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5795发布日期:2022-11-08 21:2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


背景技术:

2.消化内镜是经消化道直接获取图像或经附带超声及x线的设备获取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超声或x线影像,以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组设备,按检查所用内镜属性可分为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小肠镜、内镜超声、胶囊内镜、胆道镜、胰管镜和腹腔镜以及激光共聚焦内镜等,按检查部位和功能分为上消化道内镜、下消化道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内镜超声;按临床应用分为诊断性消化内镜和治疗性消化内镜。
3.消化内镜在使用完毕后,对消化内镜的存放和转移过程中,消化内镜的前端很容易发生碰撞而损坏,甚至会导致整体内镜都无法使用而废弃,因此,亟需提出一种使用方便,可对消化内镜的前端进行有效防护的保护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消化内镜外壁无压迫性损坏,可有效防护消化内镜的前端不被碰撞损坏。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包括圆筒状的帽体,所述帽体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帽体的顶端可拆卸的设有可将其开口封闭的上端帽,所述上端帽的中部设有可供消化内镜前端穿过的第一插入孔;所述帽体的底端设有下端帽,所述帽体底端的中部设有与下端帽的内腔连通并可供消化内镜前端穿过的第二插入孔,所述第二插入孔与第一插入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插入孔朝向帽体内侧的端口上连接有环形的导向板,所述帽体内设有波纹固定管,所述波纹固定管的一端与导向板的外缘端面连接,另一端与上端帽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插入孔、波纹固定管、导向板和第二插入孔依次连通。
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8.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帽主要由上端帽、帽体和下端帽三部分构成,并在帽体内设置弹性的波纹固定管对消化内镜的管体进行固定,使用时,将消化内镜前端由第一插入孔插入,然后将上端帽与帽体顶端完成连接,波纹固定管回缩挤压,将消化内镜的管体夹持固定,采用整体柔性挤压固定,相比于单点挤压固定的方式,不会对消化内镜的管体造成损伤,完成安装后,消化内镜的前端处于下端帽内被保护起来,可有效防止收到外界磕碰时发生损坏的情况。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端帽与帽体的底端螺纹连接,所述下端帽的内壁上铺设有消毒杀菌垫层,可对消化内镜的前端起到辅助的消毒杀菌作用,且便于更换,防止消化内镜存放过程中增生细菌。
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端帽与帽体的顶端扣接,所述第一插入孔内设有密封垫层,一方面可以提高对消化内镜前端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消化内镜前端
所处保护腔的密封性。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板的内径自其与波纹固定管连接的端口向其与第二插入孔连接的端口逐渐变小,整体呈喇叭状,更加利于将消化内镜前端导入第二插入孔内。
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波纹固定管为医用橡胶材料,具有优良的弹性,受压形变后对消化内镜可起到良好的夹持固定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帽主要由上端帽、帽体和下端帽三部分构成,消化内镜的前端处于下端帽内被保护起来,可有效防止收到外界磕碰时发生损坏的情况;
15.2、本实用新型在帽体内设置弹性的波纹固定管,对消化内镜的管体采用整体柔性挤压固定,相比于单点挤压固定的方式,不会对消化内镜的管体造成损伤;
16.3、下端帽与帽体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并在下端帽的内壁上铺设消毒杀菌垫层,可对消化内镜的前端起到辅助的消毒杀菌作用,且便于更换,防止消化内镜存放过程中增生细菌;
17.4、在第一插入孔内设置密封垫层,一方面可以提高对消化内镜前端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消化内镜前端所处保护腔的密封性;
18.5、导向板整体呈喇叭状,更加利于将消化内镜前端导入第二插入孔内。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未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消化内镜管体;20、帽体;21、导向板;22、波纹固定管;23、第二插入孔;30、下端帽;31、消毒杀菌垫层;40、上端帽;41、第一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
26.一种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圆筒状的帽体20,帽体20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帽体20的顶端可拆卸的设有可将其开口封闭的上端帽40,上端帽40的中部设有可供消化内镜前端穿过的第一插入孔41;帽体20的底端设有下端帽30,帽体20底端的中部设有与下端帽30的内腔连通并可供消化内镜前端穿过的第二插入孔23,第二插入孔23与第一插入孔41的位置对应;第二插入孔23朝向帽体20内侧的端口上连接有环形的导向板21,帽体20内设有波纹固定管22,波纹固定管22采用医用橡胶材料,具有优良的弹性,受压形变后对消化内镜可起到良好的夹持固定效果,波纹固定管22的一端与导向板21的外缘端面连接,另一端与上端帽40的底部连接,第一插入孔41、波纹固定管22、导向板21和第二插入孔23依次连通。
27.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帽主要由上端帽40、帽体20和下端帽30三部分构成,并在帽体
20内设置弹性的波纹固定管22对消化内镜的管体进行固定,使用时,将消化内镜前端由第一插入孔41插入,然后将上端帽40与帽体20顶端完成连接,波纹固定管22回缩挤压,将消化内镜管体10夹持固定,采用整体柔性挤压固定,相比于单点挤压固定的方式,不会对消化内镜管体10造成损伤,完成安装后,消化内镜的前端处于下端帽30内被保护起来,可有效防止收到外界磕碰时发生损坏的情况。
2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下端帽30与帽体20的底端螺纹连接,下端帽30的内壁上铺设有消毒杀菌垫层31,可对消化内镜的前端起到辅助的消毒杀菌作用,且便于更换,防止消化内镜存放过程中增生细菌。
2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上端帽40与帽体20的顶端扣接,第一插入孔41内设有密封垫层,一方面可以提高对消化内镜前端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消化内镜前端所处保护腔的密封性。
3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向板21的内径自其与波纹固定管22连接的端口向其与第二插入孔23连接的端口逐渐变小,整体呈喇叭状,更加利于将消化内镜前端导入第二插入孔23内。
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帽体,所述帽体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帽体的顶端可拆卸的设有可将其开口封闭的上端帽,所述上端帽的中部设有可供消化内镜前端穿过的第一插入孔;所述帽体的底端设有下端帽,所述帽体底端的中部设有与下端帽的内腔连通并可供消化内镜前端穿过的第二插入孔,所述第二插入孔与第一插入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插入孔朝向帽体内侧的端口上连接有环形的导向板,所述帽体内设有波纹固定管,所述波纹固定管的一端与导向板的外缘端面连接,另一端与上端帽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插入孔、波纹固定管、导向板和第二插入孔依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帽与帽体的底端螺纹连接,所述下端帽的内壁上铺设有消毒杀菌垫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帽与帽体的顶端扣接,所述第一插入孔内设有密封垫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的内径自其与波纹固定管连接的端口向其与第二插入孔连接的端口逐渐变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固定管为医用橡胶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包括圆筒状的帽体,所述帽体的顶端可拆卸的设有可将其开口封闭的上端帽,所述上端帽的中部设有可供消化内镜前端穿过的第一插入孔;所述帽体的底端设有下端帽,所述帽体底端的中部设有与下端帽的内腔连通并可供消化内镜前端穿过的第二插入孔,所述第二插入孔与第一插入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插入孔朝向帽体内侧的端口上连接有环形的导向板,所述帽体内设有波纹固定管,所述波纹固定管的一端与导向板的外缘端面连接,另一端与上端帽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镜前端保护帽,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消化内镜外壁无压迫性损坏,可有效防护消化内镜的前端不被碰撞损坏。可有效防护消化内镜的前端不被碰撞损坏。可有效防护消化内镜的前端不被碰撞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周琮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琮凯
技术研发日:2022.05.10
技术公布日:2022/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