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

文档序号:34569965发布日期:2023-06-28 11:5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

本技术涉及医疗,具体是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


背景技术:

1、精液检查能够:1、评估男性生殖功能和生殖道通畅,对男性生育低下进行适当治疗,并监测治疗反应;2、不孕夫妇对生育潜力的评估及适宜治疗方式的选择;3、测量男性避孕措施的效果,输精管闭塞和干预措施,包括激素男性避孕和其他潜在的方法。

2、who第六版提出,每次射精的精子总数(精子输出量)比精子浓度有更多的诊断价值,为此,需准确地测量精液体积。目前生殖中心提供的标本容器为清洁的大口塑料容器,大口径的塑料容器没有精确的刻度标注,无法直观表明精液体积。

3、因为这种弊端,实验室多通过称重已经收集它的容器中的样品来测量精液体积。根据样本重量计算体积存在问题,常规精液密度在1.03~1.04g/ml之间,但在生殖系统炎症分泌物成分复杂的情况下,密度可能存在误差。

4、目前生殖中心在患者取精时,大多提供的是广口的塑料杯,多为40ml容量,每10ml为一个刻度标尺。正常成年男性一次排精量一般为2~6ml,故在6ml以下的精液量测算是最重要的部分,现有的精液杯无法精确测量精液量,对于估算精子数量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所述精液杯包括透明管体和斜斗,所述斜斗的内直径由下而上逐渐增大,斜斗连通设置在透明管体的口部。

4、所述透明管体的外壁上设置第一容量刻度线,所述斜斗的外壁上设置第二容量刻度线,所述第一容量刻度线和第二容量刻度线均用于测量精液体积。

5、优选地,所述透明管体和斜斗为一体式结构。

6、优选地,所述透明管体为空心圆柱管体,内直径为1.60cm,高度为3.00cm,用于测量小于6ml的精液量。

7、优选地,所述斜斗为倒置空心锥台,所述倒置空心锥台底部内直径为1.60cm,并与空心圆柱管体口部圆滑连接,顶部内直径为5.20cm,高度为6.0cm。

8、优选地,所述精液杯还包括支撑组件,用于精液杯的支撑。

9、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板,顶板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杆;

10、所述斜斗的顶部设置有法兰,法兰搭接在顶板上。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

12、优选地,所述法兰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插入顶板内限位。

13、优选地,所述精液杯还包括水平仪,水平仪水平设置在精液杯上。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精液杯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出精确的容积刻度标尺,对精液体积进行精确测量;下透明管体与上斜斗整体设计,便于精液流入透明管体,减少精液的损失,对于精液量少于6ml体积能够更加精确的测量;

16、2、本实用新型精液杯还设置有支撑组件和水平仪,通过水平仪和支撑组件上的支撑杆配合使用,对精液面进行调平同时增加精液杯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液杯包括透明管体(1)和斜斗(2),所述斜斗(2)的内直径由下而上逐渐增大,斜斗(2)连通设置在透明管体(1)的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管体(1)和斜斗(2)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管体(1)为空心圆柱管体,内直径为1.60cm,高度为3.00cm,用于测量小于6ml的精液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斗(2)为倒置空心锥台,所述倒置空心锥台底部内直径为1.60cm,并与空心圆柱管体口部圆滑连接,顶部内直径为5.20cm,高度为6.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2)为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21)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插入顶板(31)内限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准测定精液量的精液杯,所述精液杯包括透明管体和斜斗,所述斜斗的内直径由下而上逐渐增大,斜斗连通设置在透明管体的口部;所述透明管体的外壁上设置第一容量刻度线,所述斜斗的外壁上设置第二容量刻度线,所述第一容量刻度线和第二容量刻度线均用于测量精液体积。本技术精液杯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出精确的容积刻度标尺,能准确的对精液体积进行测量;下透明管体与上斜斗整体设计,便于精液流入透明管体,减少精液的损失,对于精液量少于6ml体积能够更加精确的测量;精液杯还设置有支撑组件和水平仪,通过水平仪和支撑组件上的支撑杆配合使用,对精液面进行调平同时增加精液杯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斌,刘胜京,邓楹君,郭俊,黄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