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氧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8174发布日期:2023-05-05 15:1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氧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吸氧,尤其涉及一种吸氧管组。


背景技术:

1、鼻导管输氧是较经济有效的常用给氧方法,咽喉为天然的储气囊,无增加死腔及漏气之弊,输氧管采用天然橡胶制成,供临床患者输送氧气用,即鼻导管放入鼻内约1cm即管口在鼻前庭。

2、传统的输氧管在使用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患者在长时间使用时,由于管道的挤压导致其面部、耳部以及鼻部均会产生较大的不适感,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其次就是其长度不易调节,在作业时容易牵扯到患者的鼻部,造成不便和不适。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吸氧管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吸氧管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吸氧管组,包括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和副管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副管上固定套接有吸氧鼻,所述吸氧鼻与副管连通设置,所述吸氧鼻的两端边缘处均设有凸起,所述副管上活动套设有耳罩,所述耳罩设有一对,且对称设置。

4、优选地,所述副管呈环形管状。

5、优选地,所述凸起为软质橡胶材质,并与吸氧鼻之间相互倾斜设置,且凸起呈外翻状。

6、优选地,所述耳罩套设在副管,耳罩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脸颊贴。

7、优选地,所述主管的端头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副管的一端密封插设在套管内,所述套管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贯穿套管并延伸置其外部,所述转动柱上绕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与副管的端头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主管远离副管的一端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夹,所述卡夹呈弯曲的爪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通过设置的凸起、耳罩、脸颊贴的配合,以达到分别利用凸起、耳罩、脸颊贴来对患者的鼻部、脸部和耳部进行保护,防止局部压力过大而导致长时间使用后的不适,因此能更好的提高对患者的保护和舒适度。

11、2、通过设置的套管、转动柱、连接绳的配合,以达到利用套管来作为主管、副管的衔接体,利用转动转动柱的方式来调整连接绳的长度,继而精确的控制副管抽出的长度,不会牵扯到患者鼻部,也有利于精确调整。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氧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和副管(2),所述主管(1)和副管(2)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副管(2)上固定套接有吸氧鼻(3),所述吸氧鼻(3)与副管(2)连通设置,所述吸氧鼻(3)的两端边缘处均设有凸起(4),所述副管(2)上活动套设有耳罩(5),所述耳罩(5)设有一对,且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2)呈环形管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为软质橡胶材质,并与吸氧鼻(3)之间相互倾斜设置,且凸起(4)呈外翻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罩(5)套设在副管(2),耳罩(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脸颊贴(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端头固定连接有套管(7),所述副管(2)的一端密封插设在套管(7)内,所述套管(7)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柱(8),所述转动柱(8)贯穿套管(7)并延伸置其外部,所述转动柱(8)上绕设有连接绳(9),所述连接绳(9)与副管(2)的端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远离副管(2)的一端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夹(10),所述卡夹(10)呈弯曲的爪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氧管组,包括主管和副管,主管和副管之间活动连接,副管上固定套接有吸氧鼻,吸氧鼻与副管连通设置,吸氧鼻的两端边缘处均设有凸起,副管上活动套设有耳罩,耳罩设有一对,且对称设置。本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输氧管来说,具有更好的舒适性,为患者长时间使用提供更高的舒适度,同时在对管子进行长度调节时不会牵扯到患者鼻部,也有利于精确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宫琳,李婷,孙莹,吴丽莎,李晓雪,郝燕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