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7631发布日期:2023-05-17 16:4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导丝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可视导丝。


背景技术:

1、目前对于人体腔道,如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等大腔道(大于10mm腔道)部位有对应的胃镜、十二指肠镜、肠镜等可以进行可视化观察;在稍小一些的人体腔道(4~10mm),如输尿管、支气管,也有对应的输尿管镜、支气管镜可以进行可视化观察,从而发现病变并进行治疗。

2、目前有波士顿科学、南京微创等公司,采用了胆胰成像导管技术,实现了胆总管内的可视化观察和治疗,但无法进入更细的肝管、胆囊管、胰管以及胆囊内部进行观察。

3、现有技术中,输尿管镜、支气管镜或者更细小的人体腔道内,如胆管、胰管、目前主要依靠注入造影剂后在x射线下进行显影观察,而无法进行直视观察,观察效果差,且x线会对施术者造成伤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视导丝。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导丝,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视导丝,包括图像转换主板,所述图像转换主板的前侧电性连接有信号传输接头;所述图像转换主板远离信号传输接头的一侧安装有鞘管;所述鞘管的内部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与图像转换主板之间通过电源传输线连接;所述鞘管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光源通道。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摄像头为mini摄像头。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源位于图像转换主板上,且由光纤传递到前端;所述光源为前端led冷光源,且光源至少有一个发光点。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鞘管选用单一材质的弹簧管或高分子材料管或者镍钛管或者多种管体组合的复合型的管体。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摄像头的外侧设有防电磁干扰的防护层。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图像转换主板具有信号转换功能。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人体更细小腔道内,如两毫米以下的腔道,如肝管、胆囊管、胰管以及胆囊内部进行观察,也可以实现在血管内壁对血栓进行抵近观察,解决了之前只能x射线下间接观察分析的病理分析痛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视导丝,包括图像转换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转换主板(1)的前侧电性连接有信号传输接头(2);所述图像转换主板(1)远离信号传输接头(2)的一侧安装有鞘管(3);所述鞘管(3)的内部安装有摄像头(4),且摄像头(4)与图像转换主板(1)之间通过电源传输线连接;所述鞘管(3)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光源通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4)为mini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位于图像转换主板(1)上,且由光纤传递到前端;所述光源为前端led冷光源,且光源至少有一个发光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3)选用单一材质的弹簧管或高分子材料管或者镍钛管或者多种管体组合的复合型的管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4)的外侧设有防电磁干扰的防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转换主板(1)具有信号转换功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视导丝,包括图像转换主板,所述图像转换主板的前侧电性连接有信号传输接头;所述图像转换主板远离信号传输接头的一侧安装有鞘管;所述鞘管的内部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与图像转换主板之间通过电源传输线连接;所述鞘管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光源通道;本技术实现了在人体更细小腔道内,如两毫米以下的腔道,如肝管、胆囊管、胰管以及胆囊内部进行观察,也可以实现在血管内壁对血栓进行抵近观察,解决了之前只能X射线下间接观察分析的病理分析痛点。

技术研发人员:焦玉芬,王均师,周儒春,黄希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首鼎视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