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5120发布日期:2023-06-15 13:1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多腔外管结构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剧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血管钙化病变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病变类型,其主要原因在于血管壁上异常钙质沉积,导致血管壁弹性纤维去失去弹性,使得血管壁逐渐变硬,血管收缩舒张功能下降,引起血管局部缺血,从而出现心肌缺血、心衰,甚至引起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急性心梗或脑梗。轻微钙化病变介入治疗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严重钙化病变(尤其是在ivus检查时,血管内膜钙化弧度>270度者),介入治疗存在很大难度,是目前公认的介入治疗陷阱,是引起导管室噩梦的主要元凶之一。

2、目前,针对严重钙化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单纯球囊高压扩张、线切割球囊扩张、刀切割球囊扩张、激光成形术等。其中单纯球囊高压扩张,是在血管中内置可扩张球囊,通过球囊快速扩张的机械应力作用于钙化灶,使之破碎。但单纯球囊高压扩张只适用于集中式的大块钙化沉积物,无法处理分散或者深入到心室的钙化灶,除钙效率较低且不彻底;另外,球囊快速扩张会导致血管壁的压力突变,容易损伤血管甚至引起血栓,因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风险性。而球囊振波碎石技术已经被证实能解决严重的钙化病变,其原理来自泌尿科的体外振波碎石术。但在后续的研发过程中,为了精确地碎裂靶病变部位的严重钙化病变,开发者巧妙地研发出了基于球囊的血管内振波碎石系统。相对于单纯球囊高压扩张会产生损伤血管甚至引起血栓的现象,该系统可准确、有效地从钙化病变内部碎裂钙化斑块,为后续球囊预扩张和支架植入做好了铺垫。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解决如何在球囊内部放入振波输出端、如何调整出最优的振波输出位置以及如何屏蔽电磁干扰等问题。

3、在现有技术中,请参阅图1,冲击波球囊导管包括外管1p,外管1p内具有一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内管2p,且内管2p从容纳腔内延伸出球囊(图未示),电极贴附于内管2p上。现有技术中的冲击波球囊导管在装配时,仅是通过粘接的方式根据电极需要粘贴的角度将冲击波发射电极固定在内管上,在后续装配的过程中电极容易产生偏移,没有有效地约束电极角度的方式,导致后续装配时角度误差较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以解决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在装配的过程中没有有效地约束导线方向的问题,通过在外管内设置内管腔和多个导线腔,实现对内管和导线的辅助排序定位,提高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的装配效率和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包括:

3、外管,所述外管内部沿轴向形成有内管腔和多个导线腔;

4、球囊,所述球囊与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

5、内管,所述内管依次插置在所述内管腔与所述球囊内,且所述内管穿过所述球囊;所述球囊与所述内管之间的间隙形成充盈腔;

6、至少一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内管外壁;

7、导线,所述导线用于供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导线从任一所述导线腔内穿出后与任一所述电极组件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多组电极,每组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极性相反。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贴于所述内管的外壁。

10、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有支撑环,所述第一电极贴于所述内管的外壁,所述支撑环包裹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支撑环外壁;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电性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的截面为环状,所述第二电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环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所述第一电极。

12、进一步地,多组所述电极组件依次排列粘贴于所述内管外。

13、进一步地,所述内管腔设置于所述外管的中部,所述导线腔环绕于所述内管腔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内管腔靠所述外管的边缘设置。

15、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壁,且所述显影装置位于所述充盈腔的端部。

16、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高压脉冲装置,所述高压脉冲装置连接所述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外管进入所述球囊内与所述电极组件相连。

17、本实施例提供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8、(1)通过在外管内设置内管腔和多个导线腔,以约束导线和内管的位置,实现对内管和导线的辅助排序定位,减少导线与内管相互缠绕的问题;

19、(2)外管采用多腔体设计,减少了导线的电磁干扰,使得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在使用时更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40)包括多组电极(41),每组所述电极(41)包括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且所述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的极性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11)和所述第二电极(412)均贴于所述内管(30)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40)还包括有支撑环(42),所述第一电极(411)贴于所述内管(30)的外壁,所述支撑环(42)包裹所述第一电极(411),所述第二电极(412)设置于所述支撑环(42)外壁;所述导线(50)与所述第一电极(411)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412)的截面为环状,所述第二电极(4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121),所述支撑环(4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21),所述第一通孔(4121)与所述第二通孔(421)连通,且所述第一通孔(4121)与所述第二通孔(421)正对所述第一电极(4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电极组件(40)依次排列粘贴于所述内管(30)外。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腔(11)设置于所述外管(10)的中部,所述导线腔(12)环绕于所述内管腔(11)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腔(11)靠所述外管(10)的边缘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显影装置(60),所述显影装置(60)套设于所述内管(30)的外壁,且所述显影装置(60)位于所述充盈腔(21)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高压脉冲装置(70),所述高压脉冲装置(70)连接所述导线(50),所述导线(50)穿过所述外管(10)进入所述球囊(20)内与所述电极组件(40)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包括、球囊、内管、至少一组电极组件以及导线,外管内部沿轴向形成有内管腔和多个导线腔;球囊与外管的一端连接;内管依次插置在内管腔与球囊内,且内管穿过球囊;球囊与内管之间的间隙形成充盈腔;电极组件设置于内管外壁;导线用于供电极组件电连接;导线从任一导线腔内穿出后与任一电极组件连接。本技术通过在外管内设置内管腔和多个导线腔,以约束导线和内管的位置,实现对内管和导线的辅助排序定位,减少导线与内管相互缠绕的问题,减少了导线电磁干扰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李显明,吴佳能,周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朴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