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6849发布日期:2023-08-05 21:2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呼吸科,具体为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1、吸痰器主要是电动式多功能负压吸痰器和简易手动吸痰器,操作端需要连接吸痰管或海绵吸痰管方可使用。一般常用电动式,有电源开关和手控开关,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吸痰和口腔护理,简单易学。

2、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155706.0,其整体结构简单、稳定性好、避免了吸痰口堵塞,然而该装置工作效率单一,不能灵活的多次使用,对于在吸痰过程中吸痰管出现问题后,不能快速的解决该次吸痰作业,对于吸痰工作的时间造成混乱,而在吸痰作业时,对于不同吸痰患者吸痰时间以及吸痰量没有准确的数据,不能够及时进行更换吸痰管,同时只有一个吸口,需要医护人员不断的调整吸口位置进行对口腔内部的多范围吸取,患者口腔有摩擦疼痛不适感。

3、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解决了不能快速进行吸痰头的更换,一个吸口给患者口腔有摩擦疼痛不适感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水箱和吸痰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顶部搭接相连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的底部搭接相连有喷淋头,所述喷淋组件的一侧搭接相连有电性连接组件,所述喷淋头的底部搭接相连有储痰箱,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吸痰管,所述吸痰管的一侧嵌入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底部搭接相连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负压腔,所述连接管道的内部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药水稀释管,所述吸痰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气吸痰管,所述导气吸痰管的顶部搭接相连有转换头,所述转换头的一侧搭接相连有第一多孔吸痰头,所述第一多孔吸痰头的底部搭接相连有第二多孔吸痰头,所述负压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泵。

5、优选的,所述药水稀释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稀释吸痰头。

6、优选的,所述水箱呈圆角矩形形态,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内部上半部位,喷淋组件与电性连接组件构成电性相接,喷淋头呈半圆弧形。

7、优选的,所述吸痰管呈纵向长条形,且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两侧,数量为两条,吸痰管、连接管道、负压管、负压腔构成负压吸力相接,导气吸痰管安装设置在吸痰管的内部,且数量为两,导气吸痰管、转换头、第一多孔吸痰头、第二多孔吸痰头构成管道相接。

8、(三)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稀释清洁机构,在装置内部上半部位安装设置水箱,通过水箱底部设置连接喷淋组件,进而搭配喷淋头进行对储痰箱喷水,进一步缓解内部痰液的结块等现象,对储痰箱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也便于后期清洁工作的快速完成,减少结块堆积的问题,而喷淋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电性连接组件,有效的便于对喷淋组件功能元件进行电力支持,形成电性相接,提高装置的多功能清洁便捷性。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孔吸痰机构,在装置两侧安装设置吸痰管,吸痰管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道,利用连接管道一侧搭接相连的负压管形成吸力补给,完成对痰液的吸附作业,通过在吸痰管的内部安装设置两根导气吸痰管,设置有两条吸痰管进行及时的补给更换,而导气吸痰管的顶部设置有转换头,进一步便于吸痰头堵塞后快速的清洁更换,再次通过设置第一多孔吸痰头、第二多孔吸痰头进行吸痰作业,便于多方位多角度的对口腔内壁进行较为全面的吸痰作业,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对患者口腔的摩擦伤害,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水箱(2)和吸痰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顶部搭接相连有水箱(2),所述水箱(2)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喷淋组件(3),所述喷淋组件(3)的底部搭接相连有喷淋头(5),所述喷淋组件(3)的一侧搭接相连有电性连接组件(4),所述喷淋头(5)的底部搭接相连有储痰箱(6),所述装置主体(1)的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吸痰管(7),所述吸痰管(7)的一侧嵌入连接有连接管道(8),所述连接管道(8)的底部搭接相连有负压管(9),所述负压管(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负压腔(10),所述连接管道(8)的内部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药水稀释管(13),所述吸痰管(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气吸痰管(12),所述导气吸痰管(12)的顶部搭接相连有转换头(14),所述转换头(14)的一侧搭接相连有第一多孔吸痰头(15),所述第一多孔吸痰头(15)的底部搭接相连有第二多孔吸痰头(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泵(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水稀释管(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稀释吸痰头(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呈圆角矩形形态,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上半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3)与电性连接组件(4)构成电性相接,喷淋头(5)呈半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7)呈纵向长条形,且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两侧,数量为两条,吸痰管(7)、连接管道(8)、负压管(9)、负压腔(10)构成负压吸力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吸痰管(12)安装设置在吸痰管(7)的内部,且数量为两,导气吸痰管(12)、转换头(14)、第一多孔吸痰头(15)、第二多孔吸痰头(17)构成管道相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呼吸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呼吸科医生用吸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水箱和吸痰管,装置主体的内部顶部搭接相连有水箱,水箱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的底部搭接相连有喷淋头,喷淋组件的一侧搭接相连有电性连接组件,喷淋头进行对储痰箱喷水,缓解内部痰液的结块等现象,减少结块堆积的问题,而喷淋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电性连接组件,形成电性相接,设置多孔吸痰机构,利用连接管道相连的负压管完成对痰液的吸附作业,转换头便于吸痰头堵塞后快速的清洁更换,第一多孔吸痰头、第二多孔吸痰头进行吸痰作业,便于多方位多角度的对口腔内壁进行较为全面的吸痰作业,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对患者口腔的摩擦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泸州市中医医院(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泸州市江阳区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