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8696发布日期:2023-04-19 13:0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肠胃治疗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内窥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

2、内窥镜是针对肠胃病而研发的一种检查设备,使用时将带有摄像头的一端管体导入到患者内部,由于不清楚患者肠胃内部患病的具体位置,因此导管会有较长且较为光滑的一段,但基本导入的长度会小于光滑一段的长度,而未进入患者体内的部分管体就需要医生手持固定,以避免管体自身下滑而错过准确的位置,这种方式医生如果手臂抽搐或者是抖动,都会导致导管位置的变化,费时费力,且影响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多个夹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贯穿的通孔;多个所述夹板分别具有弹性,其均匀的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对应所述通孔边缘的部位,且其靠近所述固定板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其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端之间的间距;多个所述夹板上安装有用于使其相互靠近的紧固件。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治疗时,首先,人工手动将固定板置于患者的面部,使得通孔正对患者的嘴部;然后,人工手动将导管穿过多个夹板之间的区域以及通孔后插入患者的口腔内;最后,通过紧固件使得多个夹板相互靠近并夹紧导管,实现导管的快速固定,固定方便。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实现导管的快速固定,保证导管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且无需人工一直手持导管,省时省力。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所述紧固件为紧固环,所述紧固环可拆卸的套设在多个所述夹板上。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治疗时,首先,人工手动取下紧固环,并将固定板置于患者的面部,使得通孔正对患者的嘴部;然后,人工手动将导管穿过多个夹板之间的区域以及通孔后插入患者的口腔内;最后,人工手动将紧固环套在多个夹板上使得多个夹板相互靠近并夹紧导管,实现导管的快速固定,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9、进一步,多个所述夹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环螺纹套设在多个所述夹板的另一端。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治疗时,首先,人工手动取下紧固环,并将固定板置于患者的面部,使得通孔正对患者的嘴部;然后,人工手动将导管穿过多个夹板之间的区域以及通孔后插入患者的口腔内;最后,人工手动将紧固环套在多个夹板上并拧紧使得多个夹板相互靠近并夹紧导管,实现导管的快速固定,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11、进一步,所述紧固环的内腔呈一端粗、另一端细的结构,其滑动的套设在多个所述夹板上,且其粗端靠近多个所述夹板的另一端;所述紧固环可滑动至其细端包裹住多个所述夹板的另一端以使多个所述夹板的另一端相互贴合,或松开多个所述夹板的另一端以使多个所述夹板的另一端相互分离。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治疗时,首先,人工手动滑动紧固环使其靠近多个夹板的一端,并将固定板置于患者的面部,使得通孔正对患者的嘴部;然后,人工手动将导管穿过多个夹板之间的区域以及通孔后插入患者的口腔内;最后,人工手动滑动紧固环使其细端紧固多个夹板,使得多个夹板相互靠近并夹紧导管,实现导管的快速固定,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13、进一步,多个所述夹板另一端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多个所述限位块在多个所述夹板的另一端相互贴合时可抵住所述紧固环细端的细端。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紧固环紧套多个夹板时多个限位块对紧固环的细端进行限位,避免紧固环与多个夹板发生滑脱,使用方便。

15、进一步,所述夹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板相对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其另一端的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两个圆孔;所述紧固件包括两个螺栓,两个所述螺栓分别穿插在两对所述圆孔内。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治疗时,首先,人工手动取下两个螺栓,并将固定板置于患者的面部,使得通孔正对患者的嘴部;然后,人工手动将导管穿过多个夹板之间的区域以及通孔后插入患者的口腔内;最后,人工手动将两个螺栓穿插在两对圆孔内并使得两个夹板相互靠近以夹紧导管,实现导管的快速固定,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17、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另一侧对应所述通孔处的部位固定安装有用于治疗时插入患者口腔内的定位件。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治疗时定位件位于患者的口腔内,以对固定板进行定位,避免固定板来回移动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19、进一步,所述定位件包括两个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相对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的边缘。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治疗时两个定位板分别插入患者的口腔内,以对固定板进行定位,避免固定板来回移动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21、进一步,所述定位件包括两端均敞口的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与所述通孔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处。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治疗时定位筒插入患者的口腔内,以对固定板进行定位,避免固定板来回移动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23、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上还安装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固定机构。

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治疗时,首先,人工手动将固定板置于患者的面部,并通过固定机构将固定板固定在患者的面部,使得通孔正对患者的嘴部;然后,人工手动将导管穿过多个夹板之间的区域以及通孔后插入患者的口腔内;最后,人工手动通过紧固件使得多个夹板相互靠近以夹紧导管,实现导管的快速固定,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和多个夹板(2),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贯穿的通孔(3);多个所述夹板(2)分别具有弹性,其均匀的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对应所述通孔(3)边缘的部位,且其靠近所述固定板(1)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其远离所述固定板(1)一端之间的间距;多个所述夹板(2)上安装有用于使其相互靠近的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紧固环(4),所述紧固环(4)可拆卸的套设在多个所述夹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夹板(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环(4)螺纹套设在多个所述夹板(2)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环(4)的内腔呈一端粗、另一端细的结构,其滑动的套设在多个所述夹板(2)上,且其粗端靠近多个所述夹板(2)的另一端;所述紧固环(4)可滑动至其细端包裹住多个所述夹板(2)的另一端以使多个所述夹板(2)的另一端相互贴合,或松开多个所述夹板(2)的另一端以使多个所述夹板(2)的另一端相互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夹板(2)另一端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块(5),多个所述限位块(5)在多个所述夹板(2)的另一端相互贴合时可抵住所述紧固环(4)细端的细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板(2)相对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上,其另一端的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两个圆孔;所述紧固件包括两个螺栓(6),两个所述螺栓(6)分别穿插在两对所述圆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另一侧对应所述通孔(3)处的部位固定安装有用于治疗时插入患者口腔内的定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两个定位板(7),两个所述定位板(7)相对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3)的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两端均敞口的定位筒(8),所述定位筒(8)与所述通孔(3)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3)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还安装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板(1)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固定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胃肠病治疗的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多个夹板,固定板上设有贯穿的通孔;多个夹板分别具有弹性,其均匀的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一侧对应通孔边缘的部位,且其靠近固定板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其远离固定板一端之间的间距;多个夹板上安装有用于使其相互靠近的紧固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实现导管的快速固定,保证导管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且无需人工一直手持导管,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高汉超,栾韶东,王茜,宋卓恒,孙慧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