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

文档序号:33866604发布日期:2023-04-20 04:2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脉搏信号采集领域,涉及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觉醒,人们对提升健康水平的技术表现出了极大需求。中医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传统中医通过对脉搏的跳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传统中医的诊断方式无创,并且具有低风险、低成本和稳定性高的优点,因此,能够利用现代化技术自动进行中医诊脉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2、中医医师在利用脉搏判断患者的健康程度时往往需要关注患者浮、中、沉脉的跳动情况以及左手与右手双手脉搏的跳动情况。现有的电子诊脉仪通常采用力敏传感器,通过机械加压的方式采集人体寸、关、尺三个部位对应的浮、中、沉脉搏信号,上述方法还存在着许多缺陷。第一,机械加压的设计方式存在安全隐患,机械触头的质地较硬,质量较大,当程序出现故障时,过度施力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质地坚硬的传感器触头也会使患者感到不适。第二,现有诊脉仪通常聚焦于采集单侧完整的脉搏信号,而忽略了中医医师在诊脉时对双手脉搏的需求,采集脉搏时很难方便地采集双手脉搏。第三,现有诊脉仪的设计通常需要患者内手腕朝上再进行脉搏信息采集,该设计方式需要对患者脉搏进行定位,易造成偏差。此外,当使用“内手腕向上式”的采集方式时,刚性传感器往往难以与手腕弧度贴合,这使得采集到的脉搏信号的完整性受到限制。

3、因此,提出一种安全隐患较低的、便于采集双手脉搏的、易定位脉搏位置、易贴合手腕弧度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对传统中医的现代化发展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便于采集双手脉搏,且便于定位脉搏采集区域,贴合手腕弧度。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脉搏检测组件、固定腕带。

3、优选的,所述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上壳体外侧形状按照人体手腕弧度设计了左右手都适用的对称接触面,可以实现左右手腕脉搏采集,采集方式为内手腕向下式采集。其中一侧有一个用于嵌入硅胶凸柱的长孔和两个用于显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孔,另一侧有一个用于固定腕带的长孔。

4、优选的,所述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上壳体外侧有一个固定腕带的长条形卡扣,上壳体内侧有固定柱,气泵及电磁阀固定件,电路板固定槽。

5、优选的,所述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下壳体为装置底座,包含四个用于连接上壳体的固定柱,一个type-c或usb接口孔。

6、优选的,所述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脉搏检测组件包括硅胶凸柱、柔性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充气气囊、电磁阀、小型气泵、信息采集处理和通信电路、指示灯组件。

7、优选的,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硅胶凸柱共有三个,按照寸、关、尺位置间隔进行排列,分别粘合一片柔性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凸柱的施压面弧度仿照手指指腹弧度。

8、优选的,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通过对充气气囊的充放气模拟中医脉诊时浮、中、沉三种脉压力度的施加,所述充气气囊位于硅胶凸柱的下方,由其下方的充气气囊固定件固定。

9、所述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可以通过不同方向分别放置左右手,利用同一组柔性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实现对左手和右手的脉搏信息采集。

1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1、(1)使用硅胶凸柱粘合柔性阵列式压力传感器作为脉搏采集触头,使用充气气囊模仿浮、中、沉三种脉压力度的施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柔性的传感器触头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使用充气气囊进行加压更具安全性,即便程序出现故障也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

12、(2)本实用新型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上壳体外侧形状按照人体手腕弧度设计了左右手都适用的接触面,在采集完一侧的脉搏信息后,仅需调转下采集装置的方向便可测量另一侧的脉搏信号。因此,相比于现有诊脉仪,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同时兼顾了双手脉搏的采集,更加贴合中医医师的实际需求,使采集结果更为可靠。

13、(3)本实用新型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测量方式是使患者内手腕向下,更易于对患者脉搏进行定位,内手腕向下测量方式搭配柔性传感触头的设计使传感器与手腕弧度更为贴合,提升了所采集的脉搏信号的完整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脉搏检测组件、固定腕带;所述上壳体外侧形状按照人体手腕弧度设计了左右手都适用的对称接触面,所述上壳体外侧有一个固定腕带的长条形卡扣,上壳体内侧有固定柱,上壳体内部有气泵及电磁阀固定件、电路板固定槽;所述脉搏检测组件包括硅胶凸柱、柔性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充气气囊、电磁阀、小型气泵、信息采集处理和通信电路、指示灯组件;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内部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互换或部分互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采集方式为内手腕向下式采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凸柱共有三个,按照寸、关、尺位置间隔进行排列,分别粘合一片柔性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凸柱的施压面弧度仿照手指指腹弧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充气气囊充放气模拟中医脉诊时浮、中、沉三种脉压力度的施加,充气气囊位于硅胶凸柱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通过type-c或usb方式进行供电,同时提供type-c或usb和蓝牙通信接口,以实现数据传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可以通过不同方向分别放置左右手,利用同一组柔性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实现对左手和右手的脉搏信息采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脉搏检测组件、固定腕带。所述上壳体的外侧形状按照人体手腕弧度设计了左右手都适用的对称接触面,便于获取双手脉搏信息,使信号获取结果与中医医师实际需求更加贴合。所述脉象采集装置使用硅胶凸柱粘合柔性阵列式压力传感器作为脉搏采集触头,通过充气气囊的充放气模仿三种脉压力度的施加,该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所述脉象采集装置的测量方式是使患者内手腕向下,更易于对患者脉搏采集区进行定位,传感器与手腕弧度更为贴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安全隐患低、便于采集双手脉搏的、易定位脉搏采集区域、易贴合手腕弧度的脉象采集装置,对智能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华,吴虹,张全,王汉林,赵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