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颅窝开颅手术撑开钳

文档序号:35166992发布日期:2023-08-18 13:5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颅窝开颅手术撑开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颅窝开颅手术撑开钳。


背景技术:

1、在头部开颅手术过程中,撑开钳为手术时最常见的工具。目前现有撑开钳用于将其固定与头架的固定夹仅设置于某一个钳柄上,方向调节有限,拆装复杂且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后颅窝开颅手术撑开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后颅窝开颅手术撑开钳包括钳体,所述钳体由两个钳柄通过铰接螺母铰接行成,还包括有两个固定夹、两个撑开爪和调节机构,每个所述固定夹包括安装板、定位螺母、限位螺栓、限位板和调紧螺母,所述安装板的安装端通过定位螺母转动连接在所述钳柄上,所述限位板通过两个所述限位螺栓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固定端设置,所述调紧螺母贯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安装板的固定端,并与所述安装板的固定端螺纹连接。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钳体固定在头架上时,先松开定位螺母,使得安装板可以在钳柄上转动,定位螺母为蝴蝶螺母,利于手动调节,调整调紧螺母,从而挤压限位板,让限位板在限位螺栓上滑动,通过限位板和安装板的固定端夹紧头架,使得钳体和头架连接,调节定位螺母,调整钳体与固定夹的角度,并将将安装板固定在钳体上,使钳体完全固定在头架上;两个固定夹使得钳体固定在头架上的角度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调整。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进一步,两个所述撑开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钳柄工作端,所述撑开爪爪端呈一定角度向外翻。

7、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曲型齿条、挡片、限位卡和固定螺母,所述曲型齿条固定安装于一个所述钳柄位于指环和铰接螺母之间,另一个所述钳柄指环和铰接螺母之间开有通孔,所述曲型齿条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螺母转动设置有限位卡,且所述限位卡在所述挡片的作用下,与所述曲型齿条啮合;所述挡片转动设置在所述钳柄上,通过转动所述挡片以使所述挡片与所述限位卡作用或非作用。

8、进一步,所述挡片为刚性不锈合金材质。

9、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安装端面向所述钳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滑齿纹,所述钳柄上对应所述第一防滑齿纹设置有第二防滑齿纹。



技术特征:

1.一种后颅窝开颅手术撑开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1),所述钳体(1)由两个钳柄(2)通过铰接螺母(3)铰接行成,还包括有两个固定夹(4)、两个撑开爪(5)和调节机构(6),每个所述固定夹(4)包括安装板(41)、定位螺母(42)、限位螺栓(43)、限位板(44)和调紧螺母(45),所述安装板(41)的安装端通过定位螺母(42)转动连接在所述钳柄(2)上,所述限位板(44)通过两个所述限位螺栓(43)平行于所述安装板(41)的固定端设置,所述调紧螺母(45)贯穿所述限位板(44)和所述安装板(41)的固定端,并与所述安装板(41)的固定端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后颅窝开颅手术撑开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撑开爪(5)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钳柄(2)工作端,所述撑开爪(5)爪端呈一定角度向外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后颅窝开颅手术撑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曲型齿条(61)、挡片(62)、限位卡(63)和固定螺母(64),所述曲型齿条(61)固定安装于一个所述钳柄(2)位于指环和铰接螺母(3)之间,另一个所述钳柄(2)指环和铰接螺母(3)之间开有通孔,所述曲型齿条(61)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螺母(64)转动设置有限位卡(63),且所述限位卡(63)在所述挡片(62)的作用下,与所述曲型齿条(61)啮合;所述挡片(62)转动设置在所述钳柄(2)上,通过转动所述挡片(62)以使所述挡片(62)与所述限位卡(63)作用或非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后颅窝开颅手术撑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62)为刚性不锈合金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后颅窝开颅手术撑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1)的安装端面向所述钳柄(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滑齿纹,所述钳柄(2)上对应所述第一防滑齿纹设置有第二防滑齿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颅窝开颅手术撑开钳,包括钳体,所述钳体由两个钳柄通过铰接螺母铰接行成,还包括有两个固定夹、两个撑开爪和调节机构,每个所述固定夹包括安装板、定位螺母、限位螺栓、限位板和调紧螺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钳体固定在头架上时,使得安装板可以在钳柄上转动,调整调紧螺母,让限位板在限位螺栓上滑动,通过限位板和安装板的固定端夹紧头架,使得钳体和头架连接,调节定位螺母,调整钳体与固定夹的角度,并将将安装板固定在钳体上,限位螺栓使钳体完全固定在头架上;两个固定夹使得钳体固定在头架上的角度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陈劲草,赵文元,李洁莉,柴乾坤,李正伟,章剑剑,辛灿,张继波,余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