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3023发布日期:2023-04-29 19:2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牙科,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


背景技术:

1、全口义齿是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修复体,其修复对象是牙列缺失患者,是为无牙颌患者解决全部天然牙的缺失的问题,完成符合患者解剖生理要求的全牙列颌重建。其主要修复过程及工艺流程有:①详细了解、检查患者牙列缺失情况,作出初步判断和修复治疗计划;②获得精确的口腔组织形态的模型;③垂直距离与正中关系位的确定,做好颌位关系记录;④上颌架并转移颌位关系;⑤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调整平衡颌;⑥在患者口内试戴义齿蜡型,进一步调整咬合;⑦义齿制作完成;⑧初戴义齿,选磨调颌并做戴牙指导。

2、其中确定垂直颌位关系是制作全口义齿的关键步骤。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呈正中颌时,即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部下1/3的距离。牙列缺失和牙周组织吸收后,上、下无牙颌形成的间隙名为颌间距离。确定垂直距离是借助上颌蜡基托和下颌蜡基托实现的。在制作上、下颌蜡基托前,先要准确测量患者口腔内形态进行测量,并还原制作出上无牙颌和下无牙颌的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上颌蜡基托和下颌蜡基托进行制作,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3、1.用铅笔在上、下无牙颌模型上画出基托范围。

4、2.取一块相当于两倍于上颌颌弓长宽的基托蜡片,在酒精灯上烤软后,折叠成双层放于模型上,自模型腭部中份用手指向外轻压蜡片,使其与模型贴合。按照模型上所画的基托范围切除多余蜡片。将增力丝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埋入基托内;下颌蜡基托同理制作。

5、3.制作上颌蜡堤。将蜡片烤软,将蜡片烤软卷成宽厚8-10mm的蜡条,按牙槽嵴形状放置于上颌蜡基托上,并用熔蜡粘合。粘合后,调整蜡堤的高度和宽度,要求如下:从唇系带的根部到颌平面的高度约为22mm;在上颌结节部位,从牙槽嵴顶到颌平面的高度约为12mm;后部宽为8-10mm,前部宽为5-7mm。

6、4.制作下颌蜡堤。将蜡片烤软,将蜡片烤软卷成宽厚8-10mm的蜡条,按牙槽嵴形状放置于下颌蜡基托上,并用熔蜡粘合。粘合后,调整蜡堤的高度和宽度,要求如下:从唇系带的根部到颌平面的高度约为18mm;下颌蜡堤后部高度点定在两侧磨牙后垫中上1/3处,以此三点确定颌平面;后部宽为8-10mm,前部宽为5-7mm。

7、制作完成后,医生将上颌蜡基托和下颌蜡基托戴入患者口内,结合测量工具,并通过息止颌间隙法或面部等分法定位垂直距离的咬合高度,从而对咬合数据进行采集。若垂直距离较低,可用软蜡条加高下颌堤;若垂直距离较高,蜡堤已硬,可适当烫软下颌堤再咬。确定完颌位关系后手工上颌架进行排牙制作。

8、传统的全口义齿制作过程中,上颌蜡基托和下颌蜡基托是利用蜡片在上无牙颌模型和下无牙颌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手工制作,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制作过程费时费力,且由于是手工制作,对制作者的临床经验和制作手法要求较高,若制作者的制作这经验不足,则会严重影响上、下颌蜡基托制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后续咬合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包括与上无牙颌相匹配的上颌基托和与下无牙颌相配合的下颌基托,上颌基托上设有上咬合凸台,下颌基托上设有与上咬合凸台相对应的下咬合凸台;上颌基托和下颌基托均通过3d打印制成。

3、作为优选,所述上颌基托上设有上颌凹槽,下颌基托上设有下颌凹槽。

4、作为优选,上颌凹槽设置在上颌基托的脊顶位置处,下颌凹槽设置在下颌基托的脊顶位置处。

5、作为优选,上咬合凸台的端面相对上无牙颌副承托区最凹处的高度为21~23mm,下咬合凸台的端面相对下无牙颌副承托区最凹处的高度约为17~19mm。

6、作为优选,所述下颌咬合凸台上设有间距调节机构。

7、作为优选,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咬合凸台上的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中螺纹连接有调节螺丝;调节螺丝一端的接触端面可高于下咬合凸台的端面。

8、作为优选,安装孔上靠近下咬合凸台端面的一端设置有埋头槽。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上、下颌基托均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相比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3d打印技术具有很高的制作精度,且降低了对制作者临床经验和制作手法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上无牙颌(1)相匹配的上颌基托(3)和与下无牙颌(2)相配合的下颌基托(4),上颌基托(3)上设有上咬合凸台(7),下颌基托(4)上设有与上咬合凸台(7)相对应的下咬合凸台(8);上颌基托(3)和下颌基托(4)均通过3d打印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基托(3)上设有上颌凹槽(5),下颌基托(4)上设有下颌凹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其特征在于,上颌凹槽(5)设置在上颌基托(3)的脊顶位置处,下颌凹槽(6)设置在下颌基托(4)的脊顶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其特征在于,上咬合凸台(7)的端面相对上无牙颌副承托区最凹处的高度为21~23mm,下咬合凸台(8)的端面相对下无牙颌副承托区最凹处的高度约为17~19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咬合凸台(8)上设有间距调节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咬合凸台(8)上的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内螺纹套筒(10),内螺纹套筒(10)中螺纹连接有调节螺丝(11);调节螺丝(11)一端的接触端面可高于下咬合凸台(8)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其特征在于,安装孔上靠近下咬合凸台(8)端面的一端设置有埋头槽(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数字化设计打印牙托,包括与上无牙颌相匹配的上颌基托和与下无牙颌相配合的下颌基托,上颌基托上设有上咬合凸台,下颌基托上设有与上咬合凸台相对应的下咬合凸台;上颌基托和下颌基托均通过3D打印制成。本技术中,上、下颌基托均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相比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3D打印技术具有很高的制作精度,且降低了对制作者临床经验和制作手法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丰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