器头(1)和覆膜支架(5)之间;所述鞘管(3)沿导管(2)的轴向滑动套设在导管(2)上,鞘管(3)和导管(2)之间形成可将生物瓣膜(4)和覆膜支架(5)压缩在内的容纳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5)靠近生物瓣膜(4)的一端设有裸支架(6),所述裸支架(6)包括若干个相连接的波形环(6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波形环(61)之间固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为直杆型或s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外套设有连接管(8),覆膜支架(5)套设在连接管(8)外,所述连接管(8)一端设有固定头(91),固定头(91)上设有用于套在裸支架(6)端部波形环(61)中的定位柱(911),导管(2)上固设有固定块(92),固定块(92)上设有与定位柱(911)配合的定位孔(92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91)上设有凹槽(912),固定块(92)上设有与凹槽(912)配合的凸块(9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主动瓣膜及覆膜支架输送结构,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输送器头、导管、鞘管、生物瓣膜和覆膜支架;所述导管一端与输送器头连接,另一端连接控制手柄,所述生物瓣膜和覆膜支架均套设在导管上,且生物瓣膜位于输送器头和覆膜支架之间;所述鞘管沿导管的轴向滑动套设在导管上,鞘管和导管之间形成可将生物瓣膜和覆膜支架压缩在内的容纳空间。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送系统不能同时输送主动瓣膜和覆膜支架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 李军 何萍 余三九 魏亚男 燕朝均 程永波 易建光 林德清 刘欣 方易冰 徐娇 唐令凤 贺文辉 戴双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26
技术公布日:2022/10/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