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7926发布日期:2023-07-06 11:0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腰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腰带。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人体的腰部含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对人体产生积极有益的健身、美体效果。

2、相关技术中,将偏心振动马达横向安装在按摩腰带上,以基于偏心振动马达的振动对腰部处的穴位进行按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偏心振动马达所产生的振动会通过偏心振动马达的外周壁传递给腰部的皮肤,而偏心振动马达的外周壁与腰部的皮肤之间是通过面与面对接的方式进行传动,该对接方式并不利于偏心振动马达将自身所产生的振动准确且集中地传递给皮肤中的穴位,为此,现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腰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按摩腰带的振动马达所产生的振动无法集中的传递给腰部处的穴位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腰带,包括柔性腰带本体和振动组件,所述柔性腰带本体具有朝向按摩部位的柔性近肤层;所述振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柔性腰带本体内,所述振动组件包括马达、传振件、偏心振子和按摩凸起,所述马达横向安装于所述柔性腰带本体内,所述偏心振子安装于所述马达的输出端,所述马达固定安装于所述传振件,所述传振件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近肤层和所述马达之间的近肤传振部,所述按摩凸起设于所述近肤传振部的朝向所述柔性近肤层的一侧;所述按摩凸起抵顶所述柔性近肤层以使所述柔性近肤层局部形成有沿靠近按摩部位方向凸出的凸出部;或者,所述按摩凸起穿过所述柔性近肤层设置。

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传振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马达外的筒体,所述筒体的部分筒壁形成所述近肤传振部。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两个所述第一侧壁通过所述第二侧壁相连,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和两个所述第二侧壁共同配合以形成容纳所述马达的空间;其中,

5、所述第一侧壁呈平板状设置,其中一所述第一侧壁贴合所述柔性近肤层设置,该第一侧壁的部分筒壁形成所述近肤传振部。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二侧壁呈相互背离的凸弧状设置。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传振件还包括盖体,所述筒体的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偏心振子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盖体可拆卸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马达的引脚显露于所述第二开口。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马达的外壁面和所述筒体的内壁面填充有防水密封件。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传振件为设于所述柔性近肤层和所述马达之间的传振板。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按摩凸起包括定位凸部和按摩头,所述定位凸部凸设于所述近肤传振部的侧面,所述按摩头安装于所述定位凸部;所述柔性近肤层设有按摩口,所述按摩头的周缘夹设在所述按摩口周缘和所述近肤传振部之间,所述按摩头的部分结构穿过所述按摩口设置。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按摩凸起包括定位凸部和按摩头,所述定位凸部凸设于所述近肤传振部的侧面,所述按摩头安装于所述定位凸部;所述柔性近肤层设有按摩口,所述定位凸部穿过所述按摩口,所述按摩口的周缘夹设在所述按摩头和所述近肤传振部之间。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按摩凸起包括定位凸部和按摩头,所述定位凸部凸设于所述近肤传振部的侧面,所述按摩头安装于所述定位凸部;所述按摩头抵顶所述柔性近肤层以使所述柔性近肤层局部形成有沿靠近按摩部位方向凸出的凸出部。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按摩头背向所述定位凸部的一侧形成有外凸的弧形面。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定位凸部的一侧设有槽体结构,所述定位凸部嵌设于所述槽体结构。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腰带包括具有所述柔性近肤层的柔性外套和设于所述柔性外套内的柔性填充层,所述柔性填充层形成有朝向所述柔性填充层敞口的定位腔体,所述振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定位腔体内。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腰带,通过设置与马达传动连接的传振件,并在传振件朝向柔性近肤层的一侧设置凸出的按摩凸起,这样,基于按摩凸起的自由端穿过柔性近肤层与按摩部位处的穴位对接,或者基于按摩凸起的自由端抵顶柔性近肤层以使该柔性近肤层局部凸出形成有与按摩部位处的穴位对接的凸出部,有利于将马达所产生的振动集中地、准确地传递到相关的穴位处,进而提高产品的按摩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振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马达外的筒体,所述筒体的部分筒壁形成所述近肤传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两个所述第一侧壁通过所述第二侧壁相连,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和两个所述第二侧壁共同配合以形成容纳所述马达的空间;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呈相互背离的凸弧状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振件还包括盖体,所述筒体的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偏心振子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盖体可拆卸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马达的引脚显露于所述第二开口;和/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振件为设于所述柔性近肤层和所述马达之间的传振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凸起包括定位凸部和按摩头,所述定位凸部凸设于所述近肤传振部的侧面,所述按摩头安装于所述定位凸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背向所述定位凸部的一侧形成有外凸的弧形面;和/或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包括具有所述柔性近肤层的柔性外套和设于所述柔性外套内的柔性填充层,所述柔性填充层形成有朝向所述柔性填充层敞口的定位腔体,所述振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定位腔体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腰带,包括柔性腰带本体和振动组件,柔性腰带本体具有朝向按摩部位的柔性近肤层;振动组件安装于柔性腰带本体内,振动组件包括马达、传振件、偏心振子和按摩凸起,马达横向安装于柔性腰带本体内,偏心振子安装于马达的输出端,马达固定安装于传振件,传振件包括位于柔性近肤层和马达之间的近肤传振部,按摩凸起设于近肤传振部的朝向柔性近肤层的一侧;按摩凸起抵顶柔性近肤层以使柔性近肤层局部形成有沿靠近按摩部位方向凸出的凸出部;或者,按摩凸起穿过柔性近肤层设置。本技术技术方案有利于将马达所产生的振动集中地传递给按摩部位上相应的穴位。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