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2168发布日期:2023-05-05 12:2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1、输液是医学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由于注射量大,输液时间长,输液时经常需要病人看护人员或者护士时刻关注瓶内液体余量,以便在输液完成时能够及时更换输液瓶或者拆除输液管。

2、现有的输液用报警装置,在使用时,安全性较低,无法及时在需要更换输液瓶或拆除输液管时,发出声觉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或看护人员,从而容易由于人员疏忽造成输液完成血液回流,危及被输液者的健康,此外,在医护人员更换和拆除输液管时,较为不便,给医护人员的工作造成困扰,并且,现有的输液支架的高度不可调节,不能根据病人的需要调节输液瓶的高度,当病人通过颈部血管输液且需要站立时,输液针头位置接近输液瓶位置而造成输液管回血,从而影响输液进程,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底部处贴合设有放置板,且所述放置板上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壳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放置板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壳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壳体上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空腔,且所述空腔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穿孔,两个所述竖杆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穿孔内腔,均延伸至空腔内腔,并共同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空腔内腔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的底部设有导电块,且所述导电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与拉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凹槽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壳体的左侧设有升降机构。

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电极片为左右设置,且两个所述电极片分别与外接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弧形夹板,且两个所述弧形夹板均位于放置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弧形夹板为左右设置,且两个所述弧形夹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两个所述l形杆l形结构较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块,且所述第一螺纹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腔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腔共同贯穿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壳体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右端贯穿轴承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摇轮,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靠近后侧处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均活动连接在滑槽内腔。

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为透明塑料材质。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螺纹块,且所述第二螺纹块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左侧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二螺纹块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腔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座,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靠近底端处套设有从动齿轮,且所述从动齿轮的右侧啮合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上圆心处贯穿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且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摇轮。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吸盘,且若干个所述吸盘以底座的底部为中心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板,且所述滑板上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内腔贯穿设有方杆,所述方杆的顶端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方杆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10、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通过放置板、弹簧、竖杆、拉板、固定杆、绝缘板、导电块和电极片之间的相互配合当输液瓶中药液输完后,放置板会在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通过两个竖杆共同推动拉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导电块插入进两个电极片之间,从而接通蜂鸣器的电源,通过蜂鸣器发出声觉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或看护人员进行更换输液瓶或拆除输液管,提高输液者的安全性;

12、2、通过第一手摇轮、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块、滑块、滑槽和l形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便捷的带动两个弧形夹板相对移动对输液瓶进行夹持限位,同时又便于对输液瓶进行拆卸,解决了医护人员对输液瓶拆装的困扰;

13、3、通过底座、第二螺纹杆、从动齿轮、传动齿轮、转杆、第二手摇轮、方杆和滑板之间相互配合便于对壳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对输液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效果更好。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靠近底部处贴合设有放置板(2),且所述放置板(2)上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壳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放置板(2)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且所述弹簧(3)的底端与壳体(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2)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杆(4),所述壳体(1)上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空腔(6),且所述空腔(6)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穿孔,两个所述竖杆(4)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穿孔内腔,均延伸至空腔(6)内腔,并共同固定连接有拉板(5),所述空腔(6)内腔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槽(26),且所述固定槽(26)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极片(27),所述电极片(27)的底部设有导电块(28),且所述导电块(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板(29),所述绝缘板(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所述固定杆(30)的底端与拉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8),所述凹槽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7),所述放置板(2)的顶部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壳体(1)的左侧设有升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极片(27)为左右设置,且两个所述电极片(27)分别与外接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弧形夹板(9),且两个所述弧形夹板(9)均位于放置板(2)的顶部,两个所述弧形夹板(9)为左右设置,且两个所述弧形夹板(9)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10),两个所述l形杆(10)l形结构较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块(11),且所述第一螺纹块(1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腔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腔共同贯穿设有第一螺纹杆(12),所述壳体(1)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杆(12)的右端贯穿轴承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摇轮(13),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块(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壳体(1)的内腔顶部靠近后侧处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均活动连接在滑槽内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放置槽(14),且所述放置槽(14)为透明塑料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螺纹块(17),且所述第二螺纹块(17)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左侧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二螺纹块(17)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腔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18),所述第二螺纹杆(18)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座(15),且所述第二螺纹杆(18)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顶板(19),所述第二螺纹杆(18)的外侧靠近底端处套设有从动齿轮(20),且所述从动齿轮(20)的右侧啮合有传动齿轮(21),所述传动齿轮(21)上圆心处贯穿设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的底端与底座(15)的顶部活动连接,且所述转杆(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摇轮(2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吸盘(16),且若干个所述吸盘(16)以底座(15)的底部为中心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块(1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板(24),且所述滑板(24)上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内腔贯穿设有方杆(25),所述方杆(25)的顶端与顶板(19)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方杆(25)的底端与底座(15)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输液用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底部处贴合设有放置板,且所述放置板上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壳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开槽,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放置板、弹簧、竖杆、拉板、固定杆、绝缘板、导电块和电极片之间的相互配合当输液瓶中药液输完后,放置板会在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通过两个竖杆共同推动拉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导电块插入进两个电极片之间,从而接通蜂鸣器的电源,通过蜂鸣器发出声觉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或看护人员进行更换输液瓶或拆除输液管,提高输液者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方泉
技术研发日:2022070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