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肿瘤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6433发布日期:2023-02-10 19:1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鼠肿瘤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鼠肿瘤剪。


背景技术:

2.在培养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时,为利于til细胞的增殖,需将肿瘤剪至适合厚度。目前,一般采用常规的眼科剪刀将肿瘤进行多次剪切操作,但该方式存在剪切肿瘤不均匀,工作量大的缺点,且重复剪切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影响细胞培养试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鼠肿瘤剪。
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鼠肿瘤剪,包括相铰接的第一剪刀柄和第二剪刀柄,所述第一剪刀柄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刀头,所述第二剪刀柄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刀头;其中
5.所述第一刀头自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半椭圆状的上槽体,所述上槽体沿垂直自身凹陷方向设置有多个间距均匀的上切口;
6.所述第二刀头也自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勺状的下槽体,所述下槽体沿垂直自身凹陷方向设置有多个间距均匀的下切口,所述上切口与所述下切口一一交错对应。
7.在一个可选方案中,所述上槽体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下槽体的凹陷深度。
8.在一个可选方案中,所述上切口的两侧为上刀刃,所述下切口的两侧为下刀刃,所述上刀刃与对应所述下刀刃的间隙为1~3mm。
9.在一个可选方案中,所述上切口的数量至少有12个。
10.在一个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剪刀柄的后端以及所述第二剪刀柄的后端均设置有指环。
11.在一个可选方案中,所述指环的后端设置有延伸柄。
12.在一个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剪刀柄与所述第二剪刀柄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刀头与所述第二刀头处于张开状态。
13.在一个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剪刀柄与所述第一刀头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剪刀柄与所述第二刀头一体成型。
14.在一个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刀头以及所述第二刀头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结构设计合理,能一次完成小鼠肿瘤剪切操作,不仅减少了工作量且避免了因重复剪切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
17.2.还能保障小鼠肿瘤切片的形状相对一致、厚度均匀,利于后续实验使用。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施例的小鼠肿瘤剪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1.图3为第一刀头及第二刀头的立体图;
22.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1.第一剪刀柄,2.第二剪刀柄,3.第一刀头,31.上槽体,32.上切口,33.上刀刃,4.第二刀头,41.下槽体,42.下切口,43.下刀刃,5.指环,51.延伸柄,6.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4.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鼠肿瘤剪,包括相铰接的第一剪刀柄1和第二剪刀柄2,第一剪刀柄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刀头3,第二剪刀柄2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刀头4;其中
25.参见图3所示,第一刀头3自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半椭圆状的上槽体31,上槽体31沿垂直自身凹陷方向设置有多个间距均匀的上切口32;
26.第二刀头4也自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勺状的下槽体41,下槽体41沿垂直自身凹陷方向设置有多个间距均匀的下切口42,上切口32与下切口42一一交错对应。
27.上述结构将常规的两个直线刀头分别设计成半椭圆状结构和勺状结构,以便放置小鼠肿瘤进行剪切;通过在上槽体31上开设上切口32,致使上切口32两侧剩余部位形成上刀刃33,同样在下槽体41上开设下切口42,致使下切口42两侧剩余部位形成下刀刃43。参见图2所示,具体使用时,控制第一剪刀柄1、第二剪刀柄2交叉旋转,使第一刀头3与第二刀头4相互靠近,上切口32与下切口42交错配合即可将一次性将小鼠肿瘤剪切多个成截面一致的切片。
28.在采用该小鼠肿瘤剪后,能一次性完成小鼠肿瘤剪切操作,不仅减少了工作量,且避免了因重复剪切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能保障小鼠肿瘤切片的形状相对一致、厚度均匀,利于后续实验使用。
29.参见图1、图3所示,上槽体31的凹陷深度大于下槽体41的凹陷深度。
30.该深度要求能够保证上切口32能充分插入下切口42,从而将小鼠肿瘤剪切形成独立切片,避免切片处于非断开状态影响后续使用。
31.其中,上切口32的两侧为上刀刃33,下切口42的两侧为下刀刃43,上刀刃33与对应下刀刃43的间隙为1~3mm,该切片厚度规格符合til细胞培养要求。
32.上切口32的数量至少有12个,以便一次性获得多个切片,提高作业效率。
33.参见图1所示,为方便控制第一刀头3与第二刀头4的开合,在第一剪刀柄1的后端以及第二剪刀柄2的后端均设置有指环5。
34.此外,在指环的后端设置有延伸柄51,以方便受力,能有效缓解指环5内的手指操
作带来的压力。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剪刀柄1与第二剪刀柄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6,在弹性件6的作用下,第一刀头3与第二刀头4处于张开状态。
36.通过在该小鼠肿瘤剪中后部位安装弹性件6,利用弹性件6可使第一刀头3与第二刀头4始终处于张开状态,就这方便了随时对小鼠肿瘤进行剪切,操作上更为快捷,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优选弧形弹片,也可采用弹簧代替。
37.第一剪刀柄1与第一刀头3一体成型,第二剪刀柄2与第二刀头4一体成型。
38.优选地,第一刀头3以及第二刀头4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39.不锈钢制成的第一刀头3、第二刀头4不会出现腐蚀损坏等情况,使用寿命长,且表面清洁,不易形成细菌滋生的环境。
4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鼠肿瘤剪,包括相铰接的第一剪刀柄(1)和第二剪刀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柄(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刀头(3),所述第二剪刀柄(2)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刀头(4);其中所述第一刀头(3)自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半椭圆状的上槽体(31),所述上槽体(31)沿垂直自身凹陷方向设置有多个间距均匀的上切口(32);所述第二刀头(4)也自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勺状的下槽体(41),所述下槽体(41)沿垂直自身凹陷方向设置有多个间距均匀的下切口(42),所述上切口(32)与所述下切口(42)一一交错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肿瘤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槽体(31)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下槽体(41)的凹陷深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鼠肿瘤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口(32)的两侧为上刀刃(33),所述下切口(42)的两侧为下刀刃(43),所述上刀刃(33)与对应所述下刀刃(43)的间隙为1~3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鼠肿瘤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口(32)的数量至少有12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肿瘤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柄(1)的后端以及所述第二剪刀柄(2)的后端均设置有指环(5)。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鼠肿瘤剪,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5)的后端设置有延伸柄(5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肿瘤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柄(1)与所述第二剪刀柄(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6),在所述弹性件(6)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刀头(3)与所述第二刀头(4)处于张开状态。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肿瘤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柄(1) 与所述第一刀头(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剪刀柄(2)与所述第二刀头(4)一体成型。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鼠肿瘤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头(3)以及所述第二刀头(4)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鼠肿瘤剪,包括相铰接的第一剪刀柄和第二剪刀柄,所述第一剪刀柄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刀头,所述第二剪刀柄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刀头;其中所述第一刀头自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半椭圆状的上槽体,所述上槽体沿垂直自身凹陷方向设置有多个间距均匀的上切口;所述第二刀头也自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勺状的下槽体,所述下槽体沿垂直自身凹陷方向设置有多个间距均匀的下切口,所述上切口与所述下切口一一交错对应。该小鼠肿瘤剪的结构设计合理,能一次完成小鼠肿瘤剪切操作,不仅减少了工作量且避免了因重复剪切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还能保障小鼠肿瘤切片的形状相对一致、厚度均匀,利于后续实验使用。利于后续实验使用。利于后续实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杰 谭勇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沙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7
技术公布日:20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