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眼科白内障手术专用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4185发布日期:2023-04-05 12:4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眼科白内障手术专用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眼科白内障手术专用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


背景技术:

1、白内障手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针拔术到目前的超声乳化术,在手术步骤及手术效果上,白内障手术技术取得了质的飞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切口也日趋微创化。现代最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是超声乳化术,其中切口的制作是手术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切口制作的失败将直接导致手术的失败。角膜主切口决定切口的大小、形状、方位,对手术产生主要影响;而辅助切口的大小、形状、方位同样对手术会产生影响,与主切口制作一样,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制作手术辅助切口作为白内障手术的第一步,同样显得尤其重要。而制作白内障手术辅助切口的传统的显微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则逐渐显现出操作的风险和弊端。主要问题是以下两点:

2、传统的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刀尖太长,且呈30°尖锐角,而且刀尖带韧,锋利的刀尖会毫不费力地进入眼内,锐角又太长的刀尖很容易误伤眼内组织;

3、传统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刀柄与刀尖呈一直线,无夹角。辅助切口均是左手操作,从角膜左侧穿刺。左眼穿刺相对容易,右眼则有鼻梁阻挡,特别是小睑裂,眼凹较深的患者,无夹角的传统穿刺刀则非常难操作,容易造成失误,更容易损伤眼内组织,特别是损伤虹膜而出现严重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新型眼科白内障手术专用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眼科白内障手术专用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包括手柄和刀体,所述刀体包括刀柄和刀尖,所述刀柄的首端与手柄相连,所述刀柄的尾端与刀尖相连,所述刀柄与刀尖夹角呈150°,所述刀尖角度为60°,所述刀尖的中间设有一堤线,所述堤线将刀尖分为第一刀尖部和第二刀尖部两部分,所述第一刀尖部厚度厚于第二刀尖部。

4、本基础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刀尖的钝化处理(角度由传统的30°改为60°),增加了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进入前房的阻力,且可缩短刀尖进入眼内的长度,降低了损伤眼内组织的风险。同时第一刀尖部厚度厚于第二刀尖部,这种类似堤坝的设计则可防止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进入前房的落空感,阻止刀尖进一步进入眼内造成的伤害。刀柄与刀尖夹角呈150°,左手握住手柄时,刀尖则自然与虹膜平行,穿刺角度无需作任何调整,适用于小睑裂、眼凹较深、眼球较小、配合较差的患者。

5、优选地,所述刀尖的截面由一个长3.5mm、宽0.5mm的长方形及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

6、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尖部的厚度为0.4mm,所述第二刀尖部的厚度为0.2mm。

7、优选地,所述手柄的长度为120mm,所述手柄的直径为4mm。

8、优选地,所述刀体的总长度为12mm,所述刀柄的长度为4mm,所述刀柄的直径为0.5mm。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眼科白内障手术专用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和刀体(2),所述刀体(2)包括刀柄(201)和刀尖(202),所述刀柄(201)的首端与手柄(1)相连,所述刀柄(201)的尾端与刀尖(202)相连,所述刀柄(201)与刀尖(202)夹角呈150°,所述刀尖(202)角度为60°,所述刀尖(202)的中间设有一堤线(204),所述堤线(204)将刀尖(202)分为第一刀尖部(203)和第二刀尖部(205)两部分,所述第一刀尖部(203)的厚度厚于第二刀尖部(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眼科白内障手术专用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尖(202)的截面由一个长3.5mm、宽0.5mm的长方形及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眼科白内障手术专用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尖部(203)的厚度为0.4mm,所述第二刀尖部(205)的厚度为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眼科白内障手术专用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长度为120mm,所述手柄(1)的直径为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眼科白内障手术专用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2)的总长度为12mm,所述刀柄(201)的长度为4mm,所述刀柄(201)的直径为0.5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眼科白内障手术专用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包括手柄和刀体,刀体包括刀柄和刀尖,刀柄的首端与手柄相连,刀柄的尾端与刀尖相连,刀柄与刀尖夹角呈150°,刀尖的截面由一个长方形及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刀尖中间设有一堤线,堤线将刀尖分为第一刀尖部和第二刀尖部两部分,第一刀尖部厚度厚于第二刀尖部。本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角膜辅助切口穿刺刀损伤眼内组织的风险,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唐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