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胃管

文档序号:32671672发布日期:2022-12-24 02:4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胃管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生儿胃管。


背景技术:

2.胃管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的医疗器材,新生儿胃管鼻饲法主要针对吸吮、吞咽能力低下的早产儿,以及因各种疾病不能进食的新生儿,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新生儿除了需要胃管提供肠内营养外还需要使用胃管进行胃肠减压,一些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也要长期留置胃管,以进行胃肠减压。
3.现有技术中的胃管头部是封闭的,在胃管侧壁上开设有三个孔,以便提供肠内营养和进行肠胃减压,但是,由于胃管的开口数量少,因此在进行肠胃减压时回抽胃内容物时效果欠佳,并且在间断或持续回抽胃内容物时由于胃管开孔少导致局部压力大,容易引起胃黏膜损伤,甚至导致胃出血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新生儿胃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生儿胃管,该胃管能够快速抽吸胃内容物,减压效果好,并且能够防止局部负压过高损伤胃黏膜。
5.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新生儿胃管,包括:本体和网兜,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开口,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注射器或负压吸引器,所述本体的第二端封闭,所述本体靠近所述本体的第二端位置开设有至少八个孔洞,所述孔洞沿所述本体的管壁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网兜罩设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且所述网兜盖合于全部的所述孔洞上,所述网兜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网格,所述网格的孔径小于所述孔洞的孔径。
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孔洞的数量为8个~10个。
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第二端与最远的所述孔洞之间的距离为4cm~5cm。
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的孔径为所述孔洞的孔径的一半。
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盖子,所述盖子盖合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开口。
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为聚氨酯材料或硅胶材料。
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兜为塑料材料。
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中间位置设有刻度。
14.本申请的新生儿胃管,通过本体的第一端开口注入新生儿所需的奶液或吸出胃内容物,本体的第二端设置至少八个孔洞,大幅增加了奶液的注入速度和抽吸胃内容物时的效率,同时带有网格的网兜罩设在孔洞上在不会导致奶液堵塞的前提下,能够起到在胃管负压抽吸时缓解局部压力过高的问题,保护新生儿胃黏膜,更好、更快的对胃内的液体和气
体进行引流,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申请的新生儿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申请的网兜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本体;2、网兜;3、孔洞;4、网格;5、盖子;6、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采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新生儿胃管,包括:本体1和网兜2,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开口,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注射器或负压吸引器,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封闭,所述本体1靠近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位置开设有至少八个孔洞3,所述孔洞3沿所述本体1的管壁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网兜2罩设于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且所述网兜2盖合于全部的所述孔洞3上,所述网兜2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网格4,所述网格4的孔径小于所述孔洞3的孔径。
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体1的第一端开口注入新生儿所需的奶液或吸出胃内容物,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至少八个孔洞3,大幅增加了奶液的注入速度和抽吸胃内容物时的效率,同时带有网格4的网兜2罩设在孔洞3上在不会导致奶液堵塞的前提下,能够起到在胃管负压抽吸时缓解局部压力过高的问题,保护新生儿胃黏膜,更好、更快的对胃内的液体和气体进行引流,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2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孔洞3的数量为8个~10个。孔洞3的数量优选为8个,该数量的孔洞3在保证注入和抽吸的效率的同时避免胃管前端开口过多,加工不便的问题。
23.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与最远的所述孔洞3之间的距离为4cm~5cm。4cm~5cm的距离能够保证8~10个孔洞3能够均匀间隔地设置在本体1的外侧壁上,提高胃管的使用效果。
2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网格4的孔径为所述孔洞3的孔径的一半。这样的网格4的孔径使得新生儿的食物更不会被网兜2堵塞,保证了食物输送和容物抽吸的同时防止局部压力过高。
2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设有盖子5,所述盖子5盖合于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开口。盖子5能够盖合于本体1的第一端,在需要连接注射器或负压吸引器时打开盖子5,连接注射器或负压吸引器即可,不需要鼻饲时可以盖紧盖子5,防止异物进入。
2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为聚氨酯材料或硅胶材料。聚氨酯和硅胶均具
有良好的延展性,成型容易,且无毒无味,强度适中,是胃管的优良材料选择。
2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兜2为塑料材料。塑料易于获取,成型容易,成本低廉,可作为网兜2的材料进行制作。
2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1的中间位置设有刻度6。刻度6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清楚地知道胃管的插入深度,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29.综上,本申请的新生儿胃管,通过本体1的第一端开口注入新生儿所需的奶液或吸出胃内容物,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至少八个孔洞3,大幅增加了奶液的注入速度和抽吸胃内容物时的效率,同时带有网格4的网兜2罩设在孔洞3上在不会导致奶液堵塞的前提下,能够起到在胃管负压抽吸时缓解局部压力过高的问题,保护新生儿胃黏膜,更好、更快的对胃内的液体和气体进行引流,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30.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生儿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网兜,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开口,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注射器或负压吸引器,所述本体的第二端封闭,所述本体靠近所述本体的第二端位置开设有至少八个孔洞,所述孔洞沿所述本体的管壁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网兜罩设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且所述网兜盖合于全部的所述孔洞上,所述网兜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网格,所述网格的孔径小于所述孔洞的孔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数量为8个~10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与最远的所述孔洞之间的距离为4cm~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的孔径为所述孔洞的孔径的一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盖子,所述盖子盖合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聚氨酯材料或硅胶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兜为塑料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间位置设有刻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新生儿胃管,其包括本体和网兜,本体的第一端开口,第二端封闭,靠近本体的第二端位置开设有至少八个孔洞,孔洞沿管壁前后间隔设置,孔洞外侧罩设有网兜,网兜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网格,网格孔径小于孔洞孔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大幅增加了奶液的注入速度和抽吸胃内容物时的效率,起到在胃管负压抽吸时缓解局部压力过高的问题,保护新生儿胃黏膜,更好、更快的对胃内的液体和气体进行引流,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血的发生。血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徐富霞 王琴 董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6.01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