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勾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0500发布日期:2023-05-25 00:4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勾钢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勾钢板。


背景技术:

1、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多见于肩关节外伤,因大结节为肩关节多根肩袖的附着点,因此易发生撕脱骨折,且经常合并有肱骨近段的骨折,因此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患侧的肩关节活动。

2、目前,对于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治疗方式多采用克氏针、螺钉或内固定钢板固定,采用钢板固定方式,仍存在撕脱大结节固定不牢靠并向上移位的情况,导致大结节骨折不愈合,患者不得不进行二次手术这些严重并发症,以及螺钉退出的情况,而部分骨科医生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铆钉缝合编织固定的方式固定骨折的大结节,但其复位效果难以到达解剖复位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勾钢板,用来解决现在的钢板存在螺钉容易退出以及撕脱大结节向上位移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勾钢板,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为一体连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处安装有沉头螺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压孔, 固定孔为阶梯状结构,固定孔处设置有防止螺栓脱落的止退装置,上固定板顶部一体连接有防止大结节处撕脱的限位部,限位部为l型结构,限位部竖直部的底部为尖端结构。

3、上固定板的长度为3cm,上固定板的最宽的地方d1为5cm。

4、下固定板的长度为2cm,下固定板的最宽的地方d2为1cm。

5、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采用钛合金材质。

6、止退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孔阶梯处的圆球形凸起,凸起上可拆卸连接有挡片,挡片上开设有与凸起相对应的安装孔。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本钢板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大结节和肱骨处,设计有固定孔和加压孔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进行固定;限位部为l型结构,限位部竖直部的底部为尖端结构,通过尖端结构扎入大结节的顶部,防止大结节向上位移;止退装置增加了沉头螺钉防脱落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勾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为一体连接,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上均开设有固定孔(3),固定孔(3)处安装有沉头螺钉,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压孔(4), 固定孔(3)为阶梯状结构,固定孔(3)处设置有防止螺栓脱落的止退装置,上固定板(1)顶部一体连接有防止大结节处撕脱的限位部,限位部(5)为l型结构,限位部(5)竖直部的底部为尖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勾钢板,其特征在于:上固定板(1)的长度为3cm,上固定板(1)的最宽的地方d1为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勾钢板,其特征在于:下固定板(2)的长度为2cm,下固定板(2)的最宽的地方d2为1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勾钢板,其特征在于: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采用钛合金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勾钢板,其特征在于:止退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孔(3)阶梯处的圆球形凸起(6),凸起(6)上可拆卸连接有挡片(7),挡片(7)上开设有与凸起相对应的安装孔(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勾钢板,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为一体连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处安装有沉头螺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压孔,固定孔为阶梯状结构,固定孔处设置有防止螺栓脱落的止退装置,上固定板顶部一体连接有防止大结节处撕脱的限位部,限位部为L型结构,限位部竖直部的底部为尖端结构;用来解决现在的钢板存在螺钉容易退出以及撕脱大结节向上位移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薛喆,张清华,关振鹏,王鲁宁,周少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薛喆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