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1404发布日期:2022-12-07 01:5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


背景技术:

2.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对伤口进行养护处理,使伤口快速愈合减轻病人的术后疼痛感,通常需要在伤口处上药,然后将纱布覆盖到伤口处,最后使用绷带多次缠绕,在每天换药时都要重复这一步骤,以保证伤口的愈合。
3.现有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保护方式较为复杂,需要多次缠绕胶布导致医生换药的复杂性,并且每天都需要这种操作方式,无形中增加了过多的时间,使医生的操作效率降低。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解决现有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保护方式较为复杂,需要多次缠绕胶布导致医生换药的复杂性,并且每天都需要这种操作方式,无形中增加了过多的时间,使医生的操作效率降低。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包括:主护带、左固定带、右固定带、通气孔、通气槽、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护套、观察板、纱布、第三魔术贴;
8.所述主护带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固定带、右固定带,所述左固定带、右固定带均为弹性布料材质,所述左固定带、右固定带的顶面外侧均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侧开设有通气槽,所述左固定带的顶面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右固定带底面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主护带的中部设有护套,所述护套间隔设有两个,所述护套之间设有观察板,所述观察板整体为透明材质,其与护套均为向上隆起的弧形状弹性带,所述护套的底部相邻侧边均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第三魔术贴处设有与之相互粘合的纱布。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纱布两端的延伸长度超过第三魔术贴的外侧。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纱布的两侧延伸宽度大于第三魔术贴的宽度。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魔术贴的数量至少设有三组。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观察板与护套密封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气孔、通气槽在覆盖后对伤口以外的皮肤起到透气效果,防止天气炎热时皮肤不能透气排汗造成出现皮疹的情况,使患者的不适感增加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的相互粘合使左固定带、右固定带固定在术肢处,在换药时只需将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分离,即可取下护带进行换药,节
省了医生去除绷带的时间,并且降低了换药的操作繁琐度。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护套的设置使整体护带与术肢的贴合度更高,并且通过观察板的设置,可以随时观察纱布与伤口的贴合度,使可视度更高,避免伤口出现不好的情况,无法随时发现进行紧急处理,通过第三魔术贴的设置,使纱布有效被固定,并且在放入或取下纱布使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细节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仰视细节图。
20.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主护带、2-左固定带、3-右固定带、4-通气孔、5-通气槽、6-第一魔术贴、7-第二魔术贴、8-护套、9-观察板、10-纱布、11-第三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22.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包括:主护带1、左固定带2、右固定带3、通气孔4、通气槽5、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7、护套8、观察板9、纱布10、第三魔术贴11;
23.如图1-图3所示,所述主护带1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固定带2、右固定带3,所述左固定带2、右固定带3均为弹性布料材质,所述左固定带2、右固定带3的顶面外侧均开设有通气孔4,所述通气孔4的内侧开设有通气槽5,通过通气孔4、通气槽5在覆盖后对伤口以外的皮肤起到透气效果,防止天气炎热时皮肤不能透气排汗造成出现皮疹的情况,使患者的不适感增加,所述左固定带2的顶面设有第一魔术贴6,所述右固定带3底面设有第二魔术贴7,通过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7的相互粘合使左固定带2、右固定带3固定在术肢处,在换药时只需将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7分离,即可取下护带进行换药,节省了医生去除绷带的时间,并且降低了换药的操作繁琐度,所述主护带1的中部设有护套8,所述护套8间隔设有两个,所述护套8之间设有观察板9,所述观察板9整体为透明材质,其与护套8均为向上隆起的弧形状弹性带,通过护套8的设置使整体护带与术肢的贴合度更高,并且通过观察板9的设置,可以随时观察纱布与伤口的贴合度,使可视度更高,避免伤口出现不好的情况,无法随时发现进行紧急处理,所述护套8的底部相邻侧边均设有第三魔术贴11,所述第三魔术贴11处设有与之相互粘合的纱布10,通过第三魔术贴11的设置,使纱布10有效被固定,并且在放入或取下纱布使更加方便。
24.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纱布10两端的延伸长度超过第三魔术贴11的外侧。
25.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纱布10的两侧延伸宽度大于第三魔术贴11的宽度。
26.以上两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纱布10的覆盖面增大,进一步提升可靠性,同时在取下纱布10时更加容易操作,防止取纱布10时造成伤口牵拉疼痛。
27.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魔术贴6的数量至少设有三组,其目的在于方便根据术肢的粗细去调整整体护套的松紧度,更加满足使用需求。
28.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观察板9与护套8密封连接,其目的在于防止细菌灰尘从观察板9的细缝中进入到纱布10内,对伤口造成影响。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0.在需要换药时,首先将伤口处涂覆药品,然后将纱布10与第三魔术贴11粘合,粘合后将纱布10对准伤口处覆盖,通过观察板9实时观察覆盖位置,通过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7的相互粘合使左固定带2、右固定带3固定在术肢处,在需要取下纱布10时,解除左固定带2、右固定带3,将护套8微微掀起,由于纱布10的长度大于护套8,分次缓慢将纱布10与第三魔术贴11解除固定,防止对伤口造成牵引疼痛。
31.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包括:主护带;所述主护带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固定带、右固定带,所述左固定带、右固定带均为弹性布料材质,所述左固定带、右固定带的顶面外侧均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侧开设有通气槽,所述左固定带的顶面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右固定带底面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主护带的中部设有护套,所述护套间隔设有两个,所述护套之间设有观察板,所述观察板整体为透明材质,其与护套均为向上隆起的弧形状弹性带,所述护套的底部相邻侧边均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第三魔术贴处设有与之相互粘合的纱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布两端的延伸长度超过第三魔术贴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布的两侧延伸宽度大于第三魔术贴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魔术贴的数量至少设有三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板与护套密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包括:主护带、左固定带、右固定带、通气孔、通气槽、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护套、观察板、纱布、第三魔术贴,主护带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固定带、右固定带,所述左固定带、右固定带均为弹性布料材质,所述左固定带、右固定带的顶面外侧均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侧开设有通气槽,所述左固定带的顶面设有第一魔术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伤口保护套解决现有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保护方式较为复杂,需要多次缠绕胶布导致医生换药的复杂性,并且每天都需要这种操作方式,无形中增加了过多的时间,使医生的操作效率降低。低。低。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05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